謝寶奕
◆摘? 要:有些農村留守兒童,在隔代教育環境下,缺少父母的關愛,容易養成狹隘的自我認識,表現出固執、多疑、拒絕接受批評、甚至沖動有攻擊性等偏執型性格表現。本文以偏執型性格的一名小學生為例,進行成因分析并開展行為輔導策略研究。
◆關鍵詞:偏執型性格;行為輔導
深圳是座移民城市,在小學中,有些轉學來深的留守兒童學生,因從小在農村和祖父母輩生活在一起,容易養成狹隘的自我認識,表現出固執、多疑、拒絕接受批評、甚至沖動有攻擊性等偏執型性格。筆者從一線班主任的角度,通過對一名五年級的偏執型性格的學生進行性格成因分析,并制定行為干預策略,使其成為“優秀學生干部”。
一、案例基本情況
學生,伍宏(化名),接觸時為小學五年級,性格特別好動,課堂上愛講話、插嘴,影響課堂影響同學;課后愛追逐打鬧,和同學玩不到一塊,稍不如意就動手打同學。當老師在課堂上指出其問題時,完全不接受老師的意見,依然我行我素,如果強加制止,就和老師對著干,使勁握住拳頭,掀桌子、甩書包、直接躺地上不起來,或者捶打教室物品。課后老師找到他指出其問題時,總是一副漠然不接受的樣子,任憑老師如何勸說,置之不理,無視教師。
二、家庭背景
經了解,伍宏為來深務工家庭子女,屬于留守兒童,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父母在其嬰幼兒時期就到了深圳務工,五年級插班到本小學。父親和別人合開一輛車,經常跑長途拉貨,缺少對兒子教育的時間與交流。母親因剛生二胎,男孩,暫時未工作。
三、測試與觀察
如何打開伍宏的心結,讓陽光照亮他的心靈之窗,我嘗試走近他的內心。
1.訪談
在一節課堂上,我發現伍宏有一段時間比較認真,于是,我便表揚了他,把一個小狗玩偶送給他作為獎品,并給他布置一個任務,讓他下節課,給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沒想到,第二節課,他做了精心準備,把小玩偶作為道具,很流利,有模有樣地當了一回“寵物宣傳員”。
下課后,我和他聊天,進行了訪談。在完全不設防的情況下,我們相談甚歡,他給我介紹了他的童年,他目前的家庭情況,在家生活的林林總總。原來,他是因為爺爺去世了,他才被父母接到深圳上學,轉學到深圳后,他性格孤僻,對同學都“看不順眼”,覺得“大家都對他不好”。
2.測試
為了再度尋找教育契機,打開心結,我給了他紙和筆,讓他畫一一幅最想畫的畫,畫家庭、夢想、喜歡做的事情,都可以。
半個小時后,他的畫畫完了,竟然是以家為主題的。畫面中間,他和媽媽牽著手,他牽著小狗,他爸爸在角落,朝著車的方向去了。我問,你不是剛有個弟弟嗎?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他不會畫弟弟,也不喜歡弟弟。
四、綜合分析
后來,經過多次家訪,我和家長溝通,了解伍宏成長的歷程、在家表現,以及觀察在校表現,向心理輔導的老師請教,對其偏執型性格的表現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認識狹隘有偏頗。主要表現為固執,敏感,多疑,情感不穩定,易躁易怒,心胸狹隘,好嫉妒。問題形成的原因,與其屬于留守兒童有關,從小遠離父母,隔代撫養,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性格塑造。
其二、自我評價過高、自命不凡,慣于把失敗和責任歸咎于他人,在學習和生活上上往往言過其實。這與其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接觸的知識面和視野較為狹隘,缺少同齡人生活,團隊溝通相處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較弱。
其三、缺乏愛,被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表現出自卑心理,同時害怕失去愛。形成原因與其父母缺少對他的關愛,特別是媽媽生了第二胎之后,對他的關心更少了,所以他害怕失去僅有的愛,甚至對弟弟產生嫉妒。
五、輔導策略
對偏執型性格學生的輔導,我以行為干預為主,主要嘗試了以下做法:
1.建立信任,加強情感交流。由于伍宏對別人不信任,不接受老師善意忠告,首先要與他建立信任關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情感。經過多周不定期的交談,我和他已經成了“知心朋友”,我們還達成了一個約定,通過小紙條的方式進行我們之間的交流。有了溝通,敞開了心扉,很自然的,在和其他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他也在慢慢轉變。課堂上搗亂少了,極端的行為少了,和同學們走近了。
2.任務驅動,建立自信。為了樹立他的信心,我反其道而行之,讓他擔任我的小助手——紀律委員,在課堂上登記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在課間做“安全小衛士”。有了“官職”,他干得很歡,把課堂上違反紀律的一個不落記入“黑名單”;課間,忙于提醒制止那些跑步打鬧的同學,他自己也就空追逐打鬧了。他的認真與轉變,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在學期末評選優秀班干部時,他居然當選了。這對他來說,著實是莫大的鼓勵??!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同學們正在看著一個不一樣的伍宏在變化著。
3.加強親子溝通,傾注家庭更多的愛和教育。當我把伍宏畫的那幅畫呈現給他的爸爸媽媽看,并和他們一起分析畫中所折射出來他對愛的渴望和擔憂時,他的父母也都深受觸動,深感愧疚。當我再講起他在學校的變化,他們更是欣喜萬分。懷著愧疚與責任,他的父母和他有了一些約定:每天陪孩子聊天;每天堅持孩子作業;每天關注孩子閱讀課外書;每周陪孩子出去走一下……后來,我了解到,伍宏最喜歡的小狗玩偶,后來成了他和弟弟共同的“寵物”。看來,父母的關愛,不但為他接納了,甚至他還學會了分享愛。
六、分析反思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從伍宏身上,我感觸良多。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愛的給與,當被愛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可能會出現偏執型性格障礙。用心、用情,愛心潤物,靜待花開,這就是我對待偏執型學生輔導的最大感悟和收獲。
參考文獻
[1]謝廷秀.農村留守兒童偏執心理探討及應對策略[J].廣西教育,2017(01):51.
[2]袁石磷.偏執型人格障礙學生的案例分析[J].科教文匯,2019(1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