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山
◆摘? 要:野生動物是維持自然多樣性的重要元素之一,并且對威遠縣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本文從威遠縣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狀況出發,介紹了威遠縣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開展情況,其中包括了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野生動物防疫責任、執法監管及法律責任、野生動物防疫責任、執法監管及法律責任。并由此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其中囊括了林業行政執法急需整合理順、多部門監管與協調聯動欠缺、防疫檢疫技術標準體系亟待完善、基層保護管理能力亟需加強等問題。再根據其主要問題列舉了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建議,以期為威遠縣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發展提供一定參考,其中包括設立行政執法部門,壓實執法責任;妥善處理野生動物統一監管與協調聯動的關系;完善野保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加強人才引進和業務培訓,強化保護力量等。
◆關鍵詞: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威遠縣;對策;現狀
1威遠縣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狀況
截止2019年底,威遠縣共有森林面積79萬畝(含四旁樹),森林覆蓋率40.86%,森林蓄積229.8萬立方米,現有陸生野生動物234余種。豐富的林地林木資源,既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構建了有力的生態支撐,也為野生動植物等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優越的棲息環境。
2我縣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2017年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以來,我縣嚴格按照保護優先、嚴格監管的原則,規范利用野生動物,極大的豐富了我縣野生動物野外種群,推動了全縣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業健康發展。
2.1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情況
常年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宣傳。全國人大禁食野生動物《決定》頒布后,印發野生動物疫情防控知識手冊4000余冊,發放禁食野生動物告知書2000余份,設置疫情防控宣傳點184個,抓實抓細野生動物保護和禁食政策宣傳普及。通過廣泛宣傳普及,全縣已形成自覺禁食野生動物、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廣大養殖戶支持“決定”的良好社會氛圍。
2.2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情況
嚴格落實野外監測制度,一是以國有林場25名專職護林員為主,成立野外巡查隊伍,常年對國有林區、慈姑塘森林公園等重點區域開展巡查,確保第一時間發現野生動物異常和非法狩獵情況。設立野外監測點25個,清除鳥網、獵套13個。二是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設置宣傳展牌和張貼海報。三是充分發揮鎮、村、社(組)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和森林防火卡口、林區網格巡邏員、救助中心等社團作用,加強野生動物繁殖地、遷徙通道、越冬地和停歇地的保護工作,構筑嚴密的野生動物保護群防群控體系,累計救助野生動物57只。
2.3野生動物防疫責任落實情況
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定期對野生動物養殖場進行了監督檢查,并參照家畜家禽規模養殖場建立了有關工作記錄。縣自然資源規劃和農業農村部門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利用現有的非洲豬瘟檢查站,對陸生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的運輸活動進行聯合檢查監管。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縣進一步落實野生動物防疫,制訂了應急預案和監測防控方案,第一時間對人工養殖場所進行全面封控隔離,增加養殖場消毒措施和頻次,建立封控隔離臺賬。堅持24小時值守制度,堅持全區域開展監測與巡護,建立監測巡護臺賬,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2.4執法監管及法律責任落實情況
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以來,我縣突出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監管工作,采取源頭控制、市場禁售、網絡清查等措施,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行為。共辦理野生動物行政案件4件、刑事案件2件,行政處罰6人,檢查集貿市場、餐館、中藥材店經營戶410戶次,檢查網站、網店83個次,檢查運輸線路213條次;收繳(救助)野生動物523只,有力打擊了野生動物非法獵捕和違規交易,維護了良好市場秩序。
3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林業行政執法急需整合理順
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實施各項林業行政處罰的主體是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原森林公安承擔了很大部份林業行政案件的查處工作。今年5月31日森林公安轉隸后,森林公安已不再承擔林業行政執法職能,林業行政執法工作迫切需要整合理順。
3.2多部門監管與協調聯動欠缺
野生動物保護法定主管部門是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農業農村部門,涉及的相關部門包括公安、市場監管、動物防疫、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等部門,這些部門的職責存在一定的交叉、重疊,在部門協調和區域合作方面存在一些難度,容易造成相關部門的工作推諉或權限沖突。例如,對于餐館里濫食野生動物以及農貿市場、電商平臺的交易問題,自然資源規劃部門沒有監管權限,市場監管部門有監管權限卻難以識別野生動物。
3.3防疫檢疫技術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在野生動物檢疫方面,因農業農村部門的檢疫系統中無相關野生動物選項,無相關具體規程,更無專門野生動物檢疫人員,導致野生動物及其產品是否帶病不清楚、合法運輸遇障礙,給野生動物養殖業、利用野生動物開展公眾展示展演業綠色發展帶來隱患。
3.4基層保護管理能力亟需加強
野生動物保護涉及資源調查、疫病監測、動物識別鑒定、保護執法等專業知識,而在基層(縣、鎮),保護管理人員配備不足,且大多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也缺少業務培訓機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開展。
4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建議
4.1設立行政執法部門,進一步壓實執法責任
將分散在自然資源規劃系統各部門的行政處罰職能進行整合,設立行政執法監督管理機構,指導各地行政執法工作。在省、市、縣自然資源規劃主管部門設置相應的行政執法部門,作為部門的內設機構,統一全面行使行政執法工作。加強執法力量和執法裝備配備,建立線索體系,賦予野保停業整頓、臨時關停等強制手段和適用情形。
4.2妥善處理野生動物統一監管與協調聯動的關系
明確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分別做為陸生野生動物、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進一步厘清自然資源規劃、市場監管、公安等相關部門監管職責;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執法聯系會議制度,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市場經營、網絡銷售等環節全面進行整治,堅決遏制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違法食用行為。
4.3進一步完善野保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
根據全國人大決定,啟動修改野保法、動物防疫法,完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規范野生動物檢疫規程,明確不同疫病的種類,排查存在的潛在疾病傳播風險,增加法律的可執行性、可操作性。在完成法律修改的基礎上,配套完善廣告法、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法規,加大提供網絡交易平臺、非法廣告等違法成本,增添年審制、日常監管等懲戒措施,為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4加強人才引進和業務培訓,強化保護力量
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涉及環境學、動物學、法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為適應新形勢下野保工作需要,充實保護管理人員、引進野生動物保護專業人才尤為重要,同時國家和省級業務主管部門應多組織開展保護執法、動物識別鑒定、疫源疫病防控等業務培訓,提高基層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春濤,李志寶.常熟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3):207+209.
[2]見軍林,陳學婷.岐山縣野生動物保護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06):203.
[3]楊龍,陳鳳云,石亞男,等.泰安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現狀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9,39(12):178-179.
[4]楊海平.淺論渭源縣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現狀及對策[J].甘肅林業,2013(05):30-31.
[5]李彬彬.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人類健康的共同發展——One Health[J].生物多樣性,2020,28(05):596-605.
[6]劉鵬,張伊靜.中國野生動物市場監管:現狀、問題與優化對策[J].南京社會科學,2020(05):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