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芝
(鹽城市婦幼保健院藥事科 江蘇 鹽城 224000)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AD)為妊娠常見疾病,臨床數據統計顯示,該并發癥占妊娠期貧血95%[1]。IDA 發生后會引起機體內血紅蛋白水平降低,患者可出現抵抗力降低、頭暈、嗜睡以及食欲減退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開展。高齡孕婦由于機體條件開始下滑,比其他階段的孕婦更容易發生IDA,因此未來預防高齡孕婦妊娠期鐵缺乏(iron deficiency ID)發生,需要采取相關預防措施。筆者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在孕期給予多糖鐵復合可有效預防,因此將資料整理做如下匯報。
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產檢的孕15 ~16 周的124 例高齡孕婦為本次研究對象,樣本納入標準:年齡≥35 歲;孕周為15 ~16 周;進三個月內無服用鐵制劑史;血紅蛋白以及血清鐵蛋白水平正常;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孕婦;混合型營養性貧血患者;具有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對于本次藥物過敏患者。隨機將以上孕婦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年齡(37.1±2.1)歲,觀察組年齡(36.9±2.3)歲,分析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本次用藥均獲得孕婦和家屬同意,孕婦用藥依從性良好。
孕婦進行血常規的檢查,從孕16 周開始,觀察組給予多糖鐵復合物膠囊(上海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33,規格為0.15g/ 粒),每日口服1 粒,當血清鐵蛋白水平<12ug/L時為每日口服2粒。對照組孕婦常規進行產檢,無鐵劑藥物口服。
兩組孕38- 分娩時檢查IDA 和ID 水平,IDA 診斷標準為血清鐵蛋白水平<12ug/L;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為血紅蛋白水平<110g/L;ID 為血清鐵蛋白水平<12ug/L。
記錄兩組孕期不良反應情況,比如便秘等。
相關數據納入統計學系統SPSS20.0 中分析,(均數± 標準差)、百分率(%)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采取t檢驗和χ2檢驗分析,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孕38 周- 分娩階段缺鐵發生率為100.0%,觀察組為50.0%;對照組缺鐵性貧血發生率為53.2%,觀察組為1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

表1 兩組貧血和缺鐵情況發生率比較[n(%)]
觀察組孕期發生便秘3 例,發生率為4.8%(3/62);對照組為4 例,發生率為6.5%(4/6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8,P=0.51)。
妊娠期缺鐵性貧血是妊娠期常見的營養缺乏病,多見于懷孕中晚期的患者。隨著懷孕時間的增加,胎兒從母體中攝取的鐵元素不斷增加,而食物中的鐵元素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如果不額外補貼可導致缺鐵和缺鐵性貧血等疾病發生。臨床上經過監測孕婦的血紅蛋白、血清鐵蛋白等水平分析是否發生缺鐵性貧血。
多糖鐵復合物是一種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具有穩定水溶性,通過腸粘膜的系統從而調節體內的濃度,而在消化道時不受到胃酸影響,因此化合物口服時不會受到破壞,并且不會加重孕婦的腸道負擔,可有效補充鐵元素,緩解缺鐵性貧血相關癥狀,臨床統計數據顯示該藥物安全性是普通鐵劑的13 倍以上[2],因此對于治療孕期缺鐵性貧血具有較高安全性,本次觀察組孕婦在服用后3 例出現便秘,未出現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進一步說明該藥物的安全性。觀察組高齡孕婦在孕晚期以及分娩過程中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明顯低于無預防的對照組,說明多糖鐵復合物在預防高齡孕婦貧血中效果顯著,結果與前人報道基本一致[3-5]。
綜上所述,高齡孕婦在孕期服用多糖鐵復合物后可有效預防孕期缺鐵性貧血,且該藥物具有較高安全系數,不會影響母嬰健康,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