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利,馮艷蕓,鞏蓬勃,郭海娟
(寶雞海關,陜西 寶雞 721006)
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Planch),也稱奇異果(奇異果是獼猴桃的一個人工選育品種,因使用廣泛而成為了獼猴桃的代稱)。獼猴桃屬于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是一種野生的大藤本科植物[1]。獼猴桃果實酸甜適口、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維C 含量相當高,為其他水果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有 “果中珍品” 的美稱[2]。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20 世紀早期被引入新西蘭,2008 年11 月6 日,在新西蘭舉行的國際獼猴桃大會上,世界19 個國家200 多位專家一致認定,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陜西眉縣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獨特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獼猴桃的生長,被譽為 “中國獼猴桃之鄉”。經過30 多年的發展,眉縣獼猴桃產業已成為規模大、效益高、基礎實、品牌強、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優勢特色產業,形成了 “一縣一業” 產業格局。由于眉縣獼猴桃在全國獼猴桃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其品質就是廣大消費者關注的問題。農藥品種幾百種,眉縣果農會用哪種農藥,用藥程度如何,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
長期以來,獼猴桃園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依賴于化學農藥,在有效控制病蟲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污染[3]。在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生態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背景下,開展獼猴桃質量檢測,特別是眉縣獼猴桃農藥殘留及其影響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國內對蘋果等果實農藥殘留水平進行監測與評價,而對獼猴桃果實中農藥殘留水平研究較少,尤其對眉縣獼猴桃農藥殘留水平的研究尚屬空白,就陜西省主產區眉縣的獼猴桃20 個獼猴桃樣品中農藥殘留水平進行了檢測和分析,了解其農藥殘留水平及檢出情況,并對獼猴桃進行質量安全評價,從而為獼猴桃安全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按照不同方位,在眉縣布置10 個采樣點進行樣品采集,分別來自小法儀、槐芽趙家莊、金渠、常興鎮、首善、奇峰果業基地、橫渠古城村等7 個地方,共采集樣品20 批次,并在眉縣農技站進行農藥調查,確定了果農經常使用的9 種農藥,分別為氯氟氰菊酯、戊唑醇、噠滿靈、苯醚甲環唑、螺滿酯、丙環唑、咪鮮胺、多菌靈、氯吡脲。
1.2.1 樣品前處理
將樣品打成勻漿,稱取7.5 g 于離心管中,加入固體食鹽5 g,加乙腈30 mL,水10 mL,置于振蕩器中振蕩25 min,以轉速3 900 r/min 離心5 min;取上清液20 mL 于雞心瓶中,向蒸干的雞心瓶中加入1 mL 定容溶劑乙酸乙酯;定容后,振蕩溶解雞心瓶內殘留物質,將雞心瓶內的溶液通過注射器及有機濾膜過濾注入進樣小瓶。
1.2.2 檢測方法
氯氟氰菊酯、戊唑醇、噠滿靈、苯醚甲環唑、螺滿酯、丙環唑、咪鮮胺采用氣相質譜檢測,多菌靈、氯吡脲采用液質檢測。
美國安捷倫氣相質譜儀、AB 液相質譜串聯儀、貝克曼離心機、Buchi 均質儀。
乙腈、乙酸乙酯、氯化鈉、無水氯化鈉,均為優級純,甲醇、丙酮、正己烷,均為色譜純。
GC 條件:進樣口溫度250 ℃,分流方式為不分流,進樣量1 μL,進樣時間1 min,流量控制方式為恒壓,He 壓力100 kPa,色譜柱規格為RTX- 5MS 30 m×0.25 μm×0.25 mm,色譜柱溫度40 ℃,保持1 min,然后以30 ℃/min 程序升溫至130 ℃,再以5 ℃/min 升溫至250 ℃,再以10 ℃/min 升溫至300 ℃,保持10 min。
MS 條件:離子源溫度230 ℃,接口溫度280 ℃,溶劑延遲時間8 min。
MS 條件離子源分析見表1。
主要檢測的農藥包括有氯氟氰菊酯、戊唑醇、噠滿靈、苯醚甲環唑、螺滿酯、丙環唑、咪鮮胺、多菌靈、氯吡脲共9 種。4 種農藥未檢出,5 種農藥有不同程度的檢出,農藥品種檢出率為45%,樣品農藥檢出率為55%。
陜西省獼猴桃主產區農藥殘留量見表2。

表2 陜西省獼猴桃主產區農藥殘留量
氯吡脲是一種具有細胞分裂活性的苯脲類植物成長調節劑,廣泛用于農業、果藝和果樹,具有促進細胞擴大生長、提高產量、保鮮等作用。屬于一種低毒植物生長劑,對人畜安全,抽取的樣本中雖均有檢出,但是未超過國家限量標準0.05 mg/kg。
研究中對殺菌劑檢測了多菌靈、戊唑醇、丙環唑、咪鮮胺、苯醚甲環唑,其中多菌靈檢出率為100%,戊唑醇檢出率為40%,苯醚甲環唑檢出率為20%,咪鮮胺和丙環唑均未檢出。多菌靈未超過國家限量標準,戊唑醇和苯醚甲環唑沒有獼猴桃國家限量標準。
殺蟲劑檢測了氯氟氰菊酯檢出率為40%,該農藥國家未規定在獼猴桃中限量標準。
對殺螨劑檢測了螺螨酯、噠滿靈,這2 種農藥均未檢出。螺螨酯獼猴桃限量標準為0.02 mg/kg,噠螨靈沒有國家限量標準。
通過對9 種農藥殘留的檢測,氯吡脲、多菌靈檢出率為100%,由于氯吡脲屬于低毒植物生長劑,對人畜無害,所以被廣泛使用;多菌靈屬于一種廣譜性殺菌劑,防治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我國的使用范圍很廣,但其殘留能引起肝病和染色體畸變,對哺乳動物有毒害作用;戊唑醇檢出率為40%,屬于高效、廣譜、內吸性三唑類殺菌農藥,殺菌譜廣、持效期長,能夠抑制真菌;苯醚甲環唑檢出率為20%,屬于三唑類殺菌劑中安全性比較高的,廣泛應用于果樹、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點落葉病、白粉病、褐斑病、銹病、條銹病、赤霉病等;氯氟氰菊酯檢出率為40%,對昆蟲具有趨避、擊倒及毒殺的作用,殺蟲譜廣、活性較高、藥效迅速、噴灑后耐雨水沖刷,但長期使用易對其產生抗性,對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及害螨有一定防效,同時對螨蟲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在螨類發生初期使用,可抑制螨類數量上升,當螨類已大量發生時,就控制不住其數量,因此只能用于蟲螨兼治,不能用于專用殺螨劑。
結果表明,作為陜西獼猴桃主產區的眉縣,由于樣品來源于散戶種植和眉縣最大獼猴桃生產基地,所以農藥有不同程度的殘留。其根本原因是果農忽視農藥安全間隔期,沒有一個科學的指導方式,從而導致有些品種農藥不同程度殘留,所以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并邀請專家對果農進行科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