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毅 張春玲(通訊作者) 鄭芳 先見 黃華英 黃春梅
(重慶市墊江縣人民醫院肛腸科 重慶 408300)
目前,大多數肛腸疾病的患者的共有癥狀是疼痛,疼痛是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體驗。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院對于疼痛管理體系的重視,無痛病房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從2017年10 月—2019 年9 月在肛腸科病房接受診治的痔瘡患者中選取86 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疼痛管理體系在肛腸科無痛病房建設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詳細研究過程如下:
通過抽簽的方式,從2017 年10 月—2019 年9 月在肛腸科病房接受診治的痔瘡患者中選取86 例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納入標準如下:可以正常進行交流;診斷為痔瘡的患者。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史;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將所有患者隨機分配到兩組,對照組43 例患者,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13 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18 歲~60 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0.1±3.8 歲。治療組43 例患者,男性患者31 例,女性患者12 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21 歲~58 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9.9±3.5 歲。兩組患者的基礎信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采用不同方法為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如下:
針對對照組患者,我院采取傳統疼痛管理模式的方法為其進行治療,安排護理人員在術前對患者進行疼痛教育,然后安排麻醉人員在術中時根據患者的鎮痛要求應用自控鎮痛泵,最后安排病房醫師在術后根據患者情況和自身實踐經驗對患者實施鎮痛處理。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根據患者情況給予適當的鎮痛藥物,并做好記錄和疼痛評估[1-2]。
針對治療組患者,我院采取無痛病房管理模式的方法為其進行治療,具體操作如下:(1)做好人員培訓和考核。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肛腸科無痛病房和疼痛管理體系的有關知識,參加培訓的醫務人員需要熟練掌握所培訓的內容,并對這些醫務人員進行有關考核;(2)重視對患者及家屬的疼痛教育。向患者及家屬發放疼痛手冊,并且講解手冊里的內容,從而讓患者及家屬配合治療和護理;(3)做好疼痛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巡查病房的時候,要注意患者的身體狀況,一旦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等癥狀,要及時進行處理[3-4]。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48 小時疼痛頻次、首次排便時疼痛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其中疼痛評分參考數字評定量表,滿分為10 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強。此外,術后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 個等級。
總滿意率=(滿意人數+ 基本滿意人數)/ 總人數×100%
我院在進行數據分析時,所應用分析的軟件是SPSS22.0。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術后疼痛評分、48 小時疼痛頻次、首次排便時疼痛評分以及護理總滿意率分別為2.1±0.6 分,1.3±0.1 次,2.1±0.2 分,97.67%,均明顯優于對照組(4.6±0.8 分,6.6±0.9次,7.1±0.9 分,74.42%)。數據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觀察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觀察指標對比(±s)
組別 n 術后疼痛評分(分)48 小時疼痛頻次(次)首次排便時疼痛評分(分)治療組 43 2.1±0.6 1.3±0.1 2.1±0.2對照組 43 4.6±0.8 6.6±0.9 7.1±0.9 t - 13.69 32.06 29.70 P -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國際上,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而疼痛也是肛腸科患者術后的常見癥狀之一。而無痛病房是在無痛原則下,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積極的醫療和護理工作,盡可能地減少病人的痛苦,使病人輕松度過治療過程。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兩組方法為患者進行治療,采用無痛病房管理模式治療的患者,術后護理總滿意率更高,為97.67%,明顯高于傳統疼痛管理模式治療的患者。總體來說,在肛腸外科建立無痛病房管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