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強 管利軍 張 靜 朱曉平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 新疆 哈密 839000)
TZL37(原代號:TZL3-7)是由新疆兵團第十三師農科所以2002-2 為母本、黑小麥為父本進行雜交,后代選擇采用系譜法,經多年南繁北育選育而成。TZL37 是一個籽粒顏色為黑色的中筋春小麥新品種,2018 年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TZL37 生育期99 d,芽鞘綠色,幼苗直立,葉色深綠。株高83.79 cm 左右。穗紡錘形,長芒;護穎白色,無茸毛;穗長9.16 cm,結實小穗數14.98 個,主穗粒數37.36 粒,千粒重38.13 g 左右。籽粒紫色、角質,飽滿度較飽滿,落粒性緊,容重785 g/L 以上。免疫-高抗條銹,高抗-中抗葉銹,中抗白粉病,黑胚率0.00%,抗倒伏能力較好,生長勢強,豐產性、穩產性較好,適宜范圍廣。
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烏魯木齊)對TZL37 品質分析結果,籽粒蛋白質(干基)含量為14.9%;濕面筋含量(濕基)為33.7%;降落數值為268 s;面團形成時間為3.3 min;面團穩定時間為3.4 min;弱化度117 FU;最大抗延阻力為291 E.U;面團延伸度為218 mm;屬中筋小麥品種。
TZL37 適應性廣,適宜新疆北疆春麥區種植。TZL37 適宜在土壤較肥沃、土層較厚、保墑能力較強的中等以上土地種植。
4.1 冬前施肥與播種。畝施基肥磷酸二銨20 kg、尿素8 ~10 kg,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冬前整地成待播狀態。播種前小麥用有效成分75%的萎銹靈按種子重量0.3%拌種,預防散黑穗病。出苗率高的田塊,畝播種量為21 ~22 kg。出苗率低的田塊,畝播種量應為22~25 kg。
4.2 水肥管理
4.2.1 出苗至拔節期管理。①澆水。按照“頭水早、二水趕、三水緩一緩”的原則。頭水時間在2 葉1 心期,畝灌水量70 ~80 m3。二水10 d 左右灌水。②追肥。頭水撒施尿素10 ~12 kg/666.7m2。
4.2.2 拔節至抽穗期管理。①澆水。挑旗孕穗期是小麥需水臨界期,保證足夠的田間土壤水分,灌水要充足。灌水2 次,每次灌水量80 ~85 m3/666.7m2。②追肥。二水撒施尿素10 kg/666.7 m2。
4.2.3 抽穗至成熟期管理。①澆水。揚花灌漿期,灌水量約80 m3/666.7 m2,確保灌水均勻花期不旱,促進灌漿、增加粒重。灌水時避開刮風、下雨,以免造成倒伏。②追肥。挑旗孕穗期撒施尿素3 ~4 kg/666.7 m2,以促進幼穗分化增加穗粒數,灌漿期撒施尿素2 ~3 kg/666.7 m2,防止脫肥早衰。③葉面施肥。3 葉期、灌漿初期噴施98%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施肥,每次噴施100 g/666.7 m2,兌水20 kg,既能增加穗數及粒重,又能減輕高溫和干熱風的影響。
4.3 病、蟲、草害防治。以綜合防治為主,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或生物制劑進行麥田病、蟲、草害防治。出苗至拔節期,以防治麥田雜草、白粉病、銹病為主;孕穗至抽穗揚花期以防治麥蚜、小麥皮薊馬為主,兼治白粉病、銹病;灌漿期以防治穗蚜、白粉病、銹病為主。
4.3.1 病害防治。田間病情達到防治指標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菌劑防治白粉病和銹病。
4.3.2 草害防治。防治雙子葉雜草用苯磺隆類除草劑噴霧防治;防治單子葉雜草用甲基二磺隆類除草劑防治。
4.3.3 蟲害防治。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防治麥蚜和皮薊馬。
4.4 收獲。在小麥臘熟后期適時收獲,機械收割脫凈率應在98%以上,破碎率在2%以下,總損率應控制在3%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