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懷莊 吳霞玉 王恒華
(1 山東省臨沭縣玉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山東 臨沭 276709;2 山東省臨沂市生態環境局臨沭縣分局 山東 臨沭 276700)
農業生產中,農藥藥害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因此,預防和補救農藥藥害很有必要。
1.1 科學用藥。這是預防農藥藥害至關重要的一步。
1.1.1 選藥。①診斷何種作物發生何種病害、蟲害,是否達到防治指標,是否為防治適期等。②對癥選藥。首先根據病蟲害種類選擇適合的藥劑,例如同樣是防治花生葉斑病的農藥,有的側重預防,有的側重治療;其次根據作用機理選擇藥劑,如同樣是防治花生地下害蟲,有內吸性的農藥,有觸殺性的農藥。防治側重點不同、作用機理不一樣,如果施藥方法一樣,防效自然差且易產生藥害。③選擇保質期內的質量過硬產品。要求乳劑清亮,無絮狀物,水溶性好;粉劑細、勻,無塊狀物;可濕性粉劑能在水中均勻溶解。超期、假冒偽劣農藥是藥害發生的首要原因。
1.1.2 確定用藥量。①防治時期:病害初期及蟲害的幼齡期,用藥量少。②施藥方法:根據藥劑作用機理及使用說明,正確用藥。③防治面積:同樣濃度的藥液,作物面積小時,用藥量少。④以上3 個因素相同,施藥頻次少,用藥量少。
1.1.3 合理配制藥液。①配制藥液要用心,不要粗放配制。施藥容器內先倒入用水量的1/3,然后再加入藥劑,攪拌后,加注剩余用水量。可濕性粉劑要用少許水制成糊狀再按上述方法配制藥液。②藥液即配即用,不可久放,否則會沉淀或降解,這樣的藥液效果不理想且易產生藥害。③配制藥液最好使用干凈軟水,有機質和鈣鎂離子等含量高的水不要用。④合理混用藥劑,復配制劑按要求使用即可。在實際用藥時,有些藥劑不要自行混合使用,多數農藥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如有機磷農藥不能與堿性農藥(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混用。
1.1.4 正確施藥。噴霧要均勻,藥液霧化效果要好,噴頭與作物間距要適當。撒施時,宜采用少許介質(如土、細沙等等)混兌藥劑,撒施要均勻,避免成堆,漏撒。另外,也可合理選用涂莖、灌根等施藥法,以期達到藥效最大化、藥害零發生。例如稻田雜草防治時,丁草胺噴霧比拌土撒施藥害幾率大;噴施草甘磷,扇形噴頭比較安全;用藥時,農藥安全間隔期內不可再次用藥。
1.2 作用對象。作物不同、施藥時期不同、部位不同,藥害發生幾率不同。作物幼苗期、花期、孕穗期或作物長勢弱時,作物耐藥性差,易產生藥害;一般作物幼嫩、新生部位耐藥性差,施藥時要區別對待。
1.3 外在因素。主要指施藥環境。①溫度。一般溫度越高,藥效發揮越好,故而藥害更容易出現。②土壤條件。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易發生藥害。③風。防止藥液隨風飄移到防治作物之外產生藥害。④施藥土壤面要平。如花生田用乙草胺封殺地面時,若土壤不平整,覆蓋地膜后,水蒸汽、藥液蒸發凝結,易在地面低洼處產生藥害。
藥害預防百密一疏,因而藥害補救很有必要。出現斑點、失綠、落花、落果等癥狀,要考慮藥害。
2.1 沖洗法。①清水沖洗。農藥噴施產生藥害時,可用清水沖洗植株莖葉表面,沖洗2 ~3 次,輔以磷鉀肥。②堿性溶液噴淋。利用多數農藥(敵百蟲除外)遇堿性物質較易分解的特性,可用2‰的堿面或5‰ ~10‰的石灰溶液噴淋。
2.2 灌排法。此法主要針對除草劑藥害,如封殺性除草劑藥害,可跑馬水漫灌,畝結合追施7.5 kg 左右的尿素或人畜糞尿500 kg。
2.3 增肥法。增施速效肥料,提高作物恢復和抗藥能力,這對作物幼苗期藥害效果明顯,常用磷酸二氫鉀類肥料。
2.4 藥解法。①激素類:對于干擾、抑制植物生長的藥害,可用赤霉素補救,如花生控旺過重時,可噴施5‰“九二〇”補救。②藥劑解救:農作物發生有機磷類等藥害時,可用2‰硼砂溶液救治。
2.5 截肢法。此法主要用于果樹藥害,如在果樹枝干等施藥部位出現藥害時,對重藥害枝干應剪除,并及時灌水,防止藥害擴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