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青俊 高 芳 張 磊 劉夏君*
(1 泌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 泌陽 463700; 2 江門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廣東 江門529000; 3 平輿縣農業農村局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 平輿 463400)
養殖場遇到奶牛發生乳房炎后,往往由獸醫進行對癥治療,在治療效果不顯著的時候才會考慮到病原檢測,但是非生物因素導致的乳房炎并不能通過病原檢測識別,而且即使檢出病原菌,養殖場環境不能及時改善,也會導致奶牛乳房炎的反復。因此,對于奶牛乳房炎的診斷需要進行系統的風險評估,分別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查找原因,并通過風險評估,及時指導養殖場改善飼養環境,規避患病風險,才能有效控制該病。
近日,接到平輿縣某奶牛場主訴場內發生奶牛乳房炎,筆者帶領團隊現場查看和采樣,旨在幫助分析發病原因。
1.1 樣品。采集乳房炎樣品3 份,牛舍臥床墊料1份。乳房炎樣品采集時,先使用75%酒精消毒液擦拭奶牛乳房,棄頭三把奶,使用滅菌采樣管取發病乳區奶樣10 ml。牛舍臥床墊料采集時,使用一次性PE 手套抓取10 g 左右墊料置于滅菌采樣管內。
1.2 設備與耗材。7500FAST 熒光定量PCR 儀(賽默飛公司)、16 聯乳房炎病原核酸分析試劑盒(深圳市易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 方法。按照16 聯乳房炎病原核酸分析試劑盒說明書,提取樣品核酸、配液,然后使用7500FAST 熒光定量PCR 儀完成檢測。
樣品檢測結果見表1。由奶樣病原分析結果可知,牛只乳房炎由傳染性病原菌支原體為主因引發,同時環境性病原菌克雷伯氏菌、腸桿菌屬、牛棒狀桿菌也有檢出。由臥床墊料病原分析結果可知,臥床墊料中含有支原體、大腸桿菌。而且,奶樣和臥床墊料中同時測得β-內酰胺耐藥基因,提示病原菌已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藥物耐藥。
養殖場高發乳房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傳染性病原菌支原體的流行,同時該菌可能已對常用藥物耐藥。養殖場消毒措施不到位,導致臥床墊料含致病菌。

表1 樣品檢測結果
隔離、對癥治療發病牛,對接觸牛進行緊急抗生素保健。最好選用針對牛支原體與細菌高敏的藥物,如強力霉素、泰妙菌素、氟苯尼考、恩諾沙星、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療程7 ~10 d,注意藥物輪換;也可使用加米霉素(長效制劑,10 d),建議輸液和肌肉注射治療。針對牛棒狀桿菌、克雷伯氏菌、大腸桿菌等環境菌,建議使用大環內脂類、喹諾酮類藥物治療。定期對臥床進行消毒,并監測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