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
酗酒者是股骨頭壞死的高發人群,在門診中占到約1/3,而喝酒越多,酒齡越長,患上股骨頭壞死的概率就越大。在臨床上,一個人平均一天喝半斤(250克)白酒,連續5年以上,如果出現了股骨頭壞死,可直接認定為酒精性股骨頭壞死。
酒精與股骨頭壞死有著緊密的聯系。酒精進入人體,可導致血管痙攣,向股骨頭供血的血管一旦痙攣就可持續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而且是周而復始的。股骨頭長期缺少血液供應,就會出現缺血性壞死。另外,酒精進入人體,可刺激血管壁發生炎性反應,導致動脈血管內皮增厚,使得向股骨頭供血的通道變窄,也會導致股骨頭缺血。
長期喝酒還可導致體內鈣的丟失,原本很硬的骨頭變得脆弱了,股骨頭一旦缺少養料供應,很容易壞死和塌陷。
股骨頭壞死的病因多種多樣,至今尚不完全明確,早期僅出現大腿根部疼痛,普通X線檢查不易診斷。因此,當患者到醫院進行檢查時,需要通過病理和核磁共振檢查,明確是否有股骨頭壞死情況,并觀察其范圍大小,單發或多發。對于股骨頭壞死患者來說,夏天是治療的最佳時機。
夏天的溫度比較高,血液循環加速,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強,細胞新生功能加強。骨細胞數量的增加,血液加速流動又帶來充足的營養,這為股骨頭壞死的康復創造了優越的氛圍。
另外,在夏季,人體的關節、韌帶、肌肉變得舒展,有利于股骨頭復位;神經復蘇變得活躍,有利于疼痛、發麻等癥狀的消除。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夏天血液流速變快,新陳代謝增強,藥物的吸收會比其他季節更充分、更徹底。
股骨頭壞死尤其是晚期股骨頭壞死患者,會出現股骨頭塌陷,此時只能采取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因此,提醒患者,一旦出現以下癥狀時,要盡早就醫治療。
疼痛通常為針刺樣痛、鈍痛或酸痛,常向臀后側和膝內側放射,并伴有麻木感,活動后疼痛加重。
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通常為髖關節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久站等癥狀。
跛行由髖痛及股骨頭塌陷,或晚期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現間歇性跛行,兒童患者則更為明顯。
體征局部深壓痛,髖關節外展、外旋或內旋活動受限,患肢可縮短,出現肌肉萎縮,甚至有半脫位體征。
對于有激素應用史、髖部外傷史、酗酒史等股骨頭壞死疾病的高危人群來說,最好能定期到醫院進行骨科檢查,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摘自《家庭科學·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