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安
【摘 ?要】現階段部分國有企業的社會保險工作還沒有落實到位,這主要是由于社會保險覆蓋面不均衡、職工保險水平薄弱、社會保險機制亟待完善等問題造成的,因此,為了完善社會保險體系,切實做好社會保險制度工作,應該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采取措施,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健全社保立法體系,提高國企的社保管理水平等,以此保證國企社保工作的貫徹落實。
【關鍵詞】國有企業;社會保險;存在問題;改進建議
引言
社會保險工作是國有企業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強化社會保險工作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與時俱進,及時與時代接軌,提高社會保險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隊伍素質都是社會保險工作應當重視和加強的方面。 盡管國有企業社會保險工作面臨很多的問題, 但是隨著社會保險法律和制度的日益完善,社會保險正在逐步保障所有職工的切身利益,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社會保險工作人員要積極面對問題,努力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一起共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1.加強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可以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社會保險主要為員工提供醫療、養老方面的保障和幫助,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減輕了員工的生活壓力和企業的經濟壓力。這是因為有了社會保險以后,企業員工一旦因為工作上的原因受到了傷害,社會保險就會為員工提供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樣可以緩解企業壓力。當員工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后,工作熱情就會被激發出來,員工的工作熱情高漲,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幫助企業實現長遠穩定發展,也為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出一份力。進一步強化了企業文化在員工思想意識中的作用。員工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礎,要提升企業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促進作用,就必須強調員工的認同感。社會保險管理工作與企業員工具有直接的聯系,強化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力度,可以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員工個體的重視,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更好地投身到工作當中。因此,企業要不斷加強社會保險管理力度,為切實維護員工的根本利益不懈努力,提高企業員工的認同感,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
2.國有企業保險工作面臨的問題
2.1社會保險工作業務流程比較煩瑣
國有企業社會保險業務管理幅度比較小 , 管理層次比較高 ,有時候一項比較簡單的業務需要本人提供很多證明材料、填表,上交本單位部門后,本部門再上交單位社保部門,社保專項業務負責人員再找上級社保部門各業務主要負責領導審批簽字后,才能完成此項業務,很大程度上將一項簡單的業務復雜化、煩瑣化,浪費時間和人力,無形中增加了業務人員的工作量,又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
2.2職工保險水平薄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鎮化的日益推進,醫療保險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等現代化養老概念逐步走入大眾視野,醫療和養老等保險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給職工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但當前某些國企社會保險工作的開展和運行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職工收入和社保基數核定方面有不一致的情況,這會導致部分職工退休后無法領到合理足夠的退休金。一些國有企業職工本來就屬于低收入群體,他們的生活本來就保障不足,更無力為今后的退休生活承擔大的支出,導致生活十分窘迫,引發了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
2.3社會保險體制尚需完善
國有企業保險工作運行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社會保險機制不夠完善,缺乏嚴格統一的管理體系,這會嚴重削弱社會保險制度在各階層人群的作用效能。以人們最熟知的養老保險為例,面對機關單位、事業單位、企業員工和農民等不同階層的機構或人群,在對其進行相關登記管理時就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由對應的機關組織進行辦理。由于我國機構和人群結構的復雜性,在社會保險工作的實際管理中,部門之間權責不清,管理和協調成本較高且效率低下等問題層出不窮,這也是導致社會保險工作發展進程緩慢的原因。
3.國有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的改進建議
3.1加強社會保險工作體系建設,創新檔案工作管理
當前國有企業的社保制度相對來說已經較為成熟,但是離健全的社會保險制度還有一定的距離,由于不同的企業結構類型不同,發展階段和狀況也不相同,如果對其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必然會產生更大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好開展國有企業的社會保險工作,企業應該如實履行社保信息披露義務,使員工能夠對企業社會福利制度充分了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平臺的應用,許多國企都借助電子化平臺實現社會保險信息的共享,這種方式不僅便捷高效而且相比于采取紙質文件的方式來說成本較低,減少了大量紙質材料的浪費。然而,人們在享受電子化帶來的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網絡漏洞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與威脅。因此,國企應該及時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及信息的準確性,防止數據丟失或被篡改的事件發生。
3.2社會保險改革措施
在整個社會保障工作中,政府負責牽頭建立相應的社保制度,其在整個工作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完善國企的社會保障制度,政府應該時刻注重對其進行宏觀調控,適當利用行政手段化解難啃的硬骨頭。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調控手段可供參考:(1)加強立法,為員工的社保繳納提供立法保障。現階段大部分人群在擇業時,養老保險是其選擇就職與否的重要因素,養老保險關系到員工的福利待遇,也關系到企業的平穩發展,因此政府應該適時建立健全養老體系,改革現存的養老保險制度,為老年人提供切實的生活保障和信心,也給企業職工吃上一顆定心丸。(2)對現有社保體系進行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勞動成本。在稅務與社會保險方面建立密切聯系,合理確定社保基數,職工收入增長保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也保護企業可持續發展。(3)對個人收入結構進行調節,以消費增長刺激經濟發展。據相關部門調查數據,截止到2020年,在我國將近有3億人投保了養老保險,如此龐大的數字一方面印證了我國當前養老保險制度繁榮的發展景象,另一方面,這對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管理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政府應該結合當下經濟發展狀況,聯合各政府部門、各企業及員工做好社會保險制度的統籌貫徹工作,合理制定社會保險改革措施,以順應當前經濟發展潮流。
3.3提升層次,統籌調整,全國聯動
由于社會保險基金涉及多方利益,由多方經手操作進行,覆蓋面廣,利益鏈條冗長且各部門之間權責不清,交叉現象嚴重,國有企業在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此類的問題。因此為了保證企業管理不致失控,國有企業應該嚴格履行社會保險的原則和義務,做好省級統籌工作及整體規劃任務,加強社保資金的管理和監督,減少各部門職能交叉,明確部門職責,提高工作效率,切實做好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和養老保險的統籌工作。
4.結束語
國有企業的社會保險工作人員要認清形勢,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嚴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路,關注民生,通過制定大政方針作出回應狀態,力爭成為一個社會小康時代創造的主要實施者和實踐的參與者,大力宣傳中國的社會保險事業,并確保國有企業保險制度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欣,楊洋.淺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如何做好社會保險工作[J].科技經濟市場,2016(3):163~164.
[2]劉威.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如何做好社會保險工作[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