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可在約20分鐘內,使用血液樣本檢測出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研究人員稱,各國科學家和醫務工作者可借助該方法,通過追蹤密切接觸者來抑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也可以借此驗證新冠病毒疫苗的效力。
最新研究顯示:SARSCoV-2(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母親可能通過胎盤,將病毒傳染給嬰兒。來自法國的研究團體通過一項個案研究報告了相關證據,《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上述研究,題 為“Transplacent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fection”。
近日,以色列批準使用維奈托克和阿扎胞苷兩種藥物的組合療法治療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血癌),成為全球首個在其醫療系統內接納該突破性療法的國家。據悉,該組合藥物療法代表著20年來治療白血病的新進展。
近日,新加坡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冠病毒新型檢測試劑盒。這種試劑盒能將該國新冠病毒檢測得出結果的時間從現在的約4小時縮短至不到2小時。新型檢測試劑盒可以節省材料、人力和時間,并可由入門級技術人員使用基礎實驗室設備完成,同時檢測過程也更安全。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由牛津大學領導的正在進行的I/II期COV001試驗的中期結果表明,在所有評估的受試者中,重組腺病毒疫苗AZD1222均被耐受,并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強大免疫應答。該疫苗的II/III期后期試驗目前正在英國、巴西和南非進行,并將在美國開始。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巨大噬菌體中發現了一種超緊湊型CRISPR-Cas系統,與CRISPR-Cas9和CRISPR-Cas12a相比,其能夠對更廣泛的基因序列設靶,有望成為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箱中的又一個強力工具。


德國聯邦教研部長安雅·卡利切克日前對媒體表示,德國計劃在2021年建成該國首臺量子計算機。卡利切克說,這將是一臺實驗性的計算機,但在5到10年后,相關新技術可以應用在工業領域。該技術不僅可用于化工、制藥等領域,還具有重大地緣戰略意義。
近日,歐洲科學家就道路交通產生的塑料微粒污染,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大氣傳播進行了建模研究,發現這些塑料微粒被輸運到了遙遠的區域,包括北極。根據估算,通過空氣輸運而抵達海洋的塑料微粒總量與河流中堆積的總量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