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素馨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06)
為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引領高等職業教育高質發展,豐富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細化建設內容,本文重在研究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及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
雙高建設計劃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思想標桿,重點是豐富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通過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服務力和影響力,多維度深化高職教育改革[1-2]。雙高建設計劃對高職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水平高職院校專業及專業群的內涵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3]。
作為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建設的重要環節,教學改革、課程改革是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雙高建設背景下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的建設,通過校政行企協同治理的學校內部專業群設置與人才培養機制,提升教育教改能力及育人價值,協同創新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思路應立足本地經濟產業,將行業企業的最新崗位要求、技術能力融入課程體系,通過工程項目確立模塊化課程內容[4],具體研究思路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通過立足城市支柱產業——建筑業,分析其行業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業態發展前沿,研究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知識框架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構架;其次,將行企“三新”要求融入課程體系,實現課程動態更新與可持續發展,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作為課程體系構建的重點;再次,依托一體化工程實踐、校企合作“三新”項目實戰、一體化創新工程項目實踐多種創新教學課程改革,實現高新技術技能模塊化課程與項目實戰無縫對接[5],真正做到學、做、研、創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通過實踐教學過程研究雙高建設背景下專業群的課程體系,構建“一軸兩翼”課程框架,通過“學、做、研、創”創新模塊化課程建設的實現,有利于從事實出發,找到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與不足,分析探討問題產生原因,尋找解決路徑。
通過校政行企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構架,構建“一軸兩翼”課程框架,開展“學、做、研、創”模塊化課程教學。所有專業課程內容設置緊扣行企“三新”(即新技術、新工藝、新業態)要求,為建筑新技術、新材料、信息技術、建筑創意設計等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核心領域提供高質量的人才作支撐(圖1)。
尋找出課程體系構架:探討一軸、兩翼、學、做、研、創,貫穿全程的項目模塊化課程結構,共同推動高職院校高新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發展,具體構建內容如下:
以高新技術人才培養目標、高超技能專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為課程體系軸心,打造建筑室內設計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圖1 專業課程內容設置緊扣行企“三新”要求

圖2 “模塊化”專業群課程標準制定

■圖3 學、做、研、創一體化的創新模塊化教學
①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工作崗位流程、行企技術標準、行企教學資源、專業課程內容、1+X證書要求制定“模塊化”專業群課程標準及內容導向的分析研究(圖2)。
②高新技術技能課程的分析研究,圍繞信息化、物聯網、裝配式和5G高新技術應用展開模塊化課程構建與實踐教學研究。
③政校行企四方聯合共同開發課程內容、建設理實一體化課程、管控課程教學實施、完善課程教學評價。
一翼設立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相結合,培養學生基本素質,提高學生藝術修養,提升學生文化內涵;一翼實行職業行業技能鑒定,構建“1+X”人才育訓結合的新機制。
①思政課堂融入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思政文化貫穿整個課程體系。思政課堂要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充分考慮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教學的特點和內容要求,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將思政課堂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學性與專業課程的技術性、藝術性融合貫穿整個課程體系[6]。構建以職業基礎技能和綜合素質課程為基礎、融入了創新意識的專業技能課程為核心課程體系[7]。
②開展1+X技能證書制度試點,重構“課證融合”課程體系。職業教育以職業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技能證書就是突出技能水平,強化技能評價在教學方式、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引領作用。開展1+X技能證書制度試點,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按證書標準重構“課證融合”課程體系,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課程。
深挖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內涵,持續完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學中做、做中學、做中研、研中創”教學理念,實施學、做、研、創一體化的創新模塊化教學全過程(圖3)。
①學中做:通過線上線下課程結合,學校打造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利用校企實訓基地邊學邊做。
②做中學:通過線上理論學習、線下實踐操作,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一體化工程項目,學生結合一體化工程實踐項目邊做邊學。
③做中研:通過綜合項目、校企師生實戰,學校專業教師、企業專家與學生三方結合校企互融“三新”項目邊做邊研。
④研中創:線上師生研學,線下師生創新項目實訓,學校專業教師、企業專家與學生三方結合一體化創新工程項目實踐邊研邊創。
在課程實施中, 創新模塊化課程增進了課程間的關聯, 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工作過程的整體認知;在學習過程中,創新模塊化課程基于一體化工程項目的實踐展開,有利于學生將學習結果變轉化為設計成果;創新模塊化課程便于開展校內教師與企業專家協同教學。創新模塊化課程本質上是從系統、整體的視角來優化課程構建,實現創新工程項目與課程實踐研創一體化。
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有效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8],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行業企業“三新”項目精準對接,通過綜合項目校企師生實戰,在“學中做、做中學、做中研、研中創”過程中,實施學、做、研、創一體化的創新模塊化教學,有力提升專業群教師團隊的教學能力與技能水平,不斷提高專業群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
創新課程體系構建有效促進師資隊伍建設,邀請企業導師到學校定期開展學術講座,中青年教師定期參加師資培訓、學術講座、技術指導、技能競賽,通過創新課程建設提高課堂教學基本能力、教學資源建設能力,提升教學理念,實行“導師制”,保證老中青師資隊伍銜接。同時通過創新課程體系構建,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養“雙師型”專業骨干教師,提升“雙師型”專業骨干教師的一體化工程項目創新研究能力,加快高等職業院校“雙師型”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服務地方區域經濟離不開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專業人才培養也需要政府、企業參與,行政校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根基來源于專業群課程內容的設置,課程體系的構建。行政校企之間深度互融,集多方力量加強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建設,多方合作協同育人思路凸顯差異化創新模式,在人才培養、課程教學方面彰顯靈活性, 在協同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項目模塊化達到實地教學、多維度培養、知識流通的多方融合與直通[9]。在借鑒國內外先進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改革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高職院校展開政校行企深度合作研究與實踐,以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建筑室內設計、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專業) 為依托,構建“一軸兩翼”課程框架,開展“學、做、研、創”模塊化課程教學,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通過模塊化教學過程,為政校行企深度合作協同育人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教學改革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建設一批優質批專業群共享課程,同時為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提供個性化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