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沛 陳雯清 常艷麗



[摘 要]“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深度融合、各類資源和要素高效整合、產業發展與集成高效協同的貿易體系發展路徑愈發清晰。推動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與產業政策工具的協同發展尤為重要。基于河南省數據,通過建立耦合模型,研究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耦合關系,分析比較三者之間耦合度,再根據現存問題和不足提出可行策略,以此加強三者之間互通互動,最終促進三者實現正向匹配和協調發展,從而推動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耦合度
[中圖分類號] F061.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8-0044-05
Abstract: "Belt and Road" in the era of the background,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deep integration, all kinds of resources and elements of efficient integr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trade system development path is becoming clearer.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industrial policy tools. Based o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roject strengthe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ree by establishing a coupling model, studying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polic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coupling between the three, and then proposing feasible strategies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Finally, it promotes the positive match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thus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pply Chain Financ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Policy, Coupling Degree
一、引言
科技創新對金融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降低了金融的交易和運行成本的同時,提供交易便利,擴大金融發展空間,提高金融配置效率,有力推動了金融發展。就目前來看,傳統行業中的大型企業也紛紛采用“供應鏈+互聯網”的模式開展產業變革,同時對供應鏈的發展也提供了更多的推動力,供應鏈金融當前已獨立發展而成一個全新的領域。
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作為促進經濟一體化和貿易全球化的重要方式,具有關鍵性的戰略意義。近年來,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型貿易模式呈逐漸加速發展的趨勢,成為激發國際貿易產業活力的重要因素,有望成為中國貿易乃至整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新引擎。
通過研究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和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耦合關系,明確其運行狀態與機制,分析這幾個系統中的協同水平和內在影響因素,彌補已有研究的不足。同時加強供應鏈管理,促進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進步,打造基于跨境電子商務經濟發展的新型平臺和模式,對于推動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科技創新及相關研究
1.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
唐德祥等(2009)對于技術方面的創新和當前經濟的不斷增長進行了分析,同時采用近三十年的相關數據做出時間序列,結果表明,上述二者之間存在著較為顯著的因果傳導關系,需要指出的是,經濟模式的發展還未證明一定是技術方面創新的原因,反過來,科技創新對于當前經濟規模的提升有很大的助力[1]。李正輝等(2011)開創了相關的創新體系,同時采取數據來說明他們的關系,最終得出科創與當前經濟規模的擴大之間有著顯著的正向關系[2]。蘆葦(2016)表示當前經濟的主要動力便是要素的不斷推動向創新層面的變化[3]。
2.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
王振華等(2015)采取了空間計量模型的方式,得出以下結論,針對于遼寧省來說,資本的適當投資力度對整個省份的經濟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資本深化的相對合理會有助于資本在勞動力中的改善。最終對于整個省份的經濟規模有著一定的促進力度[4]。樊杰等(2016)認為,科創對于當前投資的作用,已經日益在呈現出相對弱化的態勢,主要是受到了對區域經濟的影響[5]。歐向軍等(2016)采用江蘇省近二十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示,受到諸多經濟規模增長的影響因子之間的作用,且它們之間也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同時也說明影響經濟規模的因素正在從需求層面推動逐步向科創甚至產業結構等層面轉移[6]。
(二)供應鏈金融及相關研究
1.供應鏈金融模式分類
Caniato等(2016)考慮到在進行具體的交易時,根據其所產生的一些協同及信息化程度問題,將具體的供應鏈金融劃分成三種模式,傳統型模式在具體的交易中總是呈現出相對較低的信息化;創新型模式恰恰相反,需要更多的信息化來滿足其運行;供應鏈協同型模式中主要強調的是,供應鏈有關各個方面的不斷合作,進而形成最優化的運作資本[7]。宋華等(2017)研究表示,相比于傳統的供應鏈發展模式,一種新型的依托于虛擬產業群而形成的供應鏈模式對于很多方面都會產生影響,具體為管理的要素和流程等。同時這種新型的模式能夠減少在具體的供應鏈運作中資金的來源方與接受方間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不對稱風險[8]。
2.影響企業選擇供應鏈金融的因素
江偉等(2016)表示,不管是什么類型的企業,在2007年我國有關物權法頒布之后,采用應收賬款進行的質押活動來融資的方式開始較為普遍。同時他們也得出結論,一個企業的具體性質以及當前的金融模式所形成的金融行業背景等諸多因素都會作用于上述的新型融資方式[9]。江偉等(2017)采用OLS回歸,主要分析了在供應鏈環境之下,對于企業發展中所產生的長期貸款對客戶的集中度有一定的影響。同時表明,在后者的不斷增加過程中,前者先是呈現出跟隨增長的態勢,隨后在最高點產生逆向作用,開始逐漸降低,整個過程中體現的是U型的關系[10]。
(三) 跨境電子商務及相關性研究
1. 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Peltoniemi等(2004)表示,所謂的跨境電商生態系統指的是有效的集聚一些資源用以聯合一些企業,從而希望能夠在這種較為復雜的關聯中獲取一定的收益,此外,考慮到一些風險的存在,要演變為具體的生態系統進行運作。同時說明該系統是實時變化的,要持續完善來為其提供發展的推動力[11]。楊曉霞(2019)采用河南的例子分析跨境電商,同時分析人才和企業等多種因素之間的發展均是有效促進跨境電商發展要素[12]。
2.跨境電子商務對貿易的影響
黃依婷(2020)的主要研究角度側重于跨境電商對于我國一些中小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具體運用進行分析[13]。沈中奇(2020)采用近五年內的跨境電商的相關數據來進行分析,同時表明,國際間一些貿易往來產生的正常摩擦對于我國有著一定的正向積極意義[14]。
3.基于政府政策的研究
朱妮娜(2015)的研究主要是在“一帶一路”的政策前提下,對全國甚至全球在跨境電商領域的一些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有效聯系一些具有成功經驗的城市,不斷歸納適合當地的電商發展模式,不斷打牢發展基礎,有效保證對外貿易的不斷增加,最終落實到具體的政策中去[15]。李學軍等(2015)認為要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各種優勢,不斷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潛力和資源[16]。
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科技創新評價指標
本文結合王仁祥[17]等的研究,將科技創新的投入與產出納入體系指標中,并在此基礎上考慮了在科技創新支撐方面的影響因素,因此在科技創新體系中共設置了三個一級指標。
科技創新投入方面,衡量河南省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資源投入,指標主要包括:科研項目數量、研發經費支出、每萬人研發人員數量;科技創新支撐方面,由于科技創新的進行需要相關軟硬件等設備的支撐,因此該指標主要包括:普通高等學校數量、公共圖書館數量;科技創新產出方面,指標主要對在科技創新支撐下的投入資源的產出水平進行衡量,具體包括:科學論文發表數量、專利授權量、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總產值比重。
(二) 供應鏈金融評價指標
為衡量供應鏈金融的活躍程度將該體系分為資金流和物流兩個方面進行測度。資金流方面,選擇企業應收賬款、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作為評價指標,衡量資金流在供應鏈金融中資金流通的影響;物流方面,為衡量企業供應鏈中物流環節的影響,研究選取企業存貨規模、貨運量、貨物周轉量、郵政快遞數作為評價指標。
(三)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評價指標
從政策工具視角下,參考周京艷[18]等的研究,將政策工具分為供給型工具、環境型工具和需求型工具三個一級指標,并根據蘇竣[19]的研究進行細分。
供給型工具方面,衡量在產業進步和科技發展過程中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人才培養、科技信息支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資金投入、公共服務;環境型工具方面,衡量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在社會環境方面的推動因素,具體包括:目標規劃、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法規管制;需求型工具方面,從創造需求和干預市場的角度,主要衡量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中的相關需求因素,主要包括:公共技術采購、消費端補貼、服務外包、貿易管制。
(四)指標權重確定
選定河南省2010—2018年的相關數據,并采用德爾菲法,即專家函詢法確定相關指標的權重,具體指標及權重如表1所示:
四、實證分析
(一)數據獲取
研究的數據主要由三個體系組成,數據分別從2010—2018年《河南省統計年鑒》、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商務廳、白鹿智庫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獲取。
(二)耦合模型建立與數據分析
1. 耦合模型建立
基于所獲取的河南省2010—2018年的相關數據,采用王仁祥等[17]提出的耦合模型進行量化分析。三系統分別用x,y,z表示,其中科技創新系統的綜合值為λ1,各二級指標的變量分別為x1…x8,對應的權重為ηx1…ηx8;供應鏈金融系統綜合值為λ2,各二級指標的變量分別為y1…y7,對應的權重為ηy1…ηy7;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綜合值為λ3,各二級指標的變量分別為z1…z14,對應的權重為ηz1…ηz14。則上述三個系統的綜合值可表示為:
由表4可以看出,科技創新與供應鏈金融系統的耦合度自2012年起就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相比之下,由于跨境電子商務起步較晚,相關政策的發布與落實也相對滯后,因此在2011—2013年,科技創新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一直保持低水平的耦合關系,之后幾年耦合度逐年提高,一直保持在高水平的耦合狀態,說明科技創新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發展進度較為匹配。在供應鏈金融和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方面,在2011—2013年該系統處于低水平耦合狀態,自2014—2017年,兩者耦合度逐漸上升,在2018年有所下降,又回到磨合耦合的狀態。在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這三個系統中,2011—2013年一直在低水平的耦合狀態,之后兩年,三者的耦合度有所提高,但自2016年便有所下降,一直處于磨合耦合的狀態。
將表4各系統的耦合水平的變動趨勢轉化為圖1。
如圖1所示,從各系統內部來看,科技創新與供應鏈金融的耦合度常年處于較低的平穩狀態,且耦合度逐漸降低,說明兩者的發展具有不一致性。而另外三個系統的走勢較為一致,2010—2013年均處于較低水平的耦合狀態,自2013年起,耦合度逐漸升高,并在2016年達到了峰值,說明這三個系統內部的匹配程度是逐漸升高的。2016年之后各系統耦合度逐漸下降,由數據來看,主要是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發布頻率逐年減少所致。
對于整體而言,科技創新—產業政策、供應鏈金融—產業政策以及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產業政策的變動幅度較為一致。自2013年起,這三個系統均呈上升狀態,其中,科技創新—產業政策系統的增速較快,直到2016年這三個系統開始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相較而言,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系統的變化幅度一直較小,而且基本處于較低水平的耦合狀態,這說明科技創新與供應鏈金融并不是長期協同發展的。
五、結論及對策建議
(一)結論
在所研究的系統中,科技創新和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發展進度在2013年后是匹配度較高的,供應鏈金融—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科技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三個系統的發展趨勢較為一致,其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政策的出臺頻率及數量是影響各系統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系統均落后于其他各系統,因此該系統的發展是促進各系統提高耦合水平的關鍵。
(二) 對策建議
首先,在科技創新治理體系框架下,可以從制度層面全面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通過建立科技創新動力支持系統,結合政府、工業、教育、研究、科技服務、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實現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從而創造出新的生產能力和創造新的價值,使科技創新能夠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并通過降低企業生產組合過程中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交易成本,可以更有效地激發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創新活力。
其次,明確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必要性。完善供應鏈金融的服務體系,使科技創新與供應鏈金融協同發展,更高效地緩解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問題,進而推動供應鏈金融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深度融合。
積極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市場監管體系。河南省政府應提出并建立有效的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監管體系,促進實現信息共享和協調配送,從而加快河南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發展。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是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具體來說,在提出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時,既要順應河南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趨勢,又要有效地與原有的政策及法律法規相結合。
此外,河南省外貿企業也要持續加大對于基礎設施的投入,更新管理理念和機制,同時注重員工培訓和人才的引進及培養,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在企業內部機制方面,要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進行全面完善,進一步參與到全球業務的競爭中來,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引導河南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德祥,孟衛東,許雄奇.科技創新投入影響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基于中國實際經濟運行的經驗證據(1978—2005)[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9,28(4):579-587.
[2]李正輝,徐維.區域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基于省級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分析[J].科技與經濟,2011(1):20-24.
[3]蘆葦.新常態下科技創新的困境與出路[J].經濟問題,2016(6):19-24.
[4]王振華,李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升級與縣域經濟增長——以遼寧省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15(2):68-75.
[5]樊杰,劉漢初.“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驅動對我國區域發展格局變化的影響與適應[J].經濟地理,2016(1):1-9.
[6]歐向軍,顧雯娟.江蘇省經濟增長動力的時空分析[J].地理研究,2016(5):966-976.
[7] Federico Caniato, Luca Mattia Gelsomino, Alessandro Perego, et al. Does finance solve th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problem? [J].2016, 21(5):534-549.
[8]宋華,盧強.基于虛擬產業集群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創捷公司案例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7(5):172-192.
[9]江偉,姚文韜.《物權法》的實施與供應鏈金融——來自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16(1):141-154.
[10]江偉,底璐璐,彭晨.客戶集中度影響銀行長期貸款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17(2):71-80.
[11]M Peltoniemi,P Kess,H Haapasalo,etc.Technologies in Finland in 2020 valued by ZEF-tool[J].Futures,2004,10:853-867.
[12]楊曉霞.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結構分析[J].新鄉學院學報,2019(5):15-18.
[13]黃依婷.跨境電商在中小企業出口貿易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企業家,2020(4):97-98.
[14]沈中奇.貿易摩擦背景下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發展的影響因素——基于十大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國的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0(5):135-138.
[15]朱妮娜,吳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潛力及趨勢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5(12):134-137.
[16]李學軍,齊道朋.“一帶一路”戰略下跨境電子商務現狀與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5(19):38-41.
[17]王仁祥,陸鵬飛.科技創新、綠色金融與產業政策的耦合關系——基于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26-37.
[18]周京艷,張惠娜,黃裕榮,等.政策工具視角下我國大數據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J].情報探索,2016(12):7-10.
[19]蘇竣,張芳.政策組合和清潔能源創新模式:基于光伏產業的跨國比較研究[J].國際經濟評論,2015(5):132-142.
[20]佟金萍,陳國棟,曹倩.區域科技創新、科技金融與科技貿易的耦合協調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6(6):18-23.
(責任編輯:張彤彤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