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發煒
摘 要:全媒體發展是個大趨勢,媒體融合是篇大文章。主流媒體推動媒體深度融合不單單是一個口頭倡議,該項工作被黨中央擺在了重要位置,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行認真系統的分析之后做出了重要決定,進行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接下來,就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學會尋找著重點,制定相應的措施,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關系。
關鍵詞:主流媒體;深度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0-00-02
“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相關會議的召開意味著媒體融合發展局面打開,這時候廣大新聞工作者要排除思想上的障礙并獲得指導,信心和斗志得以鼓舞,站在媒體融合發展第一線,著力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一、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的相關優勢
(一)媒體的陣地得以拓展
傳統媒體依托報紙、電視臺和廣播等。現如今形勢已經發生變化,若始終從報紙、電視臺和廣播渠道進行發力不能夠達到最終的目的。現如今的媒體陣地已經拓展出網站、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平臺融媒號、短視頻平臺等渠道,與原先有著極大的不同。未來新的媒體陣地將越來越多,整個媒體的局面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以往用戶對新的平臺所吸引,最終實現用戶的回歸。隨著數據中心和其他不同類型的重點項目的發展,用戶的數量將進一步增加。
(二)新聞融合的生產力逐漸提高
目前的發展態勢越發明朗,主流價值影響力不斷提高。主流媒體內容具有極大的優勢,在當前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融媒體內容出現并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與此同時,媒體品牌浮出水面。這些媒體品牌經過時間的孕育變得越發具有影響力。媒體品牌總是善于將各種資源進行有效匯集,為市場所用,從而提升市場占有率,加強了自身影響力。主流媒體人才是各類資源中的一部分,正是通過有效人才資源運用才能夠使現如今新聞融合的生產力進一步提高。
(三)傳播技術升級
以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發展為主要標志,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的出現為主要標記的科學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了智能化、數字化的時代。當前,科學活動與技術活動的聯系越發密切,極大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在媒體深度融合的過程各項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云數據、云計算以及其他各種技術成了現實工作的一大助力,被運用到整體采編平臺。這些技術擁有高科技成分,使得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目前已經呈現出新的發展局面。整個媒體中的傳播將會持續升級,新的平臺將會出現。
(四)更好地引領新聞進行傳播
新聞傳播之所以如此深刻是因為當前媒體的傳播形式變得越發多樣化,目前已經基本實現全方位、全角度新聞傳播。全媒體時代已然到來,媒體融合發展是處于時代背景做出的最正確決策,其建立在正確分析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打造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等“四全媒體”具有重要意義。
二、推動媒體深度融合中遇到的問題
(一)缺乏緊迫感
工作開展深度與執行力強度有著最直接的關系,而執行力強度與工作緊迫感相關。要想促使媒體深度融合需要做好一系列工作,只有具有緊迫感才能加快設定目標,才能抓住機會,后期才會為設定的目標去努力奮斗。如果現實中放任自流,隨意發展,沒有緊張感自然不會做有效的工作。缺乏緊迫感是推動媒體深度融合中遇到的最突出問題,急需解決處理。
(二)融合度不夠
只有不斷深入理解和認識才能找到具體的工作方向和切入點,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足以說明具體事情了解的重要性。目前很多人處于盲目狀態,不清楚自己該做什么,不曉得自己從哪方面著手調整,這種情況下,在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多半會出現工作偏差的問題。目前的突出問題在于一直強調要融合但傳統的業務和新媒體業務不夠統一,存在“兩張皮”的現象,根本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脫節,母體分離的情況影響力會大大削減。
三、主流媒體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策略分析
(一)打造移動傳播矩陣
打造移動傳播矩陣是當前工作中的最重要一條,必須予以落實。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分析之后,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和各平臺融媒體正在不斷發展并走向成熟,其中新聞客戶端、微信的功能越發完善,在為用戶提供最新資訊的同時接入民生政務服務。讓載體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是媒體人的追求,目標的實現源于新應用新業態的發展。新媒體運用固然能打開工作局面,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是我們還應當明白多終端產品矩陣的構建離不開傳統媒體的助力,不能夠完全將目光與精力放在新媒體建設,還應當投入足夠多的精力與時間完成傳統媒體優化,讓傳統媒體形態加速演變。
(二)對移動新聞產品進行全面創新
人們生活在快節奏的時代,時間過于碎片化,若每日呈現的內容不足以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那么將毫無意義。閑余時間有限,用戶當然希望能夠接收精品內容,確保自己所觀看的內容不負自己的選擇。現如今,更多的用戶希望能夠得到個性化體驗,內容的推送一定要有針對性。對于整個媒體的創立而言,內容恰恰是核心與重點。
新聞媒體工作者要重視工作反饋,要定期對反饋意見進行有效的收集,根據意見來進行工作調整,以實現移動新聞產品的全面優化,在這一過程工作注重融入創新想法,提高新聞產品的質量。
(三)緊盯整體技術的最前端
充分利用技術這一文明成果能夠創造有利的條件,促使工作的全面進步。經過實踐證明不應用優化技術難以保證媒體融入的深度,現實生活中只有讓技術更多地為工作服務,以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才能夠保障采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整體內容和資源更好的整合需要使用技術才能夠完成,為了進一步推動工作應當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進主流媒體傳輸、移動直播和其他種類的先進技術,讓信息傳播效率的提高成為可能。就目前情況來看,只有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取才能實現工作的跨越式發展。現階段為了主流媒體推動媒體深度融合要加快技術研發與應用,構建一個具有先進技術基礎的現代體系,切實保障總體信息傳播的質量。
四、結語
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
傳播形態與輿論生態已經有所改變,媒體融合是時代所向,是大勢所趨。在當前情況下,有必要運用新的理論工具去研究一系列新現象、新課題,經過研究之后進一步明晰全媒體時代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更加迅速廣泛地傳播新聞媒體要形成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意識,接著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而努力,在建設全過程要注意落實各項措施,憑借當前社會的優勢不斷推進媒體的深度融合,鞏固相關主流輿論陣地。
參考文獻:
[1]黃姍姍.主流媒體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策略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15).
[2]馮文強.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構建現代傳播格局——靖遠融媒體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實踐與探索[J].傳播力研究,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