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
前不久,一份由清華學生發起的“清華和MIT(麻省理工學院)學生主要學習動機”調查顯示,MIT學生的第一動機是“認知內驅力”,即對知識本身的渴望與好奇;清華學生的第一動機則是“通過成績獲得尊重和認可”。兩種結論反映了兩種不同的學習動機。
重點是端正學習動機
從根本上來說,清華學生還是“唯分數論”在作祟。高校里“唯分數論”的現象因何而成?這明顯與上游中小學的教育模式有著密切關聯。如今,不少中小學尤其是標榜“為升學率而生”的超級中學將“考上名校”視為唯一目標,培養出的學生自然是只會考試的“學習機器”。
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在《吾國教育之病理》一書中指出,唯分數論的應試教育下,形成了一種“學歷軍備競賽”的局面,而這讓多年來提倡的“素質教育”幾乎成了偽命題。當步入追求創新、個性發展的大學殿堂,曾經的“考霸”倘若依舊停留在依靠成績獲得認同感的層次,一旦在人才濟濟的學業競爭里未能名列前茅,自嘲為“學渣”的悲苦、焦慮心情就會油然而生。
實現全民素質教育,各地教育部門不斷推出 “減負”政策,努力營造在一省一市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環境。在這種環境中,通過完善自身能力,同時得到更高分數的學生,無疑就是佼佼者。為了防止學生靠課外補習“作弊”,2019年以來,全國各地大量關閉課外培訓機構,努力營造無處補課的純粹“減負”環境。
“關?!笔菫榱颂岣?/p>
2018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其中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機構往往會把預收款當作收入,盲目擴招、推廣,試圖搶占市場份額。這樣做,現金流很容易斷裂。從2018年開始,全國多個地區都傳出培訓機構倒閉的消息。美聯滬江獨立IPO失敗,韋博英語出現經營危機,一些老牌教育機構破產或陷入危機。據媒體報道,2018年全國倒閉的培訓機構多達上千家,企查查數據則顯示,2019年,1.2萬家教育培訓機構重新洗牌。
2019年,廣州一所K12機構高冠教育5個校區關停,深圳莎翁少兒家庭英語的機構疑似“跑路”。2019年1月,上海培正逗點分店關門;2019年2月,上海閔行新愛嬰突然關閉園區;2019年3月,上海盒子菲兒上海店暫停營業;2019年4月,上海貝易雙語教育機構關閉,2019年5月,巧恩兒童美語多家校區突然關閉;2019年7月,花園寶寶蒙氏早教突然關閉。從2018年開啟的培訓機構整治行動,使得各類培訓學校被逐步淘汰。各地政府進行的專項治理活動,加快了培訓機構的關停:2019年2月,廣州市教育局通報了廣州市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進展情況,1890家存在問題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受到整治,關停575家不合格機構,1108家機構承諾不再從事中小學學科類培訓業務?!瓣P停”是為了提高,必定育人才是根本。
制定“北京標準”
教育部減負措施從多側面出手。在關停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要求學校保證每天一節體育課。在北京,2020年初還醞釀了一項新政策:在保證現有體育課基礎上,每周增加一節體育課。體育課不僅可以增加學生鍛煉的實踐,還可以減少主課學習課時,客觀上達到“減負”效果。從素質教育角度看,體育課的增加,能使學生全面發展。
2020年1月,北京兩會期間,北京市教委巡視員王定東表示,未來北京將出臺體育改革文件,圍繞體育課程體系建設、師資引進培訓、體育評價改革等多個方面,為中小學體育制定“北京標準”。
在課程設置上,北京計劃在此前的基礎上,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年級增加一節體育課,中考體育或將提高分值。同時,研制體育課程體系,突出體育學科的“育人”功能,培養興趣愛好,而不是單純的技能培訓。胡潤研究院曾發布一份企業家作息時間報告,揭示的真相十分驚人:成功的企業家或許不比別人聰明,但身體素質一定遠遠勝過普通人。這份報告建立在走訪超過500名企業家基礎上,結論是:這些企業家的平均睡眠時間僅為6.6小時,他們足夠健康,精力充沛。體魄需要在幼年和童年培養。孩子在0歲至14歲的階段,大量捕捉新鮮的信息,這些信息將進入到孩子的大腦或潛意識里,經過內化之后,將來再以自己的方式輸出。小時候沒有輸入,成年后也就影響輸出。
培養終身生命力強大的人,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