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金 李曉欣
鈴木教學法是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由日本教育家鈴木鎮(zhèn)一創(chuàng)始。它是一種符合人類學習原理的兒童教育法,基礎是“母語教育法”。它的基本觀點是:才能不是與生俱來的,用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任何孩子都能成為才華橫溢的人。它的核心是愛,給予孩子愛的教育并順應孩子能力發(fā)展的法則,培養(yǎng)其成為富有愛心、才華橫溢的人。鈴木教學法在小提琴教學等各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成果。本文通過分析鈴木教學法的特點以及射擊教學的特點,說明怎樣在射擊教學中應用鈴木教學法,以達到促進射擊訓練的目的。
鈴木教學法的核心觀點
賦予厚愛,大器可成 孩子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采取有效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關愛,并給予孩子適當指導和鼓勵,可以讓孩子更有自信,容易激發(fā)全部潛能。
母語教學法 全世界的兒童都會說一口流利的母語,他們不僅可以在沒有課本、不做習題,或不進教室的情況下,學會他們母語的基礎知識,還能夠在步入校門之前,掌握數量龐大的詞匯。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語言能力被自然而然培養(yǎng)起來,并且這種才能是在一種自然且不緊張狀態(tài)下形成。母語教學法表明在兒童成長學習母語時,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進行大量的語言刺激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學習一項新技能時,創(chuàng)造適合這種技能的環(huán)境很重要。
技能學習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生應當理解他應當做些什么,也就是學習的目標。學生應清楚地了解應該練習些什么,以及如何去練,也就是通過什么途徑可以實現目標。教師應當檢查學生是否真的理解要達成的目標,以及如何要達到這一目標。第二階段:學生可進行能夠得到適當反饋的練習。在學習期間,老師不僅為學生提供反饋,而且要幫助他清楚地認識到反饋。也就是說學生在訓練期間,教師要適當給予指點,讓他們認識到問題所在,不斷地改進,逐漸提升技能。第三階段:學生要練習并達到不假思索執(zhí)行的程度。其中,不厭其煩地學習非常重要,要求學生對學過的內容一遍遍復習,并牢記在心,因為重復是成長與進步的載體。一個學習內容需要注意的要點有很多,每一次復習這個內容,都需要重點關注這些要點中的一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重復學習制訂詳細可行的計劃,以使熟練程度轉換成習慣性的下意識行為。這一點與射擊教學很相似。
射擊教學的特點
實踐性較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重復練習 評價一個學生射擊成績如何,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環(huán)數和命中率。環(huán)數高或者命中率高就是優(yōu)秀,而練習的次數和時間又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基礎。在學習過程中,只有不斷地重復訓練,才能從量的變化升級到質的變化。
風險較高,在學習過程中易緊張需要自我調節(jié) 射擊科目需要大量使用子彈,完成一個入門級的精度射擊需要上百發(fā)子彈。學生在初學時,對槍聲及嚴格的射擊紀律,都會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及心理,導致射擊動作變形,進而嚴重影響學習進度。
目標性較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分階段完成 在掌握射擊技能的學習過程中,按照循序漸進原則,會有幾個不同的訓練階段。在每個階段,教師需清晰地了解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和水平,有針對性地施教。教師為學生制訂相應的目標,讓學生有目標意識,通過不斷訓練達成目標。
作戰(zhàn)的復雜性,需要學員具備的創(chuàng)新意識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軍警人員,面對日益復雜且呈高科技化的軍事斗爭、反恐沖突,在學習射擊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一種求新創(chuàng)新的學習精神,善于總結提煉教師所講的內容要點,樂于從艱苦的訓練中摸索,敢于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
鈴木教學法在射擊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課堂 教師要真誠地關心學生,對學生所做出的努力要及時給予鼓勵。老師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課堂上采用嚴格的教學要求,要立規(guī)矩,讓學生明確需履行的責任和義務,過于寬松或者沒有規(guī)矩會讓學生輕視課堂的重要性。課堂要具有民主和開放的氛圍,確立了行為規(guī)范后,要留下足夠空間讓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用擔心受到嘲笑,整個課堂環(huán)境充滿包容與安全感。
用漸進式肌肉放松法培養(yǎng)自我調節(jié)與放松的能力 學生在進行射擊訓練時,受槍聲、槍口噴出的火焰、后坐力等影響,心理難免會受到較大的變化,手心冒汗、肌肉顫抖、閉眼較為普遍,為此可以借鑒漸進式肌肉放松法來調節(jié)學生的緊張情緒。在實彈射擊前,做幾次緩慢的深呼吸,閉上眼睛,用鼻子吸氣直至胸腔飽滿,而后全部吐出。在射擊前充分的放松很重要,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射擊技術。
協助學生制訂合理的目標 在射擊訓練中,從基礎的射擊動作到實彈體會,直至最后模擬實戰(zhàn)的射擊運用,每個階段都是擋在學生學習路上的坎。如果沒有目標作為指引,學生就會陷入原地踏步的境地。鈴木教學法提出了“難度合理”的目標概念,在開課之前,教師要對學生做詳細的講解。學生的射擊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具備一定基礎,有的從未接觸過。在制訂具體的練習目標時,學生們必須參與進來,所確定的目標也是詳細具體、難度合理而通過訓練又可以達到的目標。只有這樣的目標,才能保證學生不斷進取,那些特別容易或者特別難達到的目標,則無法讓他們全力以赴。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習進度調整學生的目標。階段性目標是固定的,老師要做的就是把學生放在合適的目標階段。有些學生在剛進入一個階段學習時,一開始表現得很不好,就不要著急進入下一個階段,要允許學生在一個階段試錯,如果他能夠把正確的方法和不正確的方法加以比較,仔細琢磨,不斷練習,會有助于取得進步。
鈴木教學法在射擊教學中的應用還處在摸索階段。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需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將更多好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中。
(作者單位:武警特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