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紫薇

盡管大部分人把工資放在余額寶里也大概算是一種理財行為,但總有人不滿足于七日年化才2%的收益,開始躍躍欲試高階玩法。市面上的理財課那么多,每個都說上完課可以輕松實現財富自由。無論是懶人青年、職場小白、寶媽,還是焦慮邁入30歲的“中年90后”,都能在理財課程里找到一絲絲“安心”。
理財課程機構在套路典型群體上頗有心得,將目標瞄準弱小無助又可憐的——理財小白。其關鍵詞一般是:第一桶金、每天只要X分鐘、濃縮極簡課程,看起來十分誘人,充分滿足了廣大網友們想致富又怕麻煩的心理預期。
大家平時工作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理財知識,或者更干脆的,是學了也學不懂,但理財課程會告訴你:定投尤其適合你這樣的懶人!堅持買買買,時間久了,年收益至少10%,提前走上人生巔峰。
在懶人定投這件事上,理財課班主任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把巴菲特搬出來,但人家巴菲特的原話其實是:如果你不懂如何選擇股票,且長期看好美國市場,那就把錢投入一只寬基指數中,并且忘了這件事。
想必聰明的同學已經發現,以上七七八八的理財課的宣傳套路,最終告訴你的只有一個道理——想要理財,先要破財。
當你真的報了名,全身心都充盈著即將暴富的美好期待,夢里都是定投計算器上的漂亮數字變成存款數字。剛開始報班,小白們態度還算認真,節節課都做筆記,感覺自己仿佛是一塊海綿,瘋狂吸入理財知識,甚至還用上了思維導圖。然而上著上著,有些理財課除了指導怎么打理錢財,還附贈人生指路明燈、雞湯若干,看群名就充滿了希望,今天也是加入優秀圈子的一天。上理財課的第N天,終于你超越了99%的同學。勤勤懇懇、認認真真、筆記做了不少,也沒有跟個別同學一樣,因為不交作業而被老師踢出群。
然而,很快沒多久你開始感到困惑了,為啥筆記做了一堆,基金還是照樣虧?這時候理財老師傅們就說了,剛開始交學費是正常的。于是,你痛定思痛,立誓發奮圖強:一定是自己學得不夠好!終于來到結課環節,能哼哧哼哧走到這里,說明你擁有了大部分韭菜都沒有的堅強毅力,段位榮耀晉升為黃金韭菜。結課時,你有些許的恍惚——好像學會了很多,又感覺啥都沒學會?確定這么快就結束了嗎?
不不不!老師也好不容易堅持到這里,豈能放走你?想知道低買高賣的奧秘嗎?想用定投躺著賺錢嗎?繼續買高階課吧!只不過,這次的課程費用,已經不是9塊9,而是幾百上千。有沒有覺得這套路似曾相識?
正所謂,我學會理財的第一課,就是不要花錢去學這種理財課。
花錢買完教訓,很多人終于領悟到理財的第一步才不是花錢,而是先節流,這時很多理財達人又現身說法了:理財的根本是生活方式的轉變,先從記賬開始,看看自己的錢花在哪里了,并學會控制支出。據說,記賬絕對不難,但堅持記賬,絕對是難上加難。畢竟,要用一句話概括“日常生活中的意外情況”,那必須是“萬事皆有可能”。
對于普通青年來說,往往在迎來省錢的勝利之前,就厭倦了這樣單調的日子——這樣苦行僧的日子,不過也罷,況且還是沒有實現理財致富的初衷。
一頓理財操作猛如虎,初入理財大門的年輕人終于認清事實:再怎么省錢,省的都是毛毛錢。不搞副業開源,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理財青年望著自己被割過韭菜的理財課課表,這才發現原來給人上理財課也是“金融專家”的一種副業。
最終,理財青年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開源的道路。打開《年輕人搞副業到底有多野:月薪3000,北京3套房》的爆款文章,瘋狂搜索“有哪些網絡副業可做?”“2020有什么副業能穩定月入兩千?”……
然而,在圍觀過一波高贊精華帖后,理財青年自認能力有限,發出了一聲嘆息。
理財青年們口頭說著暴富的夢想,但誰又不是在腳踏實地努力工作著,精打細算著。回頭想想,理財收益即使穩定在10%,如果本金就少,也賺不了什么錢。而更容易提升收入的途徑,或許是升職加薪、投資自己,業余時間搞搞副業。
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現實往往是“你一理財,財就離你”。不妨先從最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學起,等到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再去實踐。
(從容摘自網易上流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