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中職學校以發展學生體育基礎知識為導向,以基本技能和方法為教學內容,保障學生在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學有所長,充分體現體育課程的基礎性特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中職學校應深入分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實現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中職學校? 體育教學? 現狀?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c)-0152-03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required to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the guide, basic skills and methods as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advantages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basic school, and fully reflec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deeply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actively change teaching concepts,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受學校和教師教育理念的影響,中職體育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主體作用不突出、教學內容陳舊單一等,制約了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針對該問題,中職學校應深入分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改善措施,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升。
1?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體育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體育技能和體育運動能力的提升,還應當注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和發展,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鍛煉習慣,以適應社會和崗位需求。然而,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1.1 教學觀念落后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束縛,存在“重實踐、輕理論”的問題,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而忽視了學生體育理論的學習,不重視終身體育意識在中職體育教育中的滲透,影響了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和發展。
1.2 體育教學內容不科學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處于身體、思維快速發展的階段,對教學內容多以自身興趣驅動,而非教學內容驅動。應將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崗位需求相結合,培育適應社會的技能型人才。而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多數教學內容存在設置不科學、多而不精等問題,不利于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1.3 重視理論教育,忽視學生興趣培養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注入式”教學的現象,具體表現為“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和‘練”“重技術輕理論”“重共性輕個性”等現象。這種模式輕視了學生興趣、身體素質的客觀差異,過度強調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并將其作為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這種注入式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產生消極作用,影響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4 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在中職體育教學實踐中,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教師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教學形式枯燥,教學評價未能體現學生的參與性、互動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造成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中職體育教學變革。
2? 中職體育教學模式發展對策研究
針對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中職體育教師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深入研究中職體育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2.1 創新教學觀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這是新課改一再強調的核心觀念。換言之,教師要跟在學生的后面輔助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按照自己給他們預設的路線去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果,使體育教學朝著正確的、科學的方向前進。所以,新時期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以生為本”融入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全過程,教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運動項目,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交流、競賽與評價,促進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運動能力,為學生體育意識向終身體育意識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倡導快樂體育,創新教學方法
當前,我國教育領域大力倡導“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即將游戲化教學引入體育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游戲化,改變體育教學枯燥、乏味的局面,創新中職體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順應新課程標準對中職體育教學的要求。例如,在籃球教學中,運球訓練重復、枯燥,部分學生在多次訓練后失去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針對該問題,教師可將運球訓練與小組競賽結合起來,采用小組接力賽的形式,完成教學目標,從而實現快樂體育與體育教學訓練的有機結合。
2.3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強化學生興趣培養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在可行的情況下,以學生展示代替教師示范,教師弱化自身在示范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發揮教師在個性化指導中的突出作用,以普遍指導和個性化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師生互動,在良好互動的教學環境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堂動態,譬如,在設計學習目標的時候,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進行科學的調整。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耐力跑訓練中,對于身體素質強、興趣濃厚的學生,教師可以將目標設置為1200m,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調整為800m或1000m。一方面,這樣的分層對待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必然選擇,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這樣的分層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關愛與關心,在課堂教學中也會更加積極地表現。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密切。對于一些遭遇挫折、失敗的學生,教師要用鼓勵代替斥責,并且幫助學生找到原因和方法,以此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2.4 結合專業教育,創新體育教學內容
新時期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學應以學生職業需求為導向,將體育教育與學生專業有機結合,深入研究學生專業教學內容,挖掘體育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點,創新體育教學內容,發揮體育學科的育人優勢。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除了講授體育技能、理論知識外,教師還融入創新創業與體育精神等內容,通過觀看奧運會等體育競賽視頻,以運動員的精神激勵學生在社會崗位中發揮個人的專業能力,促進學生以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在教學內容編研過程中,教師深入研究體育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知識的結合點,形成富有學校特色的體育品牌。
2.5 將傳統體育項目引入體育課程,培育學生工匠精神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體育教學,在傳統體育項目教學中滲透“愛崗敬業、務實創新”的工匠精神,促進學生職業素養、體育能力的協調發展。例如,武術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武術教學,向學生講解武術精神文化,促進學生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就業、社會壓力,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忘初心”,實現“工匠精神”的滲透與培育,促進現代體育教育與傳統體育項目的有效銜接,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其他一些傳統體育項目,如太極拳、毽球等。一方面,培養學生終身鍛煉意識和良好的鍛煉習慣;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3? 結語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從內容、形式和方法方面探索與創新,以“立德樹人”為教育根本任務,以“終身體育意識”為培養目標,將學生體質健康、體育鍛煉習慣和崗位需求統一起來,將傳統體育項目引入體育課程,推動中職體育教學向縱深發展,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體育學習要求,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歷紅.論結構化意識下的中學體育教學[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0,12(3):52-58.
[2] 趙富學,陳蔚,王杰,等.“立德樹人”視域下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五重維度及實踐路向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4(4):80-86.
[3] 文沫霏.體育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研究——評《體育教學與模式創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8):2.
[4] 趙海波.我國體育專業信息化教學的時代邏輯與路徑選擇[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1):39-44,60.
[5] 喬峰.體育教學應用拓展訓練的方式與價值討論——評《現代體育教學論》[J].中國教育學刊,2020(1):117.
[6] 邢強.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J].體育學刊,2017,24(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