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麗
摘 ?要:在現代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語文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學科素養,使學生在求學道路上走得平穩。
關鍵詞:語文學習;問題意識;學習能力
語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生活中人們需要去交流,而交流就少不了語文。小學的語文教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基礎,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對于提升學生的能力非常重要,教育工作者應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放在首位,這也是教育界的共識,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亟待去解決。
一、問題培養使得教得到反饋
信息的反饋有許多途徑,但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就問題給出解答,這是最便捷的途徑,同時也是最有效率的途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出現的錯誤,有針對性地制定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強化學生薄弱的知識點,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扎實學生的基礎。教師在備課時準備的內容,以及預設想的學生遇到的難點與實際情況可能有一些出入,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來合理地制定教學內容,并及時調整教學方向,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走上正軌,學習起來更加高效。教師通過問題的反饋走入學生的內心,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幫助。
二、問題與學生的興趣緊密相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它對于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而小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因此自控能力較弱,并且貪玩。他們對于學習并沒有濃厚的興趣,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他們的興趣很可能衰退,因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了解到學生的興趣在哪些方面。要想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展開討小組討論,在班內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鼓勵學生提問
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不敢提問,甚至排斥提問,老師跟學生的溝通產生了嚴重的障礙,十分不利于學生的長久學習。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這會對教師的教學方向產生影響,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學生提問時,教師不應該過于嚴肅,應該和藹一些,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幼稚時,教師應該少一些責怪,應該多多鼓勵。在班級內形成一種氛圍,對于班內的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學習都非常有益,相對于課下問問題,課上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教師根據問題及時進行解答的形式是非常有效的,有了問題應該及時解決。
四、為學生提問題創造機會
一位偉大的哲人曾經說過:“我并沒有極高的天分,只是喜歡追尋問題的本質罷了。”很多時候提出一個問題的意義比解決問題的意義大得多。善于提問是一個人才的必備素質。老師應在課堂上為學生多多留機會,上課避免平鋪直敘,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內心充滿疑惑時,學生自然會提出問題。在課上創新課堂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借助新媒體手段來輔助,這更容易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引發他們的思考。
五、新師生關系非常重要
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的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放心地提出想問的問題。而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老師有著至高無上的威嚴,難以親近學生,因而學生不愛向老師提出問題,長此以往,問題的堆積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的,老師跟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應該相互尊重,互相促進,老師引領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在這樣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幅提高,學生才可以放心地提出內心的疑惑。
六、避免機械的學習
小學生的負擔很重,他們需要不斷地進行練習,練習書寫拼音,練習漢字的書寫。這會占據學生們大量的時間,而在此過程中,他們無法進行思考,只需要重復著機械的動作。機械的學習會逐漸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十分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人才是腦力勞動者,需要思維的鍛煉,然而機械的學習不能達到這個目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布置一些作業,既讓學生們思維得到提升,又不會影響日常學習。讓學生們之間進行作業互判,是非常有用的方式,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學生們互判時會非常認真仔細,讓學生們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還鍛煉了學生們的其他動手能力。
結束語:
要讓學生在提出問題中得到滿足感,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讓他們在求學之路上可以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綦許. 二年級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問題意識研究[J]. 明日,2019(37):0388-0388.
[2]司麗.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v.13(07):211.
[3]陸彥芳.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J]. 黑河學刊,2013,000(00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