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浩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急需解決,為了使我國職業教育能夠不斷完善,職業能力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使職業能力評價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并且獲得高質量的評價結果,需要在職教高考制度建設背景下有序地進行職業能力的評價,相關教師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職業能力的評價,從而不斷地提高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職教高考;職業能力評價;方法
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但是在職業教育的成果來看效果還不令人滿意,一些高職在招生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缺乏較為科學而合理的考核標準,因此為了解決這一情況,要在職教高考制度建設背景下,科學而有序地進行職業能力評價,掌握正確的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存在于傳統職業教育中的問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一、職業能力評價的基本方式
在職教高考背景下進行職業能力評價時,相關教師應當明確職業能力評價的基本方式,這樣才可以保證后續工作的有序進行。考試是最基本和常用的職業能力評價方式,為了使職業能力評價能夠給實際帶來一定的支撐和指導作用,相關負責教師要對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補充以及完善,從而使得職業能力評價能夠具有較高的可靠性[1]。
(一)資格鑒定考試
在對職業能力進行評價時,相關負責教師可以通過資格鑒定考試來了解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以及實踐技能水平,在考核的過程中需要將理論和實踐分為兩個部分,并且以國家職業標準作為主要的參考,采用筆試、現場考試和模擬操作的考試的形式,提高職業能力評價的水準,對于一部分職業而言,還需要進行手工技能的考核,在進行手工技能考核時,負責教師可以采用多方位觀察的方法,也可以聘請社會上的專家學者來對整個考試過程進行監督。對于隱性知識和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主要是通過考核的過程和結果來進行評價。
(二)畢業與結業考試
在進行畢業和結業考試的過程中,相關負責教師要對以往畢業和結業考試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學生在實習完成之后,一些學校并沒有對學生的實習成果以及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質量上的檢驗,只要學生能夠提交畢業報告和論文,那么學生就可以直接領到畢業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教學歷證書的含金量以及質量,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對畢業和結業考試的形式進行適當的改善以及調整,構建完整的職業院校畢業考試體系[2]。負責教師可以從考試結構命題和形式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及優化,對閱卷評分標準和成績分析的全過程進行適當的改變以及創新,實現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要根據職教高考的內涵,建立完善的職教會考制度,從而保證各項工作的完美實施。
(三)職教高考的發展方向
在職教高考背景下,對職業能力進行評價時,相關負責教師要明確國家職教考試的發展趨勢,要求學生在特定的情景內運用課堂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完成某項任務,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技能水平以及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多方位的考核。與此同時還要對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評判性思考能力進行多方位的了解,從而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適當的指導,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提高考試內容的綜合化程度,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隨機應變能力做出一些反應,突出職業能力評價的開放性的特征[3]。這種考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改變存在于傳統職業能力評價方面的不足之處,也使得整個考核方式更加傾向于職業能力的考核,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質的人才。
二、職業能力測評方法
(一)質性數據的能力測評方法
在職教高考制度建設背景下進行職業能力評價的過程中,相關負責教師可以將一些評價方法依托在質性數據的獲取上,構建職業能力的模型,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多方位的考核。首先,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負責教師可以通過行動導向來建立完善的測評方法,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小范圍的內部考核,很難對一些常規的職業能力進行有效的測評,因此教師要根據職業能力評價的側重點,正確地選擇行動導向的測評方法。其次,還可以通過單項能力的評價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人員的選拔,這種方法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對于空間和時間的要求是比較大的,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但是這種評價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潛能,也可以預測不同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方面的差異性。最后,教師還可以運用能力總結和匯總的評價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自身以掌握的知識內容進行全面的總結,例如,在實習社團活動中所收獲到的啟示,將這一啟示上傳到學校評估網站中獲得評價的結果,這種評價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數據的記錄反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但是這種評價方法的缺陷是缺乏比較性,假如學生所搜集到的數據和學生所制定的報告具有一定的虛擬性,或者是出現不誠實的現象的話,那么最終的結果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二)混合式職業能力評價方法
在職教高考制度建設背景下,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評價時,混合式職業能力評價方法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混合式職業能力評價方法中,主要是讓學生構建完整的理論知識結構,運用科學化的程序完成最終的考核指標,在進行混合式職業能力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專業任務和關聯性的任務,圍繞著學生的專業能力,構建學生的能力模型,并且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其他專業方面的知識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和評估。
結束語:
在職教高考制度建設背景下,對職業能力評價方法提出了諸多的要求,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職教高考制度的內涵,完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并且還要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進行有效的評估,以???? 此作為主要的中心,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從而使得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也給我國職業教育指明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許樂清.基于綜合素質途徑的高職提前招生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8):55-58.
[2]雷煒.深化高職院校招生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6(10):47-48.
[3]孫潔.基于深度學習的般障利情方法[J].計算機情量與檢制,2017(10):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