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鳳
摘? 要:《3-6歲發展指南》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態度的獨特方式。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藝術在教育活動中具有無法取代的地位。為幼兒開展的美術教育。絕非要培養畫家、傳授美術技能,而是針對孩子的心理、情趣和人格塑造所開展的素質教育。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電化教學成為現在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電化教學對美術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藝術;感受;表現;幼兒;創造
《3-6歲發展指南》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態度的獨特方式。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藝術在教育活動中具有無法取代的地位。
為幼兒開展的美術教育。絕非要培養畫家、傳授美術技能,而是針對孩子的心理、情趣和人格塑造所開展的素質教育。也不是教師照葫蘆畫瓢,讓孩子們的作品呈現出千篇一律的,這不是現在我們所想看到的,而是要發展孩子的創造和思維能力,而不是以傳授美術技能為目的。創造性是主題潛能的實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是能使之由潛在、內斂走向自在、外顯,而不能通過“訓練”得到。
1.電化教學推動了幼兒感知覺和觀察力的發展,在作畫前充分地引導孩子體驗生活有物可畫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電化教學成為現在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電化教學對美術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在感知、欣賞環節,可以以圖片、視屏的形式讓幼兒欣賞、感知,記得在一次美術繪畫活動中,為了讓孩子們回顧已有經驗,我讓孩子們欣賞了動態的金魚視頻,從中可以讓孩子們感知體驗金魚的色彩美及游動時的不同特征,還在一次美術欣賞活動《美麗的圓點》中,利用圖片,讓孩子們欣賞各種生活中帶圓點的物品,在經過教師的引導后,自由的發揮創作。
多媒體以其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刺激了幼兒的感官、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學習的氣氛濃厚、教學的氛圍輕松,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播放與教學活動有關的音樂或圖像,可以將幼兒迅速帶入活動所創設的情境中。幼兒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學習。我們還充分調動幼兒視、聽、說等多種感官讓幼兒回憶、想象,學習多種祝福的方式語言讓幼兒在一種寬松、愉快、以幼兒為主體的環境氛圍中,使幼兒交流積極,思維活躍,在講述、交流的過程中,幼兒的表達能力,創新意識、創造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幼兒認知水平的發展。
2.電化教學激發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及創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發揮孩子的認知主題的作用,可以使他們快樂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恰當運用多媒體,主要表現在對多媒體切入時機的把握上。
3.電化教學可以在美術活動中幫助幼兒回憶并提升已有經驗
《3-6歲兒童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繪畫時,不宜提供范畫,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范畫來畫。于是我們可以把剛才引導幼兒觀察和欣賞了的圖片和視頻中的主題放在一張ppt上或不斷滾播,有利于供孩子回憶提升已有的經驗,并
我們不僅要引導幼兒用他們稚嫩的雙眼去觀察周圍的生活,去發現周圍世界中的美,還應幫助幼兒把所見所聞存貯在大腦里,形成豐富的“內在圖式”,當幼兒頭腦中積累了豐富的“內在圖式”,幼兒的作品自然就豐富起來了。讓孩子們在美術的世界里翱翔。
4.在作畫時播放音樂,提升孩子的創作欲望
為進行音樂繪畫訓練,有利于幼兒想象力的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是學習和工作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還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為了鼓勵幼兒把想象表達的更加具體形象,這里我引導幼兒主要采取繪畫的形式。因為美術創作活動是能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并培養敏銳感受力的最佳途徑。而繪畫是眼、手、腦緊密配合的活動。在繪畫活動中,將感知到的音樂形象,通過認真分析,找出主要特征,運用線條、色彩等手段描繪出來,做到腦有所思、手有所致。
在音樂中感受到某種東西。要啟發并允許幼兒用動作、手勢、表情等各種手段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記得在一次美術欣賞活動《星空》中,在幼兒要去模仿里面的樹、天空等物體時,我們就讓孩子聽音樂經行模仿,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音樂和繪畫正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大膽想象、自由奔放的天地。
在新的繪畫教學模式下,要求以幼兒發展為中心,注重幼兒個性和創造力等目標的培養,繪畫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對于幼兒來講,它就是一種游戲,一種能獲得快樂的活動,他們全然不知要畫得怎樣才好,只要自己快樂就行,所以教師要將選擇的內容的出發點由以老師為主的 “我要他畫什么”轉到以孩子為主的 “孩子想要畫什么”上來,老師則成為孩子學習的引領者、支持者、合作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創造表現。
5.積極評價幼兒作品
教師應尊重幼兒,讓幼兒來評價自己或同伴的的作品,幼兒是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教師要善于對不同幼兒的評價給予適當的評價,尋找每個幼兒作品中的閃光點,使幼兒在充分發揮創造力的同時,逐漸提高審美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而多媒體方便教學,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多的幼兒作品得以展示,使幼兒能獲得及時性評價,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如,把孩子的美術作品照下來,等會放在視屏中去,讓孩子進行交流,講述他(她的)作品,還以把孩子創作時精彩的部分錄制下來播放給孩子們看,激發孩子們創作的成就感。
總之,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策略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教師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充分領會《綱要》《3-6歲發展指南》精神,靈活運用適宜的方法進行指導,不可因為要教給幼兒技能而來束縛、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要把想象和創造的空間還給孩子,讓他們乘著自由的翅膀在繪畫的天空中翱翔!
參考文獻:
[1]《幼兒園美術教育與活動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早期教育美術版》2013、12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
[3]《3-6歲幼兒發展指南》
[4]《孩子的畫筆會說話》中國農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