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娜 楊敬宇
摘 要:本文依據筆者自身經驗和各類文獻中綜述,分析了目前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對該體系的完善和進步所有啟發。
關鍵詞:新環境;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問題
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國家正確發展方向基礎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1]。然而,深究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體系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其未與時代發展同步,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難以較好地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不利于我國健康社會體系的建設。因此,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對該項工作的完善予以重視。
1 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現存問題
1.1 檢測技術不高
在目前環境下,食品檢測過程中對于技術的應用還存在一定問題。一方面,新技術應用力度不夠,在篩選有毒有害物質和非法添加劑上,未能較好的進行技術排查。另一方面,相關檢測人員對一些新技術或新規范還未掌握透徹,因此無法將檢測技術效能充分發揮出來。
1.2 基層檢測能力不夠
一些基層檢測機構受自身檢測設備和資金的影響,難以保證本地食品市場安全。同時由于資源問題,很多基層組織難以在待遇上形成一定吸引力,導致檢測人員流動性很大,難以為基層檢測水平提升提供人才支撐。
1.3 協調程度不高,浪費大量行政資源
當前可以進行食品安全檢測的部門有很多,但由于這些部門之間協調性不高,缺乏必要的聯系。這就有可能會出現重復檢測的情況,進而浪費大量行政資源。
1.4 檢測標準有沖突
對于食品檢測機構而言,檢測標準是其工作行為準則。在當前環境下,國家為完善食品安全檢測標準的不足,對食品安全檢測標準中某些不完善的內容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并將其寫入法律制度中。但由于實踐和理論還存在一定差距,導致實際檢測情況和食品安全標準產生沖突,影響該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和進步。
2 新環境背景下完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措施分析
2.1 強化檢測技術的應用
首先,相關部門機構應在現有基礎上,加大現有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檢測部門機構的普及,在普及過程中,應依據普及地實際情況選擇配套技術,在充分發揮檢測技術作用的同時,減少檢測技術資源浪費情況[2];其次,在普及時,需做好對相關檢測人員的技術培訓,必須讓其充分掌握該項技術的原理、運作方式、基本故障處理和基本維護措施以保證檢測的標準性和操作的規范性,充分發揮檢測人員和檢測技術的效能。此外,各地相關檢測研究機構,應在本地基礎上研究出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檢測技術和規范,推進檢測技術的進步。
2.2 強化對基層檢驗檢測機構的支持
針對食品檢驗檢測基層監測能力有待提升的問題,需要加大對基層監測機構的支持。比如,作為食品檢驗檢測中第一資源的人力資源,可以加大對該機構在技術人才上的支持,加強檢驗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提升基層食品檢驗機構的能力。此外,提高食品檢驗檢測人員的從業標準,積極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并建立定期的人員考核制度,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構建綜合性的檢驗檢測能力評價體系。努力提升基層食品檢驗檢測員的工資待遇,避免人員外流。
2.3 提高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性
首先,提高食品抽檢工作的科學性需要提高抽檢任務安排的合理性,秉持風險、問題為導向的原則。其次,還需要建立起食品檢驗檢測統一信息平臺,減少重復抽檢問題的發生。最后,還要提高監管和抽檢平臺之間的結合性,借助專業的檢測技術為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4 制定檢測標準長效監督反饋機制
從上文分析過程可以看出,需要依據食品檢測標準現狀,構建配套的監督和反饋機制。加大監督食品標準在實際食品檢測中的應用,通過監督結果及時發現檢測標準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應的完善措施,以填補檢測標準空白,滿足食品安全檢測的現實需求。此外,應注意監督反饋體系需要在網絡支撐下,達到相應效能,因此需要做好相應保密工作。
3 結語
由于新環境背景下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還存在一定問題,阻礙了該項工作的深入發展,難以較好的滿足人們的現實食品需求。據此,本文在研究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4個方面的完善建議,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巧玲,鄧曉軍,孫曉東,等.光譜數據融合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OL].食品工業科技:1-9[2020-05-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759.TS.20200408.1639.045.html.
[2]李豐,呂重,馬微.基于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檢測工作創新發展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