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源
摘要:中小學校服市場是近幾年我國服裝領域發展過程中備受人們關注的領域之一,尤其在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中小學生對校服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的激增,這不僅僅為原有的服裝市場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為很多服裝企業帶來了生機。由此,本文將著眼于中小學校服市場的演進與創新入手進行闡述、研究,從中探究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抓住中小學校服市場的舉措,以期能夠推動未來我國服裝市場以及校服市場的協同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生;校服市場;演進;創新
近幾年,隨著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推進,校服作為中小學教育過程中一種特殊的服裝文化,不同的校服不僅彰顯了不同的青春韻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蘊含了不同中小學學校的精神風貌[1]。在這一背景下,人們對校服領域的關注度逐年攀升,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們重視到了不同的校服文化對中小學生們成長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校服市場中,希望能夠憑借這一市場的發揮令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時豐富我國現有的校服市場資源[2]。
一、中小學校服市場的需求
校服作為一種由各年齡層在校生穿著的統一服飾,覆蓋了我國6-18歲的大部分在校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中小學校便有要求學生穿著統一校服的傳統[3]。時至今日,中小學生作為校服的主要受眾,超過百分之90以上的中小學校都要求學生擁有兩套或以上數量的校服,以應對不同場合、環境的服飾需求,基于這一數據統計,可以認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校服需求超2億件。
二、中小學校服市場演進中存在的不足
截至目前,我國中小學校服市場的演進已然超過數十年的時間,雖然在這數十年的演進過程中,我國中小學的校服形式已經逐漸從色彩單一的“運動服”逐步拓展到了具備更多樣式的“英倫裝’,,但是,其中究其市場發展而言,其中仍舊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4]。結合對以往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研究,筆者認為其中存在的不足大都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首先,便是就校服市場研發投入環節的不足。受固有校服市場發展思維影響,大部分學校在選擇校服的環節都會選擇運動服和正裝進行搭配,以滿足不同的場景需求,這種固有思維的存在就導致很多企業會忽視對中小學校服領域的研發,從而影響校服市場的發展。與此同時,就以往中小學校服市場來看,對小學生們服裝質量監管的不足也是以往校服市場中比較常見的問題。
其次,便是源自校服制式單一、文化特色不明顯問題。這一問題也是校服市場演進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5]。校服作為一種能夠彰顯學生青春活力的服裝,應滿足學生們對校服的個性化需求,并傳遞學校的文化、精神內涵。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這一層面一直是校服市場發展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內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發展,并為我國未來中小學校服市場的革新和發展埋下隱患。
三、中小學校服市場創新的舉措
通過上述研究,筆者認為在未來的中小學校服市場發展環節,如果想要獲得預期的校服市場發展效果,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針對原有校服市場的發展模式、方向進行針對性的創新,以此推動整體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發展。
(一)適度提升對校服市場的投入,成立科學校服市場研發中心
通過對以往我國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研究,筆者認為在未來的校服市場創新環節,如果想要幫助校服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應適度的加大有關這一市場的投入,豐富這一市場中可供調配的資源,以此推動后續相關創新舉措的落實[6]。比如,就這一環節,筆者認為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以項目責任制為基礎的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組織多方面專業的人才、應用專業的技術為學生們提供更加符合其成長、發育需求的校服模式,以此提升學生對校服的接受程度,為后續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發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就這一環節,國家以及相關管理部門也應著眼于學生校服的質量問題制定全面的監督、管理模式以此確保校服的質量。
(二)著眼于校服的款式、功能進行優化,凸顯校服的文化內涵
對于中小學校服市場而言,隨著人們審美需求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們重視到了校服的款式、質量、功能等特征,所以,在未來創新校服市場的環節,管理者們應充分的結合中小學生的心理、性格特征,設計符合其成長需求的校服,以此凸顯校服中蘊藏的文化內涵,提升校服市場的價值所在。比如,在未來的校服市場創新環節,設計者們可以嘗試延續日本中小學在進行校服設計環節所秉持的“時代性”原則,將當下市場中流行的積極元素融入到校服的設計中去,以此滿足中小學生的審美水平,同時推動后續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發展;與此同時,在進行校服設計的環節,設計者們也可以嘗試將獨具中國特色的漢、唐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校服的設計中去,實現對校服市場的創新,同時在潛移默化中為中小學生們滲透傳統文化意識,提升中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面向不同年齡層的學生,構建全面的人體基礎數據信息庫
中小學階段作為學生身體成長的重要階段,筆者認為在未來校服市場的創新發展環節,校服廠商也應積極的結合這一階段不同民族、年齡、性別、發育水平等基礎參數進行測量、搜集,以此構建全面、科學的中小學生人體數據信息庫,為后續校服市場的發展奠定基礎。比如,就這一環節,通過這一人體數據信息庫的建設,能夠有效的幫助校服廠商更加直觀的分析學生們的成長、發育狀況,從而在后續的校服設計環節設計出更符合學生生長狀態的校服形式,提升學生校服穿著的舒適感,同時推動校服市場的進步。
(四)滲透品牌營鏡思維,打造全過程的校服市場生產銷售鏈條
隨著我國中小學校服市場發展腳步的推進,傳統的校服市場的優勢已然被逐步打破,現有校服市場逐步趨向更加開放的方向發展,所以,在這一發展背景下,校服設計、生產企業如果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就應將創新的品牌營銷思維融合到以往校服市場的設計、銷售過程中去,逐步打造覆蓋整個校服市場生產、銷售鏈條的發展模式,以此幫助企業獲得更加全面、高效的改革和發展。比如,就這一環節,首先,企業可以將成人服裝行業的商品化運作模式應用到實際的校服市場發展過程中來,通過多渠道、多角度的營銷方式提升受眾對企業校服的接受和認可;其次,校服企業也應致力于內部設計、管理、營銷等人才專業能力水平的培養和優化,確保企業內的人力資源水平能夠與企業、行業的發展相適配,以此提升企業行業競爭能力的同時,推動整體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近幾年我國中小學校服市場受重視程度的攀升,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了我國現有中小學校服市場中,為傳統的校服市場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同時也對傳統校服市場提出了挑戰。由此,通過上述研究,筆者認為在未來的中小學校服市場發展環節,企業應從上述四個方面入手,針對性的提升自身企業的行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以此推動整體中小學校服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政鵬,楊怡馨,鄒佐妹.普洱市民族校服文化與設計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04):178-179.
[2]王云.被忽略的校服市場[J].中國服飾,2019(09):42-43.
[3]吳亮,余敏捷,馬一娟.基于藝術扶貧背景下的縣域貧困地區校服設計進校園實例研究[J].區域治理,2019(32):133-135.
[4]趙銀豆.新形勢下加強學生校服監管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思考[J].紡織科技進展,2019(06):54-56+62.
[5]張華,匡才遠.市場化背景下的校服產業發展[J].紡織導報,2018(06):17-19.
[6]王虹.直面校服現狀:轉型有“痛點”,監管有空間[J].中國纖檢,2018(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