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何玲 楊艷
摘要:大力發展中高職銜接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中職和高職教育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本文立足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發展現狀,以巴中市為例,對目前中高職銜接發展存在的生源質量不高、思想認識不夠、中高職銜接脫軌等問題進行探討。最后,針對這些關鍵問題提出具體的對策,以期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職業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問題;對策;經濟欠發達地區
一、我國中高職銜接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我國提出了中高職銜接培養的問題,而后許多學者在中高職銜接的課程設置、培養模式、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專業教學計劃、學歷提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研究人員普遍認為,建立中高職教育銜接人才培養體系的突破口是招生考試制度的銜接,教育銜接核心落腳點是課程銜接。較之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高職銜接發展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軟肋[1]。
中高職課程銜接包括了培養目標的銜接、教學標準的銜接、課程設置的銜接、課程內容的銜接等方面,學校立足于專業,專業立足于課程,中高職銜接的課程設置是否是科學有效,對學生的專業、職業發展路徑有著極大的影響,故對課程設置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二、中高職銜接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中高職專業名稱設置不一致。經筆者與巴中市部分中職學校訪談發現,中職學校現開設的有“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酒店管理、旅游外語、景區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雖都屬于旅游大類,但專業名稱的不同會造成教學方向、專業定位、課程設置等存在偏差,學生從不同的學校進入到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中會存在前序所學混亂、教學內容重復等問題,會導致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上對學生的針對性不強,學生心理不適應等問題,不便于后續的教學開展,影響中高職銜接開展的有效性。
(二)人才培養方案定位不清晰。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發展、專業教學的依據,來源于社會需求、政府政策、專業實際情況的調研而設計。對教學具有指導性、引領性。不僅是專業教師應對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和設置了然于胸,學生也應當學習人才培養方案,清楚專業定位、專業方向,為職業發展道路奠定基礎。實際情況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通常由專業帶頭人或教研室主任組織討論而制定,大多未進行充分地社會調研結合,且人才培養方案通常在學生入校之前就設計完成,對生源實際情況、生源基礎掌握不完全,人才培養方案的定位不夠明確。對部分生源較少的學校來說實現分層教育的難度極大,不利于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有效實現。
(三)專業課程設置重復。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中職院校開設課程為“旅游地理、餐飲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旅游學概論”等專業課程,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為“高學歷+技能型”人才,本著理論知識夠用、強化技能教學的原則,課程設置上有重復中職學校設置的課程現象。如此,會導致學生進入到高職院校后學習重復的知識,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習效果不佳。因此,中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未分階段進行,影響中高職課程銜接和職業教育的質量。
(四)專業實踐教學倒掛。由于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比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歷史更久,相對來說有更充足的經驗。中職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經過反復的實踐教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系統,且實訓室、實訓基地建設相對完善。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理論知識教學比重較大,容易忽視學生的技能性培養,不利于中高職銜接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三、中高職銜接課程設置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的銜接。將中高職學校進行有機對接,充分掌握中職院校專業設置情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社會需求、企業需求進行人才培養的制定。將國家職業標準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統籌設計、修訂,體現兩個層次的教育類別又能做到一貫培養,科學合理的設計專業課程,摒棄已學課程、避免重復,打造專業發展藍本,實現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旅游管理專業的中高職銜接應當體現技能的漸進培養、理論的逐步提升,掌握旅游管理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注重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培養[2]。
(二)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協同育人。隨著高新技術不斷應用于教育教學中,中高職院校應充分依托于互聯網信息技術,搭建溝通平臺。通過遠程授課、建立教學資源、資源共享、信息化教學等手段可提前掌握學生學習狀況,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培養規格的設置、教學計劃的設計等,實現中高職學校協同育人。
(三)打通“1+X”證書認證,中高職課程彈性銜接。隨著“1+X”證書制度的提出,社會需求更加看重學生的技能培養,中高職學校可進行“1+X證書”的培訓點、考點的建設,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中高職學校協同建立“學分銀行”,打通技能證書的認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中高職技能培訓銜接、課程設置有效銜接。
(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職亞教育在進行基礎文化課的同時,更應到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鍛煉,從現有教師中培養一批、企業引進一批構建“雙師型”的教師隊伍,中高職教師進行互派交流、學習培訓,雙向貫通培養,實現中高職課程設置的有效銜接。
四、結語
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職銜接的課程設置對學生教育和發展尤為重要,中高職院校都應主動走出校門,搭建溝通平臺,協同發展,實現中高職教育的有機銜接,是打通培養具有高級技能和高素質酒店管理人才的重要路徑。
參考文獻:
[1]金珊.武漢城市圈中高職銜接的教學模式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2.06.
[2]關劍,王玲啟·中高職銜接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09).
[3]巴中市中等職業教育.[R].2019.
[4]馮天祥,龍屏鳳,劉紅霞.中高職銜接:基于與挑戰并存[J].科技經濟導刊,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