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丹
摘要: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方式,以供應鏈為基礎,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給予了極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然而隨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其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稅務管理也造成了一些問題,本文在分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會計問題;稅收問題;對策
一、供應鏈金融的相關含義
供應鏈是指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購入原材料生產出產品開始到產品進入流通環節并最終進入消費環節所形成的鏈條,這一鏈條涵蓋了企業生產銷售活動的全部主體,將原料提供企業、加工制造企業、銷售企業以及最終的消費者融合在一起。供應鏈在體現企業產品流動方向和歸屬的同時,也體現了各個主體間的資金流動,加工制造企業向原料提供企業支付資金從而取得原料,銷售企業向加工制造企業支付購貨款取得產品并且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從而收攏資金,因此供應鏈清晰地揭示了各個主體間的資金流動方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產業鏈條內部經濟聯系的日益加強,供應鏈上的企業開始出現融資的需求,進而供應鏈與金融逐漸融合,并且衍生出了一種新的商業融資模式——供應鏈融資,促使鏈條上的生產方、銷售方與消費方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緊密、協同關系的形成,供應鏈金融由此而生。金融機構可以以鏈條上的核心企業為基礎,加強對上下游企業的資金流和產品流的管理,進而將某些企業的風險分散到整個產業鏈條,從而導致風險最低的服務即為供應鏈金融。
二、供應鏈金融得以發展的原因分析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我國中小企業的問題,金融機構出于減少壞賬損失的目的更愿意向一些國企和大型民營企業發放貸款。在傳統的融資模式之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并且融資難度較大。而供應鏈融資模式有利于改善這一問題,利用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聯為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便利條件,使得金融機構的風險由單一企業擴散到整個供應鏈條,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三、供應鏈金融導致的會稅問題
供應鏈金融在緩解融資困境的同時,必然也會對原有的會計核算體系和稅收管理帶來一定的沖擊,如果企業應對不當就容易造成財務風險,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一)導致的會計問題分析
1.影響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模式,將供應鏈上上中下游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考量,但是對于某些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可能涉及到不同的供應鏈并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增加了會計核算的復雜性,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會計人員對供應鏈金融缺乏了解,可能會導致其做出錯誤的會計處理,從而影響到本企業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2被擔保企業會計政策差異可能導致的風險
供應鏈金融對供應鏈內部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性要求比較高,一旦上下游企業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供應鏈融資。企業在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擔保時,會對相關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然而由于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方法的不同可能導致企業高估了被擔保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從而為其擔保,加劇了自身的財務風險。
3會計信息系統導致的風險
由于供應鏈金融涉及到多方,并且所涉及的經濟活動較為復雜,因此對于會計信息系統有比較高的要求,某個企業可能需要和多個供貨商、采購商、銀行以及物流企業進行溝通。要求會計信息系統能夠及時生產所需要的財務信息并提供給各方,而一般的會計信息軟件通常是獨立的或者只能在集團內部進行會計信息的傳遞,跨公司可能導致報表的不兼容等問題,對供應鏈融資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供應鏈金融對于資金流的把控要求比較高,要求會計系統能夠及時高效的追蹤到供應鏈資金的流動及使用情況。而大部分會計信息軟件并不具備此類功能,這無疑為供應鏈金融的管理造成了較大的問題。
(二)導致的稅收問題分析
1.利息抵稅的風險
當前,供應鏈金融的操作流程是金融機構先確定供應鏈的貸款額度,然后將貸款金額放給核心企業,再由核心企業將貸款分發給下游企業。因此下游企業的利息費用可能要更高一點。而當利率超過按照金融機構計算的利率,那么在計算所得稅前超過的成本不能抵稅,白白造成了損失。
2.稅務管理的風險
對于企業來說,供應鏈金融主要涉及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相關的附加稅,涉稅情況比較復雜,可能會導致企業的稅務管理發生漏洞,進而導致行政處罰。也有可能導致企業的稅收負擔變重,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四、針對相關會稅問題的對策建議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供應鏈金融在會計和稅收方面還存在著一些風險。精確識別出這些風險有利于推動供應鏈金融的健康、有序發展。本文前文對會稅風險的相關分析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針對會計問題的對策建議
1.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供應鏈金融對于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會計人員必須了解供應鏈金融的實質以及存在會計風險的環節,才能更好的發現并解決供應鏈金融中的會計問題。首先,加強對會計入員的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增強其對供應鏈金融的分析核算能力;其次,可以向供應鏈上的大型企業參觀學習,了解對方對供應鏈金融的管理方式和風險管控措施。
2.加強對被擔保企業的財務分析。針對被擔保企業,本企業應當充分了解其適用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以及相關的變更理由是否恰當。加強對被擔保企業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從現金流量情況發現問題,同時可以對被擔保企業進行信用風險評估。
3.加強會計信息系統的更新和建設。企業應當加強現有會計信息系統的完善,積極開發出適用供應鏈金融的新系統,同時要加強與供應鏈各方信息的交流。
(二)針對稅收問題的對策建議
1.加強與核心企業的溝通。針對核心企業再分發貸款金額可能會提高利息的行為,下游企業應當與其加強溝通,建立長期合作的穩定關系,盡量將利息減低至與銀行的水平相同的地步。
2.加強企業的稅務管理。聘請稅務專業人員對供應鏈金融涉稅問題進行分析和籌劃,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規避相關的稅務風險。
參考文獻:
[1]陳麗穎.供應鏈金融中會計信息系統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7,(4):39-40.
[2]沈漪.新形勢下供應鏈金融的財務風險及防范[J].中國商論,2020,(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