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科
摘要:體力是進行任何運動的重要前提,只有當學生具備充足的精力和體力,才能有效的開展足球運動。足球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足球的教學,中專教師要開展合理的訓練方式,培養學生體能發展。而在訓練過程中,教師也要對訓練方法進行嚴格控制,保證能夠促進中專學生的身心發展,并且引導學生掌握足球技巧。
關鍵詞:足球訓練;體能訓練;方法研究
足球教學能夠豐富中專學生的體育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想要在體育教學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訓練,保證中專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培養,更要教學生掌握足球的運動技巧。在學生身體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合理的開展體能訓練,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意識,使其不斷提高自己的體能。
一、訓練計劃設計更加合理化,嚴格把控學生運動量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身體正在發展,身體素質會不斷提高。在此階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很高,開展課程難度較小,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專教師進行足球訓練時,要把握學生成長因素,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課程設計。對于足球的課程開展,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合理進行體能訓練,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對于訓練的設計,也要符合學生的身體發展,避免過高的訓練強度,要立足于培養學生體育意識。教師要增強足球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在足球教學中也要保證尊重每一個同學的性格特點,課程教學要做到以人為本,將學生帶到課堂的核心位置。此外,中專教師在進行足球體能訓練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多方案的運動規劃,保證每一個同學都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使其掌握運動技巧的基礎上,進行體能訓練。
中職教師對學生的訓練強度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不能給學生設計高負荷的運動,避免過度的運動對學生的身體機能帶來損傷,給中專學生帶來健康影響。為了保證學生的訓練能夠多樣而有針對性,教師要不斷進修,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保障訓練的規范性。同時教師要在學生進行訓練之前,為學生講解訓練關鍵,解析動作要領,給學生帶來完善訓練計劃,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身心能夠均衡發展。
二、訓練貼近賽制標準,保證體能訓練的規范性
足球運動對于身體的消耗比較大,在運動過程中,學生經常要用有氧模式提高自己的體能,來完善自己的身體技能。高強度的長時間的訓練會讓學生產生疲倦心理,無氧的供能比重增強,導致體能訓練效果差強人意。因此,中專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訓練時,要嚴格的按照賽制的標準為學生進行訓練規劃,保證學生在學到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掌握足球運動技巧。提高自己的實戰運動水平。學生的體能訓練也能有效提高,保證其身體得到發展。
例如,中專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跑步訓練的環節,選擇合理的訓練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足球賽上,對于跑步的要求比較單一,就是不給自己的身體造成損傷,沒有固定的標準。運動員在競賽期間不定期進行跑步動作,其運動方向和運動方式都需要根據具體的比賽情況而決定。因此,中專足球教師在進行學生跑步訓練的時候,可以增強訓練的靈活性,避免單一速度的跑步訓練,可以將快跑和慢跑結合起來,對學生的奔跑速度進行大方向把控,不硬性要求學生跑步的形式,可以是快跑,也可以是慢跑,或者是沖刺跑。但是,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時,要保證學生的運動強度不能過高,在一定時間訓練過后,要給同學進行休息和補充水分的時間,避免長時間的訓練給學生帶來身體不適的情況。要及時休息,補充體能,避免一味的訓練給學生帶來心理陰影,從而抗拒體能訓練。
三、增加對抗性訓練模式,保證訓練效果
足球的訓練方式多種多樣,中專教師進行足球訓練時,要選擇適合學生的訓練方式,對學生的訓練進行規劃,保證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能培養學生的運動精神。教師可以在足球訓練中,加入對抗訓練。對抗訓練能夠保證足球運動的趣味性,學生在對抗中也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進一步理解體育精神的內涵。教師在進行對抗性訓練時,可以根據學生的體制進行劃分,選擇兩組能力相匹配的學生進行對抗活動,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場內職務的劃分。在對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鞏固所學的足球技巧,并且能在對抗中,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教師可以給予小組成員進行技術支持,保證學生能夠了解團隊協作的意義,足球運動能夠有效的得到開展,學生的體育精神進一步發揮,也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體能訓練對于中專體育教師開展足球教學而言十分重要。教師在開展足球訓練時,要注重對學生體能的培養,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要幫助學生掌握足球運動技巧。有助于學生了解足球運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為學生計劃出更符合學生發展的訓練模式,引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增加對足球的喜愛程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劉辛.成功體育教育在中專足球教學中運用[J].時代金融,2017 (15):297+301.
[2]劉辛.中專足球教學中學生組織能力培養策略[J].新西部(理論版),2016 (13):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