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明
摘要: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是保障居民退休生活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已經基本覆蓋所有的社會成員,為保障國民的生活水平和切身利益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性基礎。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分析了社會養老保險經辦工作存在的問題,并給出針對性的對策,為今后進一步提高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社會養老保險;經辦工作;改進措施
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定社會保障來維持期可持續性的穩定發展,社會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之一,關系到全國民眾的實際利益。但是在社會養老保險丁作的操作中,會存在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干擾,導致工作推進存在一定阻礙,甚至影響了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的正常運作。
一、當前社會養老保險經辦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民眾的觀望態度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由于“養兒防老”“以房養老”等思想的存在,對于社會養老保險的投保存在一定觀望態度。對于一項幾十年才能兌現的保障承諾,部分人群并沒有足夠的信心。民眾會計算保險金數額在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實際性價值,以及保險購買輕易退保所帶來的經濟損失等問題,總體而言對于現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缺乏足夠的信心與滿意度,不能較好的滿足民眾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
(二)流動人口導致參與難度加大
在當下勞動力流動市場狀態下,農村人口外出務工與城鎮人口外地求職的情況都較為普遍,流動人口在現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上屬于較為缺漏的部分,對于需要相對穩定型的社會保險繳納區域制度要求而言,流動人口不能有效的享受社會養老保險的實際性惠民福利,頻繁的流動無法有效的保證在同一區域的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的連續性,因而導致人們更愿意企業將保險費用發放給員工,讓員工自行支配相關費用,或者購買商業保險。因此,當下流動人口數量較大在一定程度形成了社會養老保險繳納人數難以有效提升的關鍵性原因之一。對于缺乏穩定工作的人員,自行從個人窗口參保的經濟壓力較大,在自身經濟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會選擇暫時放棄參保。
(三)年輕群體參保積極性不高
當下社會養老保險對于年輕人群而言更多,在印象中屬于一項較為長久與遙遠的事情,年輕人會認為不及時參保不會影響日后生活,可以等到年齡更大一些再參保,同時由于年輕人員工作不穩定,參保持續的不穩定因素較多,一般人而言,繳納巧年是較多人員所持有的心理繳納年限,他們不愿意繳納更長時間,因此在推遲繳納狀況也欣然接受。部分人還認為,作為國家民眾一員,國家會承擔基本的養老責任,到了60歲,國家應該會通過一定途徑來保障自身的養老需求。部分人員認為作為繳納滿巧年的基本投保人而言,作為養老群體的大部隊,國家會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沒有繳納更長時間的心理渴求,尤其是當下社會基層繳納保費費用較少,今后所獲得的保險金相對較少,年輕群體對于今后能達到的保險金保障缺乏足夠的信心·部分私企由于養老金占據了企業運營的一定比例,因此繳費數額低,同時還是相應的降低員工的工資水平,因此員工對于繳納養老保險沒有積極性,甚至希望企業將養老金繳納部分返還給員工自行處理,因此導致了員工整體的參保積極性較低。
二、提高服務質量的對策措施
(一)積極提升城鄉居保工作質量
持續提升經辦工作水平,減少人為經辦錯誤,提高數據錄入質量。優化城鄉居保工作目標考核體系,新增經辦準確率等方面的考核內容,建立考核與獎勵掛鉤的機制,確保征收指標嚴格按計劃落實。與財政、稅務等部門聯合,根據新出臺的經辦規程,進一步優化城鄉居保經辦流程。建立與財政、稅務、銀行等部門的聯系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重點協調解決在保費征收、基金管理及發放等環節出現的各類問題。積極開展更多方式、更多渠道的政策宣傳,提高城鄉居民對居保政策的知曉率,促進參繳數量和人均繳費額不斷提高。
(二)加強信息數據管理運用
加強與信息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實現大數據的比對利用,進一步減少群眾需提供的證明材料。優化現有信息系統,配合做好全民參保登記工作,持續優化數據采集手段,提升報表數據質量。數據、信息實行歸口管理,統一數據進、出口,確保準確全面,實現數據共享。利用數據做好預警分析,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經辦的規范性。開發便捷的社保服務客戶端。探索建立互聯網辦事窗口,增設參保和領取情況的查詢和打印等項目。開發異地城鄉居保待遇領取人員網上資格認證經辦系統,最大限度地提高經辦效率。通過微信公眾號,提供城鄉居保政策查詢、政策咨詢解答、政風行風投訴建議、信息宜傳等服務。開通手機短信重要信息推送業務,提醒城鄉居保參保人員及時續繳保費,及時獲悉待遇到賬和調整、新增待遇領取人員業務進度和辦理注意事項提醒、待遇領取人員年度資格認證提醒等信息。
(三)全方位強化基金安全監督管理
加強基金預決算編報工作,科學合理測算相關指標,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及預算執行率。健全基金管理內控制度,建立基金預警制度,加強基金運行分析和風險監控,對關鍵環節進行重點防控。進一步加強各部門、各鎮(街道)業務往來數據核查土作,嚴格數據管理,定期與基金征收部門、財政部門對賬,不斷提高會計、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確保業務數據庫與決算報表、統計報表數據一致。
(四)持續提升業務經辦能力
推進經辦服務標準化建設,規范業務經辦流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有計劃、分類別地開展經辦人員的系統培訓,加大考核檢查力度,持續提高城鄉居保經辦服務水平。及時發現和解決經辦人員在思想和工作上出現的傾向性問題,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高標準抓好文明創建,繼續做好政風行風熱線、市民熱線等回復工作,暢通群眾訴求渠道。
三、結束語
社會養老保險是關系到廣大國民的基本養老保障手段,需要充分的貼合民眾實際養老保障需求與社會情況,從而提供更加針對性有效民眾養老保障條件,穩定社會可持續性發展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郭昌盛.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演進邏輯[J].蘭州學刊,2019(12):86-102.
[2]馮金蓮.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創新與政策支持[J].山西農經,2019(18):31-32.
[3]郝艷娟.養老保險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09):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