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旗
摘要:近些年雖然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但是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隨著人文社會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逐漸落伍,我國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一直在持續進行中,其中體育教學也進行了各種改革,引入了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激勵教學法就是高校體育教學中日漸受到重視的教學方法之一,本文對激勵方法、手段以及注意事項,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總結,以供參考。
關鍵詞:身體素質;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如今的體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其身心健康更加關鍵,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日后的身體狀況,因此需要全面的開展體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學生不積極、不配合,用一種懶散的態度對待體育課,為改善這種不良風氣,非常有必要實施激勵教學和一些手段,深入改革,從而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身體健康,進一步落實綜合素質的教育。
一、激勵教學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激勵教學,是指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多次獲得成功,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逐漸鞏固了最初的求知欲,從而形成一種比較穩固的學習動機。這種動機指向學習任務本身是一種求知的欲望,完成任務激勵產生的內驅力與學習的目的性有關。當一個人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就有可能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學習方面的動機、興趣、態度等非智力因素,但是對于他們的學習成績影響卻很大。“激勵教學法”對于開發學生這些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提高體育學習能力,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體育教學管理中引入激勵機制,不僅管理工作可以的高效開展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在人本化理念的指導下完善體育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與平臺。體育課作為大學必修學科是大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關乎大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精神的養成,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體育課也在改革中不斷尋求更好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需要體力勞動和鍛煉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大學生們對體育的熱情逐漸下降,部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嚴重不達標。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成為教學重點,在這種情況下,激勵教學法引進高校體育教學,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
二、常見的激勵方法和手段
在高校體育實際教學過程中,激勵教學法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可分為語言激勵、價值觀激勵、榮譽激勵和角色轉換激勵等幾個方面。
(一)語言激勵
語言激勵是激勵教學法中最常運的方法。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的工具,是人們表達情感、語氣和內容的最直接的方式。一方面,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用語言來傳授學生們應該掌握的知識,如有不懂不會的,可以轉化語言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尤其是女學生和一部分不協調的男生,對自己的體育方面不自信,不能很好地參與到體育教學過程中,難以掌握體育課堂所學知識,針對這樣的情況,體育教師更應該運用鼓勵性的語言,來激勵這部分學生自信勇敢地學習和運動,提高自身的體育技能。
(二)價值觀激勵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語言激勵外,還應該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用價值觀激勵學生們更好的學習體育知識技能,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灌輸體育價值觀。哲學里講,意識可以反作用于物質,體育教師采取正確的價值觀激勵,會幫助大學生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
(三)榮譽激勵
榮譽是每位同學都想追求的東西,是一種自身價值的具體體現,也是人們追求周圍人對自身的一種認可。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精力旺盛,喜歡竟爭,對榮譽的渴望要強于其他階段的人群。體育教師應該善于把握這一點,在教學和比賽過程中,善于發現和挖掘不同同學的不同優點,并進行贊賞,鼓勵甚至是獎勵,獲得以上榮譽的學生,很有可能在自身擅長的領域不斷提高,獲得一定的體育成果和水平。如在足球課上,不可能人人都能進球或者擔任前鋒,體育教師要因材施教,對技術較強,喜歡沖鋒型的學生,多進行進球的鼓勵,進球后,對其進行表揚。對技術不是很突出的學生,鼓勵他們發揮自身優勢,但任合適的角色和位置,并對他們在比賽出付出的努力也要進行鼓勵表揚,讓其獲取榮譽感,培養他們走出校門之后繼續參加體育活動的信心和勇氣。
(四)角色轉化激勵
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在教師講授知識要點后,通常會要求學生實際操作,教師在觀察學生操作時提出問題,并帶領學生改正,教師應與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進退來努力完成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角色轉化激勵,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及領導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也更了解學生的訴求和意見。
三、激勵方法和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提升學生的認知程度
學生往往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因而教師要在日常注重熏陶學生的體育精神,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心底對體育課有一個充分的認知,構建自身的體育觀。其實體育存在于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它能夠強身健體,甚至能夠為國爭光。教師應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上體育,熱愛體育,激發出學生對體育的激情,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很多男學生從小就對體育有一種莫名的好感,如喜歡打籃球或是踢足球等,這是人的天性使然。教師對于此類學生就可以進行科學的激勵,讓學生在良好的基礎上綻放出更加美麗的自我,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體育這門課程,不再覺得體育枯燥無味。
(二)運用不同的激勵方法
針對不同的學生可以運用不同的激勵方式、設定不同的目標,如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天賦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為小組成員設定需要達成的目標,可以進行獎品激勵以及精神激勵等。還可以針對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進行特長激勵,當發現某個學生的特長的時候可以讓其為大家示范,這樣不僅能夠讓做示范的同學成就感還能夠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三)養成自我暗示的習慣
積極的暗示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心理優勢,并引發其潛在的動力和才能,從而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教師應指導學生經常對自己說“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會成功”等,樂觀地接受來自體育教學中各個方面的挑戰,相信自己只要努力進取,就會獲得成功。自我暗示需要教師的培養,需要在日常教學環境中不斷加以熏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進行相關的熱身小游戲對學生進行訓練,同時也可以選擇磨練意志的項目,如平板支撐,可蒙上學生的雙眼,讓學生在沒有時間概念的情況下磨練自身意志,最終對自己有一個充分的肯定,因為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教師可以播放振奮人心的背景音樂,配合鼓勵人心的語言,讓學生堅持下去。
四、激勵教學法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因材施教
激勵教學的方式并不適宜于所有學生,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相同,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內心想法及身體承受能力,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以提升學生綜合體育素質為目標,循序漸進,有階段性的進行教學,有計劃性的激勵學生。
(二)要選擇合理的激勵方法
激勵教學有很多種方式,不同的方式帶來的激勵效果也不一樣。雖然激勵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但是運用不當往往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激勵教學法時,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心理狀態、身體狀態,選擇合理的激勵方法,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盡量運用合理的語言、情感、方式等進行教學。
(三)要注意把控激勵時機
激勵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把控激勵時機,可以更好的發揮激勵教學法的作用。在學生存在心理或者生理缺陷,從而導致在體育學習方面缺乏足夠的信心,不敢去嘗試或者產生抗拒心理時,教師應及時的發現,并給予學生疏導,幫助學生重新建立體育學習的信心。但是不是所有的時候都適用這種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控激勵時機。如果是一味的使用激勵教學法,不注意時機,會喪失教師的權威,學生們產生一種倦怠感。
五、結語
在體育教學中使用激勵教學法有利于教學改革的進行,使得老師對學生有更深一層次的了解,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綜合性人才。老師也可以在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找出課程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對完善教師教學方式也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僅僅靠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自身以及家長們的配合,才能夠達成最終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