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江容 凌慧嬌 王姜婷
摘 要:在生態環境業務全面進步的時代背景下,將大數據技術融合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能在優化環境管理水平的基礎上,為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的落實奠定堅實基礎。本文分析了生態環境保護中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價值,并從創建數據庫和優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具體的應用要點。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大數據技術;價值;應用要點
全面融合大數據技術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模式是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方向,抓住時代技術發展的機遇,在整合城市生態文明管理規劃的基礎上,確保技術體系能發揮其應用優勢,從而推動生態文明管理攻堅項目的發展進程。
1 生態環境保護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價值
1.1 踐行大生態戰略
生態環境保護中應用大數據技術能為地區大生態戰略規劃落實提供保障,有效將不同部門的責任義務和生態環境規劃職責整合在一起,確保能從不同角度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綜合水平。尤其是將要素、職能、環保手段進行匯總,提升生態環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整體性和協同性,確保能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減少污染問題,發揮大數據挖掘優勢,建設更加具有聯動價值的環保管理平臺,實現環保信息的交互和整合。
1.2 推進數據管理
生態環境保護中應用大數據技術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環保領域內數據的整合和管理,因為大數據具有容量大且類型多的特點,要想推動大數據管理工作的水平,就要強化大數據技術和生態環保方案的融合效果。進入新世紀,國家高度重視大數據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習總書記指出,要想全面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共享工作的進程,就要積極完善生態環境大數據的分析工作,從而保證數據管理能發揮其優勢和作用。基于此,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助力生態環境管理工作規劃的升級,也是為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決策提供數據依據的重要手段。
1.3 促進科學決策
將大數據技術融合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能有效建立碎片化信息的富集處理,然后依托大數據挖掘技術搜索有價值的信息和數據聯系,一定程度上落實發展趨勢的判定、問題的監督、規律的總結等,有效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確保能提高管理決策的綜合水平,為環境管理保護工作的全面轉型和進步奠定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也能滿足生態環境綜合改革職能提升的基本需求,提升監督管理和服務控制的綜合效果,真正減少信息孤島問題,為生態各系統建立協同共享予以支持。
2 生態環境保護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要點
對于政府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而言,合理性的資源配置以及決策的科學化設定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如何才能打造更加科學的管控模式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要點。而其中最重要的路徑就是依托數據和信息,在獲取數據的基礎上完成信息數據分析,從而應用數據掌握區域內環保項目的發展水平和產業分布,確保資源消耗或者是污染排放問題都能得到合理性的控制,真正實現公共服務高效化以及社會治理精準化發展的目標。
2.1 打造系統化數據庫
第一,生態環境規劃數據庫。結合地區生態環境保護領域規劃的相關內容完成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其中,主要是環境總規劃數據、環境空氣數據以及專項規劃數據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態環境規劃數據庫中,要在提煉規劃指標的基礎上,確保能將重點工程結合國家環境主管部門進行數據的分析整合,從而將重點項目直接納入生態環境重點數據體系內。例如,在生態環境規劃數據庫中,要設定“紅線”、“藍線”、“綠線”等生態環境底線數據標準,從而確保數據整合后能發揮其督導和監控作用。
第二,生態環境質量數據庫。主要是結合地區環境情況以及各環境要素進行分析,全面收集地區監測中心站的相應數據后有效完成數據的分類處理。例如,要對區域內十年生態環境質量變化情況予以分析,結合質量現狀和環境功能區劃的具體標準對重點區域予以監督,從而分析對比質量數據,結合各個要素進行環境底線區的集中監督。
第三,生態環境底線數據庫。主要是對類型規劃后的底線區域進行實時性的數據跟蹤,從而確保相應的工作都能落實到位,有效整合任務要求完善底線數據庫的管理水平,真正發揮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優勢。
第四,建構生態環境管理數據庫。結合各個生態管理部門的配置要求,建構能服務于相關部門開展專題性宣傳和指導的數據庫體系。例如,建立地區土壤生態環境污染地塊污染數據庫信息,集中分析重點面源數據的同時,保證服務于專題環境管理要求的工作都能落實到位,從而結合具體工作要求優化權限共享工作。與此同時,生態環境管理數據庫也能對相應的管理部門予以監督,推動具體工作落實到位,為地區環保規劃體系的建立和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第五,生態環境重點項目數據庫。結合生態環境重點項目完成整合以及數據梳理工作,確保能將改善環境質量增設的項目作為重點,集中落實數據監督和整合對比,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確保專項資金管理工作都能符合實際應用要求。最關鍵的是,利用重點項目數據庫的信息數據處理機制,就能為后續申請專項資金提供保障和數據支持。
第六,生態環境智囊數據庫,在更新專家庫的同時,結合實際情況落實重點企業污染源調查工作等,從而結合相應的專家信息和數據提高工作質量。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態環境智囊數據庫中也要結合技術咨詢服務模塊、生態咨詢單位數據庫對比分析模塊以及公共服務模塊等,從而提高相應工作的效率,為地區轉型生態環境綜合質量提供依據。
2.2 落實相應的保障措施
為了保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大數據技術的全面融合,要結合相應的工作要求落實組織保障機制、制度保障機制、技術保障機制和資金保障機制,從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發展。
第一,組織保障機制。主要是成立相應的委員會或者是領導小組,確保能秉持統籌協調的管理理念明確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要求,建立協同控制和管理結構,為良性互動奠定基礎,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進步。
第二,制度保障機制。主要是結合生態環境規劃的具體內容落實相應的規劃工作,確保制度能在明確相關部門工作重點以及職責范圍的同時,劃定對應的數據使用權限,確保數據采集工作、數據存儲工作、數據共享工作等都能落實到位,一定程度上提高數據的一致性和權威性。
第三,技術保障機制。要想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就要結合數據應用和發展要素,落實數據采集工作和發規劃匯總機制,確保能建構更加系統化的技術管理平臺。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技術團隊建設工作明確技術團隊的主要任務和責任,確保相關部門能發揮其工作優勢,從根本上落實技術支持體系。
第四,資金保障機制。主要是利用部門預算資金作為啟動資金,有效完善資金鏈條的完整性,在政府引導的基礎上合理性采取社會參與和市場運作模式,確保大數據技術能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落實和開展提供支持。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態環境保護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技術要點和技術流程,在完善技術保障機制、資金保障機制、組織保障機制和制度保障機制的同時,建立完整的數據庫,發揮大數據挖掘技術的優勢,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共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柏音,劉孝富,王維.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智慧決策平臺構建與初步設計[J].環境科學研究,2020,33(5):1276-1283.
[2]李文晶,許小華,王海菁.大數據與云平臺技術在鄱陽湖生態環境研究中的應用[J].計算機科學與應用,2019, 9(09):1625-1633.
[3]張達敏.大數據技術在漳州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實踐[J].海峽科學,2019, 000(002):60-62.
[4]桑家展.環境保護大數據應用技術[J].科技風,2018,000 (009):56-56.
[5]羅文剛.論大數據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應用[J].數字化用戶,2018,000(027):191-191.
[6]蘇楚涵.大數據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 021(008):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