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體育課程受到了重視,成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體育課程當中,田徑訓練是最基礎也是最傳統的運動項目。雖然田徑運動比較簡單,但是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收到良好的訓練實效。基于此,本文從青少年田徑訓練的特點出發,對青少年田徑訓練過程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青少年體育課程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田徑訓練;體育運動
一、青少年參與田徑訓練的概述
(一)青少年身心特征
青少年的身體與心理都處于發展與成熟的階段當中,因此他們的身心處于比較特殊的階段。具體來說,首先青少年的骨骼正處于發育過程當中,骨骼的成長速度比較快,這導致了他們骨骼內部無機鹽的數量相對較少,水分和有機質的數量較多。這使得青少年的骨骼更加具有彈性,柔韌度也更高。在這種情況下,骨骼雖然不會輕易發生骨折,但是很容易出現變形的情況,也就是說青少年階段骨骼的可塑性比較強,有利于肌肉的發育。與此同時,青少年的骨骼橫截面積比較小,力量也不大,因此在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合理性。
(二)對訓練結果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
首先,整體的社會環境會對青少年的訓練結果產生影響。如今青少年田徑運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將此視作未來田徑的根基所在。在社會當中,支持青少年參加田徑運動的呼聲比較高,相關的媒體也對青少年田徑運動進行了宣傳,這會對青少年田徑運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次,家庭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有很多青少年雖然熱愛田徑運動,但是由于缺乏來自家庭的鼓勵與幫助,他們很難將田徑運動堅持下去。最后是教練的影響。優秀的教練具有良好的田徑素養與訓練水準,他們能夠以科學的方法來指導青少年進行田徑訓練,也可以通過有趣的方式來激發青少年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二、青少年田徑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一)樹立正確的運動思想
在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當中,青少年只有樹立正確的思想才能起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首先,青少年要在田徑訓練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將運動與學習進行協調與統一,這樣才能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青少年需要合理分配學習與田徑運動的時間,使體育鍛煉與文化課學習的時間互不耽誤。目前,我國的很多青少年田徑訓練員無法做到對時間進行合理分配,他們會將大多數的時間放在田徑訓練方面,沒有意識到文化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未來青少年田徑訓練需要注意這一問題,教練要合理分配訓練員各個方面的時間,從而實現人才的全面發展。
(二)科學制定田徑訓練的運動量
通過調查發現,在賽場上表現突出的青少年田徑運動員通常都可以合理控制平時的運動量,科學制定每天需要增加的運動負荷量。這樣才能使運動員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質不斷提升。而有的青少年田徑運動員并沒有意識到科學制定運動量的重要性,在訓練過程當中為了快速提升訓練效果,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無限制地增加運動負荷。這不僅無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嚴重情況下還會對青少年的身體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在制定田徑訓練運動量的時候,需要根據青少年的年齡、性別以及身體狀況等來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有節制地增加運動負荷,這樣才能在確保青少年在身體健康發育的情況下有效提升田徑技能。與此同時,在增加運動負荷量的時候,也要關注量的變化情況。根據研究,田徑運動的強度會隨著運動量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對于田徑運動員來說,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運動強度也會不斷增加。而對于青少年田徑運動員來說,個體之間的身體機能不同,對于運動負荷的承載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可以將運動分為運動量與強度這兩部分。這需要教練在進行安排的時候結合青少年運動員的特點進行。
(三)正確處理訓練與比賽的關系
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是爭強好勝,而青少年田徑運動員參加田徑訓練的目的除了參加比賽之外,提高身體素質也是重要的目標之一。如果好勝心過強、無法正確處理訓練與比賽之間關系的話,青少年運動員在比賽過程當中就可能會出現發揮失常的情況,對青少年心理的成熟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在訓練的過程當中,教練需要對青少年進行積極的心理指導,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比賽。在平時的訓練過程當中,教練也要將訓練與比賽進行充分結合,不斷提高青少年田徑技能與心理戰術,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面對實際田徑比賽。
(四)劃分階段進行訓練
青少年的年齡范圍比較廣闊,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身體發育特點不同,因此在進行訓練的過程當中也要充分尊重這一差異性。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可以分化階段對青少年進行訓練。具體來說,在6-12歲,教練可以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基本的田徑訓練,并根據他們的特點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而在12-15歲,就可以對青少年進行田徑技能方面的訓練,使他們在掌握田徑運動的技巧。而到了15歲之后,教練就需要注重機體方面的協調技能訓練,同時注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結語
總的來說,青少年田徑訓練的目的除了培養優秀的運動人才之外,還在于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激發青少年對于田徑運動的興趣。因此在進行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進行,科學制定運動量,同時引導青少年樹立起科學的運動思想。
參考文獻:
[1]吳有凱,潘前,曾秀端.中美兩國青少年田徑運動員培養體制比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8,34(02):81-84.
[2]黃雅慧.青少年田徑運動員運動損傷主要原因分析和預防措施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1):11-12.
作者簡介:侯玨文 (1997-),男,苗族,河北保定人,學習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中國田徑運動學院,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運動訓練、運動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