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專門性力量訓練對整套動作過程的完整性和專項同步性的要求是極其重要的,由于,肌電測量方式能夠采集連續和動態的動作過采集連續和動態的動作過程性的數據,因此本研究擬利用肌電分析技術對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專項動作進行評估和監控,優化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專門性力量訓練方案,以幫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提高專項能力。
關鍵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力量訓練;肌電分析
一、選題依據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是要求技術高含量特別高的項目,它突出動作高難度的價值和動作的質量。并且自由式空中技巧項目的專門性力量也直接影響了運動員其他各種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發展和發揮,由此可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專門性力量訓練對整套動作過程的完整性和專項同步性的要求是極其重要的。
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專門性力量訓練研究
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對專門性力量都要符合專項特點,與專項動作及用力順序高度相似,肌肉募集及貢獻率大致比例近似,肌肉的供能方式及工作方式相一致高度相關,正確認識理解分析專項及專項技術動作是科學有效訓練的前提和保障。
國內外研究成果表明,體能類項目對專門性力量訓練水平要求特別高,但技能類項目同樣需要專門性力量訓練水平,優秀運動員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具有良好的符合專項特點的專門性力量,想在比賽中獲得優異的運動成績,必須具備高水平的專門性力量。
綜上所述,專門性力量訓練區別一般的力量訓練,對運動項目至關重要,一般性質的力量訓練產生分散的訓練效果。力量訓練必須符合專項的技術動作,只有符合才會促進專項能力和技術動作的提高從而提高它的運動成績。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在國外屬于技能類項目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對與這個項目來說極其重要的就是發展專門性力量訓練水平是空中技巧高水平運動員提高專項運動成績的主要途徑。就此而言,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項目特點和在其中所受到的損傷來說,專門性力量訓練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提高專項能力和預防損傷是比較重要的。
三、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門性力量訓練的研究。調查對象為選取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女運動員3名,男運動員3名。年齡分布在20~26歲之間,訓練年限在13年以上,運動水平均為國際健將。
四、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資料,通過文獻檢索及互聯網檢索,收集相關文獻、數據等資料,為論文研究作好準備。
(二)測試法
在被試者被干預前進行一系列的表面肌電和TGM數據采集測試,根據所采集的數據制定被試者的專門性力量訓練方案,之后干預訓練,期間會再次進行表面肌面和TMG的數據采集測試,首次測試和之后的測試進行,根據測試對比的結果,調整專門性力量訓練方案,直至最后制定出最優化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力量訓練方案。
(三)統計分析法
運用Excel表格,spss17.0等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得出支撐本論文的相關數據,得出直觀性結果。
五、難點、創新點
(一)難點
根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的特點對實驗環境的嚴酷性,在我國開展項目以來,運用肌電來研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的相關資料較少。因此,結合肌電的特性對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動作進行研究,如何安全有效實施實驗并獲取到預期數據,是實驗設計方面的難點,實驗過程的把控和設備先進性十分重要。
(二)創新點
1.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結合表面肌電的方式采集的數據為依據,所進行制定的專門性力量的訓練方案,相比以往研究手段是一種創新的方式方法。
2.針對現役國家隊的運動員目前狀況,利于TMG診斷評價監控他們的具體個體差異,以此制定他們個體化的預防損傷的訓練方案,對于備戰2022年的奧運會來說,可以達到科技輔助效果。
六、預期結果
1.根據肌電測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在整個空中姿勢和落地時,各個環節肌肉的發力順序以及肌肉貢獻率;
2.利用TMG可以發現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身體的所潛伏的問題,評估肌肉伯均衡性和對稱性,發現身體上相對的薄弱環節。
七、研究的可行性
1.通過查閱專門性力量訓練和肌電評估與監控的理論文獻為論文做基礎。
2.本學生導師長年為自由式空中技巧進行訓練與服務,因此能夠確保此研究能夠順力進行。
3.沈陽體育學院科研中心及集多種高端設備的體能訓練館,常年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術國家隊開放訓練,并且體能館內有TMG設備,能夠保證測試順力進行。
參考文獻:
[1]牛雪松.我國高水平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D].北京體育大學,2010.
[2]唐敏東.關于專項力量訓練的探討[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5(3):30.
[3] B.B庫茲涅佐夫,崔東振譯.運動員的專門力量訓練[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80 (1):90.
[4]朱榮榮.我國高水平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研究與應用[D].沈陽體育學院,2015.
[5]陳小平.論運動技術和技術訓練[J].體育科學,2006,26(5):35-45.
作者簡介:劉陽(1985-),女,漢族,遼寧沈陽市人,沈陽體育學院2017級運動訓練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