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在快速力量訓練工作中,向心結合不同速度離心力量的訓練是當前備受關注的一種新方式,所以,其對運動員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最大力量的影響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和探究,我們必須要對向心結合離心訓練和速度因素之間的關系、向心結合不同速度離心訓練與肌肉力量提升之間的關系等內容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夠放心將向心結合不同速度離心力量的訓練方式應用到運動員的快速力量訓練當中來。本文將就向心結合不同速度離心力量訓練對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最大力量的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向心結合離心力量訓練;屈膝肌群;伸膝肌群;肌肉力量;快速力量
筆者選擇了某一體育大學足球專業的學生作為實驗的主體和對象,共36人。將這36名足球專業的學生隨機進行了小組分配,根據針對向心結合不同速度離心力量訓練方式分為慢速小組和快速小組,每一組有12人。剩下的12人則歸入到常規小組,繼續按照之前的訓練方式進行訓練。慢速小組和快速小組兩個組都要持續六周的特定訓練內容,每一周的訓練頻率都穩定在3次,而常規小組不需要參加這種特定訓練。以下是筆者結合本次實驗的過程和效果得出的結論,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慢速和快速離心力量訓練對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向心最大力量產生的影響
筆者就6周之后的訓練結果進行了了解,發現其中慢速小組的足球專業的學生們的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峰值力矩都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伸膝肌群的峰值力矩達到了(P<0.05),而屈膝肌群的峰值力矩并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而快速小組的學生們在伸屈膝峰值力矩上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伸膝肌群的峰值力矩達到了(P<0.05),而屈膝肌群向心收縮的峰值力矩(P<0.01)。筆者為了確保本次實驗探究的結果并不會受到學生們日常常規性訓練的影響,還對常規小組的學生們的伸屈膝峰值力矩進行了測試,從最終測試結果來看,常規小組和慢速與快速兩個小組之間的差異并不是很明顯。
經過6周的訓練之后,筆者發現快速小組要比慢速小組的訓練結果更加理想,而且快速小組學生們的屈膝肌群向心峰值力矩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要明顯比慢速小組好很多,但是,從伸膝肌群向心峰值力矩來分析,快速小組的結果雖然好于慢速小組,但是,好的程度是非常有效的,二者之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從中,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學生們的常規訓練并不會影響到實驗的結構,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經過聯系六周的特定訓練方式之后,速度的快慢的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膝關節伸屈膝肌群的向心力量。
除此之外,筆者為了進一步研究清楚快慢速訓練方式到底存在著哪些方面的影響,還特別針對慢速小組和快速小組兩組學生的向心峰值力矩進行了對比。從有利必,筆者所得出的調查結果中顯示:速度的確會產生影響,但是快慢兩種訓練方式各有利弊,從學生伸膝肌群向心峰值力矩來看,慢速小組的結果要更好一些,而從學生屈膝肌群向心峰值力矩來看,快速小組的結果要更好一些。
二、關于快速和慢速離心力量訓練對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向心最大力量影響的相關討論
根據實驗得出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快速小組還是慢速小組,其在對伸屈膝肌群峰值力矩上面的影響都是有強有弱的,快速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屈膝肌群向心峰值力矩,而慢速訓練則在提高學生伸膝肌群向心峰值力矩方面更有效果。根據筆者的持續觀察,發現慢速小組學生的延遲性肌肉酸痛程度更加明顯,而且肌體恢復的時間也比參加向心結合快速離心力量小組的學生的時間要長。
從力量的訓練方法對肌肉增長的影響的角度來分析:和之前單純的向心訓練相比,向心結合不同速度的離心力量來共同參與訓練能夠更好地增加肌肉的增長幅度,而且其對參與受訓者所帶來的肌肉損傷程度也要小于單純的向心訓練。筆者調查了一些之前的實驗資料和研究結果,了解到相同負荷的向心結合離心力量訓練后,肌肉的峰值力矩與單獨的離心訓練的訓練效果并無顯著性差異,但訓練一天到三天之后,向心結合不同速度的離心力量訓練的方式,和單獨的離心訓練比較,其在維持機體較好的關節活動度、避免肌力的下降以及降低肌肉酸痛程度方面展現出更好的功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向心結合不同速度的離心力量的訓練方式的確在提高受訓者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力量中有著比較理想的應用效果,其作為快速力量訓練工作中的一種新的訓練方式應該得到更加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余宏,劉琰.振動訓練足球運動者膝關節屈伸肌群肌肉的力量[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9.
[2]張修庫,王黨軍.膝關節主動等速向心結合離心肌力訓練對膝部骨性關節炎患者肌肉力量及膝關節性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9.
[3]蘇轉平,于芳,曹電康.不同速度下優秀男子舉重運動員膝關節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特征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
作者簡介:馮兆儒(1994-),男,漢,海南儋州人,研究生,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