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學信
摘要: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教學實驗法,數理統計法,經過實踐研究,對比分析發現分材教學法在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興趣,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發展方面較傳統的分組教學,有明顯的效果。但對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學分組,教學導向,課堂評價體系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關鍵詞:分材教學;分組;籃球
一、前言
隨著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選項教學也逐漸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接受,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正在漸漸的融入體育課堂。選項教學不僅使個體的特長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發展,提高了個體參與運動的積極性與學習的興趣,為終身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氛圍與教學效率。但是在教材的安排上,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依然無法關注到每一個教學個體。因此不存在部分個體知識,技能得不到適宜發展的現狀。經過教學實踐研究發現,分材教學能夠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使不同水平層次的個體在知識,技能方面得到適宜的發展。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我校2016級高一籃球選項(1)班36人(實驗組),籃球選項(2)班36人(對照組)。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分材教學的文章、書籍,新課程體育(與健康)解讀等。
2.教學實驗法
3.數理統計法
三、教學實驗設計
(一)教學實驗的時間與內容
1.教學實驗的時間
2016級高一學年第二學期2016.11-2017.1
2.教學實驗的內容
籃球選項教學第一模塊內容。實驗后測試內容:助跑摸高(30分)、1分鐘跳投(30分)、全場往返運球投籃(40分)。
(二)教學實驗步驟
1.本校2016級高一男生72人,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與運動成績等因素對等的原則進行選項分班。為保證樣本的同質性,在實驗前對表一中五個指標進行了t檢驗,兩組的情況基本一致。分班后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整體情況(見表1)。
2.進行同教材不同手段的教學:實驗組主要運用分材教學法,對照組主要運用傳統教學法。
3.經過一學期的專項實驗教學,得到學習效果數據,經配對資料的t檢驗,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結束同時進行技能達標、技評測試,實驗組、對照組測試結果分析情況(見表2)。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實驗完成后經過統計分析,并進行雙側顯著性檢驗,從表二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在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分材教學后,技評成績、達標成績中的各項測試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的各項成績,在整體水平上有明顯的優勢。由于實驗前兩組學生各方面的條件一致,實驗中又進行條件的控制。從而可以斷定,學習效果的顯著差異主要是由于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教法形成的。由此,實驗組實施的分材教學法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優于對照組實施的傳統分組教學法所取得的教學效果。
五、意見與建議
1.分材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材教法的重點在教學分組和不同組別的練習要求,方法,目標的制定上面。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前的教學準備工作必須要做得更深,更透,更細,更全,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以不同組別的學生的特點為依據,尋求更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習方法,制定更符合學生的目標要求等一系列的工作,對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戰。例如:進行高手籃球技術的分材教學案例。
2.教學分組不能固定不變,自始至終,要保證有充分的流動性。例如基礎組的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內其各方面的指標達到了提高組的水平,可以將其轉到提高組。這樣可以更好促進學生的發展。
3.給學生正確的學習導向,樹立基礎組學生的學習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輔導的時間,精力盡量向基礎組學生傾斜,肯定其所取得的成績,并督促其加強學習,改進方法,樹立信心。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研究會.教學新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2]辛厚文.超常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陳陜著.課程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劉清黎.體育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