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桐 劉英芳
摘要:市政道路橋梁隧道是國家交通運輸的基礎設施,國家和地區要想得到長遠持續發展就必須完善道路交通建設,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軟土地基是經常遇見的地質問題,對道路橋梁的建設質量有較大程度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必須對軟土地質進行加固處理。
關鍵詞:軟基處理技術;市政道路橋梁隧道施工;應用要點
通過有效研究,結合市政道路橋梁隧道工程施工實際,本文總結了常見的軟土地基危害,進一步提高了對于軟土地基施工的認識,以此結合有效的技術實踐與創新,提出了具體的施工技術措施,希望結合有效闡述,能夠為國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軟土地基的概念及特征
(一)軟土地基的概念
所謂軟土指的是組成中含有一定量泥砂或是泥砂成分的土的全稱,軟土的壓縮量和含水量都較高,透水性和剪切強度較低,因此導致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較差。
(二)軟土地基的主要特征
軟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第一,孔隙比較大,軟土地基的土質通常十分松散,土粒與土粒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因此它的空隙較正常土質地基來說更大一些。第二,含水率高,一些靠近河流湖泊的土體,它們的地下水含量較高,導致土地內部含有大量的水分,久而久之形成軟土地基。第三,壓縮性高,軟土地基相對于正常地基來說承載能力較差,因此在受到外界負荷的時候,中間的大孔隙會受到壓縮,且土體內部的水分會被擠出,導致土體體積迅速變小,如果此類地基出現在道路橋梁建設中,就會導致道路內部結構變形甚至出現開裂現象。第四,透水性弱,由于軟土地基本身的含水量已經很大,當遇到多雨天氣時,下部無法吸收水分,水源會長期積累在道路上部無法排走。第五,變動靈敏性高,軟土地基由于內部存在大量的水分和氣泡,導致地基體積十分不穩定,當受到一定荷載力時,極可能由于受力不均造成其體積發生各種變化。
二、軟基處理技術在市政道路橋梁隧道施工中的應用
(一)換填法
使用換填法進行軟土地基的改造工作過程之中,需要對地基進行預先的開挖處理,將不符合建筑強度需求的軟土進行替換,并將契合工程需求的土質重新回填到地基之中。所以,對土質而言,最為重要的即為厚度,一般需要將半米至三米的土質進行回填,如果深度過深或過淺,都不適宜采用換填法進行工作。當確定開挖深度后,則需要對整個施工現場的狀況展開詳盡地分析工作,目前來看該方法運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淤泥、濕陷性黃土和暗溝等環境之中,其他的環境與換填法的使用契合度并不高。在市政道路橋梁隧道工程具體推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荷載量進行分析回填。需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回填材料的不同,在具體展開工程的過程中也存在具體的差別,為了更好使用這一方法,可事先開挖一條排水溝,預防地下水、地表水外滲的情況出現。部分的軟土土質容易出現傾斜等問題,針對這樣的現象則需要分步驟、分層次地進行回填的措施。從本質上來看,換填法其原理是將土壤的特質進行調整,并且不會產生額外的負面影響,但其工程存在較大的操作難點,其工程量相對較大,且造價相對較高,針對大面積整片的軟土地質情況,該方法的適應性并不高。
(二)拋石填筑法
所謂的拋石填筑法,其原理是將軟土中的水分擠壓,從而提升土質強度。在目前的市政道路橋梁隧道工程之中,施工方式以機械性方法為主,在拋石填筑的過程中也以機械為主,需要盡量保持均勻處理,在機械碾壓的過程中,施工單位也要預先考慮到石頭顆粒的大小,才能確保碾壓的次數、力度等符合需求和規范,并且壓實后也不會出現額外的碾壓痕跡,不出現彈簧土的情況。在碾壓作業完成后,仍然會出現一些較為細小的縫隙,針對縫隙可以采用小的碎石進行填充,然后展開二次碾壓,直至整個地基平整無明顯縫隙。此時的路基已經基本滿足后續的工程推進,要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砂礫層的鋪設,厚度必須要保證超過50公分。為了有效避免潛在可能發生的不均勻沉降問題,需要在路槽的整體下放額外加裝一個土木格柵,確保整個地基的受力情況較為均勻,保證路面的平整程度。對該方法的使用情況來看,保證施工質量是確保后續工程效果的核心關鍵所在,同時施工單位還需要加強對土質情況的檢驗,做好對工程推進過程中的動態化監控,做到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不足與隱患,一旦出現問題也能加以及時修正和解決,完善相關工作。
(三)擠密法
其原理是使用樁孔構成的側向擠壓形成擠密樁間土,在使用樁孔素土或者是灰土分層來完成操作,此方法在施工中被稱為灰土樁擠密法,用于濕陷性黃土和軟土地基。此類資源含量大,在施工中選取簡單,施工團隊可就地取材。施工人員根據比例使用機械設備,在地基上打孔,然后將爐渣灌入孔中,使用石灰塊和火山灰夯實,進而構成柱體。石灰體中摻合料與生石灰會發生反應,致使生石灰體積增大。在此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堵管情況,砂石樁法可利用沉積作用和振動作用,將碎石放入到軟土地基中,從而形成密實砂石樁,提高軟土地基的穩定性。
(四)深層水泥拌和樁
深層水泥拌和樁是當前最有效果的軟土地地基工程技術之一,在加強軟土地地基品質和強度方面擁有良好的效果。為了在軟土地地基解決中發揮深層水泥攪拌樁的用途,務必在開工的途中做好各種把控工作。首先,在準備好足量開工預備的同時,清理工程現場任何無關的雜物,確保回填土的品質。選取好水泥拌和設施與拌和材料,確保材料與施工裝備性能完好。在不同工程要求下,水泥的配合比例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除了配合比的計算之外,還要處理好有關的試驗,經過合理、全方位的水泥板盒裝配比策劃還有實驗工作,來確保品質適應工程需要。在施行深層水拌和樁作業時,非常容易產生管道阻塞的狀況,假如出現阻塞應該先對管道施行清掃,在對水泥用碰見實踐還有拌合的次數施行核查,找出原由,以防下次再出現阻塞。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橋梁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員要加強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提升道路的強度和承載能力,進而提升道路橋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趙慶遠.市政道路橋梁隧道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問題及處理技術淺析[J].智能城市,2019,5(16):143-144.
[2]李勝,李仁勇·淺析市政道路橋梁隧道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問題及處理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9(24):113-114.
[3]張鍇.市政道路橋梁隧道工程軟土地基施工中技術處理的難點解析[J].河南建材,2019(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