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排球文化建設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傳播社會文化以及社會精神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女排精神就是我們要弘揚的優秀的社會精神之一。本文主要闡述了女排精神的實質意義,分析了高效排球文化的內涵,并且提出了將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女排精神;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積極影響
1981年到1986年,中國女排獲得了世界排球歷史上的第一個五連冠,從而叫響了一種精神,即“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所帶給中國人民、中國社會的激勵與啟示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體育范疇,女排精神所匯聚的強大的凝聚力與匯聚力,對于高校的排球文化建設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女排精神的實質意義
(一)頑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袁偉強所帶領的女排健將在運動設備以及訓練環境都非常艱苦的條件下依然保持著刻苦訓練的態度,及時身體疲憊不堪并且滿身傷痕,但是因為懷揣著一顆“為國爭光”的赤子之心,所以無論在訓練場上還是比賽場上,每一位女排健將都艱苦奮斗、勇往直前,即使會遭遇挫折和不幸,但仍舊頑強不息,誰也不能阻擋女排健將的前進的動力,正是這種頑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才使得女排健將取得佳績。
(二)永不言敗的挑戰精神
我國女排獲得世界排球歷史上的第一個五連冠,不僅僅依靠過硬的排球技術以及超強的團隊協作精神,更重要的是懷揣著一顆“一次更比一次強”的挑戰精神。如果中國女排在1981年世界杯取得冠軍之后就因此而心滿意足,不知進取,則不會摘得“五連冠”的頭銜,正如郎平所說:“如果僅贏一場比賽還稱不上是女排精神”,就是因為中國女排不斷超越極限,不斷挑戰自我,并且汲取其他國家排球團隊的精華,并且對訓練內容與訓練模式不斷創新,使得團隊協作更加默契、協調,從而促成了中國女排的輝煌榮耀。
(三)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
除了上文提到了奮斗精神與挑戰精神以外,筆者認為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也是重要的女排精神。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教練,不僅是我國女排助攻的核心人物,也是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在中國女排獲取五連冠的佳績后,郎平教練身邊的同行都相繼轉行,但是郎平依舊腳踏實地,懷揣著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積極進取的敬業精神去國外深造,不斷提高自己的排球助推水平,其所展現的女排精神也是推動國家發展的精神產物。
二、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的內涵
筆者認為,排球文化由淺入深共包含四個層面的內涵:第一,排球基礎文化,是指排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所展現的文化;第二,排球行為文化,是指高校學生在進行排球這項體育運動時所展現的文化;第三,排球制度文化,是指排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以及比賽項目所蘊含著的行為制度并且體現出的文化;第四也是最深層次的文化是指排球精神文化,是指排球運動所蘊含的理想、精神、傳統、信念、情感以及價值觀等文化,女排精神就是排球的精神文化,也是排球文化的核心靈魂。在進行高校排球文化建設時,要面面俱到,統籌兼顧,并且可以通過大眾自由排球運動和競技排球運動兩種形式來體現排球文化,讓每一位高校學生在進行排球運動的過程中遵循排球制度文化,并且不斷挖掘排球精神文化,不僅增強學生的排球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也可以通過領悟到的排球文化對自己的成長與發展產生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將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的具體途徑
上文已經提到,女排精神對于中國人民以及國家發展都具有積極的影響意義,并且作為排球文化核心內容的排球精神文化,其對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的影響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就女排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筆者提出了以下三點可實施措施。
(一)創設高校排球比賽
排球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的體格,也是一種有效的交流手段,高校可以依托于排球比賽來建設排球文化,可以通過創辦學校與學校之間、學院與學院之間、班機與班級之間等不同規模的排球比賽,排球選手在為比賽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境,例如身體或者心理的不適反應,教練或者同伴之間就可以運用“女排精神”對此進行安慰與激勵,讓這位學生能夠感知到現在所遭遇的困境都是正常的,當年的中國女排所面對的壓力是如今我們的幾十倍,甚至更多,并且可以引用女排健兒艱苦奮斗、堅強訓練的實例來鼓舞該選手的精神,從而讓該選手重新獲取斗志,勇往直前,繼續回歸到正常狀態下排球比賽備戰當中。筆者認為,無論這場比賽的結果如何,這位學生比起比賽榮譽,收獲了更為珍貴的東西——排球精神與珍貴的團隊協作精神。在創設排球比賽的過程在無形之中在排球行為者之間也建設了排球文化,即排球文化的第二層文化--排球行為文化,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也為構建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健全排球制度體系
排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自然存在著其行為法則,上文也已經提到,建設排球制度文化也是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因為每一位中國女排健將無論在訓練過程還是在比賽過程中,都要遵循一定的行為規范以及比賽規則,這是獲取比賽成績的基礎,因此,健全高校的排球制度體系也與弘揚女排精神不謀而合。健全完善的排球制度體系是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的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高校排球文化不斷沉淀的過程,高校老師或者學生會組織要嚴格管理排球行為規范以及排球比賽規則,確保每一項排球運動都可以積極健康地開展,大力弘揚女排精神中的敬業精神,不能僅僅懷揣著一個娛樂的心態去接觸、訓練、學習排球,更要懷揣著一課敬畏、尊敬排球的心態去研究和挖掘排球文化,讓知道排球文化的更加深層次的內涵與魅力,不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為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構建良好的思想道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創設排球俱樂部
眾所周知,每一所高校都設置了豐富多樣的社團或者俱樂部,學生不僅可以在俱樂部中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高校學生也可以將熱愛排球的學生組織起來,共同組建排球俱樂部,筆者認為,為了讓排球俱樂部可以為高校排球文化建設貢獻出一分力量,僅僅讓學生在俱樂部中獲得排球運動的愉悅感是遠遠不夠的,排球俱樂部要不斷為俱樂部成員滲透女排精神,并且通過創辦排球知識競賽、排球動畫設計、排球舞蹈表演等校園活動來宣揚女排精神與排球文化,也可以通過播放中國女排比賽視頻來激發學生對排球的運動熱情與激情,從而讓其他不參與排球俱樂部的學生也可以感知到女排精神與排球文化的內在魅力,并且吸引到更多的學生加入排球俱樂部,從而壯大了排球俱樂部的組織力量,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排球價值、熱愛排球運動、感知排球文化,從而推動了高校排球文化建設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女排精神是推動國家、民族發展的精神產物,對于高校排球文化建設也起著重要的積極影響的意義。高校應該在創設排球比賽、組織排球活動或者創設排球俱樂部的過程中,要不斷健全排球制度體系,在學生能夠嚴格遵守排球行為規范與排球比賽規則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女排精神的核心內容,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感知到女排精神中的奮斗精神、挑戰精神以及敬業精神,不僅要把女排精神運用到排球運動中來,更要運用到生活、學習的各個細節,讓學生可以做到艱苦奮斗、堅強不息、兢兢業業,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為學生今后的社會發展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德輝.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排球教學的價值與意義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8):157-158.
[2]馬寶國.高校排球運動教學中戰術意識的培養[J].黑龍江科學,2019,10(17):11-13.
[3]宋晴.高校排球教學運用“錄像—反饋”法的實驗研究——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5):118+120.
[4]張國鵬,史善倉,鄭艷芳,洪衛星.地方應用型高校開設氣排球課程的價值研究——基于SWOT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08):117-119.
[5]劉巧娟.氣排球運動對大學生的健身作用分析[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1(04):69-71.
作者簡介:吳永剛(1970-),男,山西長治人,單位:長治學院體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運動訓練與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