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華
農村小學體育課難上,農村小學體育課難以出新,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追其根源,存在著以下兩點原因:一是場地、器材的影響。農村小學往往沒有一塊秒表,沒有標準的跳高架,沒有合格的沙坑,沒有適合小學生的單雙杠,更沒有符合要求的體操墊子,甚至操場的面積都明顯不足,所有這些,嚴重的制約了體育課的質量。二是人的因素。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體育的性質與功能發生了不少的偏移和弱化,在初中升學應試的壓力下,體育在一些學校成為可有可無的“小課”或裝潢門面的“花瓶”,而在沒有壓力的農村小學體育課受到冷落更是可想而知了。教學中體育特長生因文化課成績差而被看成另類.因而村小的體育課,上也行,不上也行,怎么上都行。于是,學校在體育方面的投資是微乎其微,老師也樂得其所,“一節課,兩個球”,“學生自由我自由”。學生在上課時,也悠閑自得,愛干什么干什么,體育課成了“放羊課”。長此以往,令人擔憂,這無疑使體育課走進了死胡同。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體育課。那么,怎樣才能在現有的條件和人為因素影響下使農村小學體育課走出誤區實現體育課真正的價值呢?
一、作為體育教師,要對學生有愛心
愛的澆灌,能使萎縮的花草重新綻放,充滿生機。當他們體弱多病時,我們引導他們去鍛煉使身體強壯起來;當他們氣餒時,我們循循善誘的教導會使他們振作起來;當他們失敗時,我們告誡他們“不恥最先,也不恥最后",關鍵在于參與;當他們跌倒時,我們走上前去,把他們扶起來,輕輕地拍掉他們身上的塵土;當他們流血時,我們為什么不給他們擦干傷口再上點自備的藥呢?只要老師不厭其煩地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他們會認同你這個老師,認同體育課的,他們離體育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二、作為體育老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不要認為體育課我上了就完成了分內的工作,四十分鐘沒出事,就完事大吉了。我們要以對每個學生負責的態度去上好每節體育課:場地經常修整,避免教學中出現傷害事故,做到安全實效;設器材,自己制作器材;優秀體育人才早發現早培養,有前途的“體育苗子"早輸送,因為這是我國攀登世界體育高峰的隊伍的基礎,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承擔此項任務。增強學生體質配合德育與智育,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有了這樣責任心,上好每節體育課也就沒有困難了。
三、要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于創新
作為體育老師,對體育課內容方式要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因為創新,才能使學生情緒高漲;因為創新,課堂才能有生機和活力;因為創新才能提高學生的競技水平;煙為創新,才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因而,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結合學校自然環境和大綱要求巧妙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運動方式進行教學。(1)走出校園,到大自然中去上課。校內場地不足我們可以把學生領到適合訓練的野外進行。比如:耐力訓練去爬山,腿部力量訓練去沙灘等。(2)針對-些獨生子的“獨",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經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斷、自制、堅韌等良好的意志品質難得有培養的氛圍和機會這一現象,可設置一些祖獷的粗魯的剽悍的嚴格的半軍事化的課程,要自覺地讓學生吃點苦頭、摸爬滾打、強壯筋骨,增強體質,讓他們知道心智“苦”,筋骨“勞”的道理。(3)巧設情境適時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比如:游泳訓練我們可以先講一講巧渡金沙江的故 事;跳躍項目的訓練可以進-講解放軍戰士訓練的事跡;攀爬訓練可以講一講經軍過雪山、草地、飛奪瀘定橋的故事等。訓練時,還可以給這些項目冠以有趣的名字,如: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跨越雪區等,也可以進行綜合的身體素質訓練,把這些項目組合到一起,起名叫:走紅軍的路或沿著黨的路前進等。(4)根據學生的特長和愛好,引導學生成立體育興趣小組,在上課時進行匯報表演。這樣能豐富學生們的課外體育生活,還能鼓勵他們敢于競爭、敢于拼搏,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默契合作的精神。(5)體育課好壞興趣是關鍵,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永遠不能忽視。游戲可以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可以使技術和技能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高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學生在歡快和活潑的氣織中進行放松活動。
總之,根據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我們必須以一顆鮮紅的愛心,火熱的責任心去關愛每個學生,去上好每節體有課我們必須有大膽的創新意識去規劃每堂體育課,只有這樣我們農村小學體育課才能在低谷中走出而走向出新的路,體育課才能被認可而深人人心,創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