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挺 王懷建 高東方

摘要:加快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貫徹國家戰略,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使命,完成學校體質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本研究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研究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現狀,分析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限制性因素,包括:體質健康干預手段與體質健康標準不匹配、學生自身的主客觀原因、缺乏科學的體質健康管理、體育場館設施不足等。提出全面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對策:立足育人,建立體質健康管理體系;基于達標,完善體質健康測試策略;回歸本源,強化體育課程體系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水平;限制性因素;對策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高職大規模擴招100萬人的要求。高職院校“百萬擴招”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將對高職教育未來改革發展產生重大歷史影響,也對高職院校體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確保高職院校“百萬擴招”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學校體育工作的必然使命。
一、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體質健康教育現狀
(一)學生體質健康工作開展情況
1.頒布專門文件通知
為了能針對性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近幾年頒布了《加快提升學生體能素質實施方案》《學生課外跑步訓練實施方案》《關于調整體育與健康課程身體素質考核標準的通知》《關于增加體育課堂身體素質教學時數的通知》《關于印發“體育與健康”課程管理與成績評定辦法》等相關文件辦法。
2.加強體育課程改革
體軍藝部貫徹學校文件精神,為實現學生體質健康提升,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開展了具有針對性的體育課程改革。在體育教學模式和考核機制中進行必要的調整,通過專項素質聯系和一般體能訓練相結合,規定每次體育課體能教學長40分鐘。建立多維度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體育與健康課程形成身體素質+技能+課外練習的綜合考評。
3.制訂體質健康抽測方案
為了在浙江省高校體質健康抽測中取得良好成績,學校每年成立由學校分管領導為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二級學院負責人擔任組員的體質健康抽測工作小組。基本做到明確分工、各司其職。
(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表現
隨著全省各高校對體質健康抽測排名的重視,省內高校也紛紛展開了針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工作部署,省內高校之間的學生體質健康抽測排名競爭逐年激烈。2018年各高職高專院校合格率排名前十名均超過95%,平均合格率89.56%,2019年各高職高專院校合格率排名前十名均超過97%,平均合格率88.57%。
1.省體質健康抽測排名波動過大
如圖1所示,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在近四年的浙江省體質健康抽測中,良好率逐年上升,合格率震蕩上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基本呈現逐年提高的趨勢。
但通過圖2卻可以明顯看出排名表現波動過大。可見,雖然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但由于省內其他高校更為迅猛的發展勢頭,反而導致學校在2016、2018年合格率排名兩次居于倒數前三。從尋找自身問題的角度出發,這說明學校在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方面開展了一定的工作,但與省內同類高職院校相比,存在工作持續性不強的問題。
2.體質健康測試整體表現低于國內平均
通過對嘉興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 (大三)、2018級(大二)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顯示:合格人數3551名,合格率為70.44%,合格率低于2018年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平均合格率74.4%。
3.體質健康水平發展不均衡
①立定跳遠作為監測人體彈跳能力和下肢爆發力水平的項目,測試合格率76.51%。
②坐位體前屈反映靜止的狀態下身干、腰、髖等肌肉、關節、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及身體柔韌素質與活動幅度的發展水平,測試合格率為87.17%。
③男生引體向上需要在克服自身重力的條件下展現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帶力量,女生仰臥起坐展現女生腹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兩項總合格率為50.82%,男生引體向上得0分人數過多。
④中長跑項目的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主要測試有氧耐力和人體心肺功能,測試合格率為79.43%。
⑤50米跑是集身體反應、協調性、柔韌性、速度和肌肉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為一體的項目,合格率為90.04%。
通過對學生單項測試成績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學生柔韌性較好,速度能力較強,而上下肢力量和核心力量不足;男女生存在顯著差異,女生核心力量較差,男生上肢力量欠缺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整體得分。
二、影響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的限制性因素
(一)體質健康干預手段與體質健康標準不匹配
體質健康測試指標體系是由一套多維度的標準構成,單一、不充分的體能鍛煉可能導致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呈現不均衡發展。
學校在進行體質健康干預過程中,雖然每次體育課安排40分鐘作為體能教學時間,但沒有對體能教學環節進行系統設計。在實際上課時,采用的體能教學方法稍顯陳舊,缺乏針對性。
(二)學生間運動技能和興趣差異較大
由于中小學階段繁重的學業壓力,中小學體育課教學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大學生群體對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存在較大差異。從學校實際情況來看,存在較大一部分同學既不擅長體育運動,也缺乏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
(三)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建設不完善
在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管理方面存在短期突擊發力,沒有形成常態化、持續性的工作機制。各二級學院在省抽測前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未能一以貫之、持之以恒地加強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管理。班主任對班級體能素質重要性認知不足,未能很好引導班級學生對待體能素質提高重視程度。
(四)體育場館設施供給不足
2019年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新建了一個地擲球館,改造了一個羽毛球館,增加了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的體育設施供給,但體育場館和設施仍存在場地不足、利用不均衡、設施短缺等問題。包括:室內籃球館、羽毛球館不能滿足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需求;室外足球場地面凹凸不平,草皮缺少維護;排球場條件簡陋、數量少;熱門項目的運動場館、體育器材設施供給不足,不能滿足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需要等。
三、結論與對策
(一)立足育人,體質健康管理體系建設
即由學校體委牽頭、各職能部門配合、體軍藝部具體負責、體育教師、輔導員及各體育社團骨干參與的體質健康管理多元主體。在明確職責、理清職能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輔導員、體育社團骨干的作用。在確保每學期一次進行體質健康測試的基礎上,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和運動處方庫,開展全面普及、區別對待的后期干預工作。
由學校體育工作委員會委牽頭,各二級部門協調配合。組織開展學生課外體育集體活動,嚴格貫徹每日晨跑及每天下午課后集中身體素質鍛煉工作等課外訓練,實行每天兩次簽到制度,保證學生參加各類集體體育活動每天不少于1小時。
(二)基于達標,體測健康抽測應對策略
目前浙江省體質健康抽測以合格率和良好率進行全省排名。以2018年浙江省抽測公式成績為例,合格率排名前十的學校都達到了95%以上,競爭極為激烈。因此,必須準確了解學生體質健康數據,重點關注處于及格邊緣的學生,重點訓練能夠得分的項目,分組篩選、訓練、指導,把握好低分段和高分段的關鍵人群。對取得及格、良好、優秀的同學給予不同程度榮譽和獎勵;取得良好及以上的學生,給予體育課總分加分等。確保做到充分動員、全力訓練、保及爭優。
(三)回歸本源,強化體育課程體系建設
根據高職院校辦學特色和自身的體育場所設施,建設符合高職院校特點的體育課程結構。加大對熱門體育選項課程的開設,發展一到兩門具有特色和優勢的運動項目,“以點帶面”式地促進學校體育健康課程的整體發展。打造校園體育賽事,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體育活動,建設第二體育課堂,促進全校體育氛圍的良性發展。在此基礎上,對肥胖、體質弱勢群體給予重點關注和幫扶,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提供課外針對性的運動指導、健康咨詢和建立結對幫扶。
四、結語
高職院校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整體、充分提高,要以體質健康測試為抓手,努力實現“以評促建、以測促練”。打造科學合理的學生體質健康管理體系;發揮好體育健康課程的核心地位;精準把握體質健康抽測的指標、程序和場外因素。
參考文獻:
[1] 于道中 . 體質健康概念與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4 (2):7-14.
[2]張繼輝.高校體質健康測試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 (02):245-247.
[3]王軍利.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存在問題的思考[J].體育學刊,2015,22 (01):70-74.
[4]匡泉.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機制創新研究[D].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2015.
[5]覃立嵩.江蘇大學大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分析[D].首都體育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