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教學能力始終都是教師專業技能和教師專業化的重要指標,圍繞著教師的教學能力展開的教師培訓有許多形式與不同的組織單位。而學校作為教師的直接管理與工作單位擔負著教師培訓與繼續教育的重要使命,建設一支學習型、科研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管理中主要課題之一,這便離不開系統、科學的規劃和設計學校的教師培訓方案(即校本培訓)。
關鍵詞:向美課堂;教學能力;校本培訓
傳統的校本培訓方式單一、培訓效果差,教師的專業技能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目前的教學課堂氣氛單一死板,課堂需要轉型。為了解決我校當前的面臨的實際問題以及提升本校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本校教師更好地成長。下面的校本培訓設計應運而生。
一、培訓需求
1.基于辦學理念的呼喚與現實困境的需要。我校辦學理念“與美相伴,向美而行。”力建構美好的校園文化,學生爭做真美少年,教師爭做至美教師,以此本次校本培訓提出建構“向美課堂”,呼喚和諧美好的課堂新模式。除此之外,我校的發展與建設也遇到了一些實際的困難,我校教學質量欠佳的現狀,學生課業負擔較重,但成效并不非常理想,迫切需要提高我校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所以需要再次聚焦課堂,進一步探索關鍵能力培養的新課堂。
2.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我校每位老師都希望可以不斷提高自身教育的能力和科研水平,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需求,我校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為目的,堅持靈活性和多種模式的培訓形式,堅持按需施教,強調學以致用,注重崗位提高,促進自主學習,構建優質、高效、開放的培訓體系,努力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素質和創新精神的至美教師隊伍。
二、培訓目標
1.拓寬的學科知識領域,更新學科知識結構,加強教師解讀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準確把握所教學科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聚焦落實學科關鍵能力的教學目標,并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2.聚焦課堂改革,優化教學策略、轉變學習方式,使教師致力于培養學生本學科的關鍵能力,構建師生關系和諧、充滿幸福感的“向美課堂”,不斷提高自身的執教能力。
3.基于專家引領、互評式、自評試、學評式等多種評價方式,從專家、同事、學生等多個群里的反饋中重新審視自我,促進教師自主成長,致力于培養創新型教師。
三、培訓內容
(一)聚焦學科關鍵能力的備課---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1.備課時要充分理解并解讀各學科的關鍵能力,并在教學目標中有明顯體現,在教案中有詳細地實施環節,如語文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數學的問題解決能力等等。
2.加強集體備課,團隊作戰,分工合作,發揮每個人的長出和優勢,讓1+1>2,如語文中骨干教師主要負責閱讀和作文方面的準備工作,青年教師梳理學科基礎知識等。
(二)落實學科關鍵能力的教學-----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
1.自信美--微目標
針對學習不同學習程度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目標要求,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在課堂上找到自信,讓課堂充滿成就感和幸福感。
2.和諧美--軟評價
在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評時做到因人而異,不刻意拔高和或抑制學生在課堂上核心能力的發展與培養,以欣賞和鼓勵的方式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地積極性,構建和諧課堂。
(三)“向美課堂”的評價方式----基于多種反饋途徑的自我提升
1.自評式----反思
教師每節課完成后對照備課時的目標進行反思,是否有效落實并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并在備課本上手寫二次備課。
2.互評式----量表
每位教師每月至少聽四節課,依照“向美課堂”三個維度的量表為執教教師打分和評價,課后交流與探討如何改進。
3.學評時----問卷
學生對于課堂的滿意度是最好的評價標準之一,設計調查問卷,沒月或隔月抽樣對任課老師進行滿意度調查,圍繞是否感到自信?是否受到尊重以及是否有所收獲等多個方面設計問卷。事后將結果和相關教師反饋并要求其改進。
四、培訓舉措
1.加強教研組內磨課評課交流學習
“抓兩頭,帶中間”,針對不同層次教師,學校開展“精品課例研討”。每位新教師都有自己學科教學上的師傅,新教師要積極承擔校級、組內公開課的任務;骨干專業教師則需有代表自己教學思想的示范課,請全校老師觀摩和研討。三個層次的老師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實現不同層次老師的成長。
2.匯編景苑科研期刊
將老師們的實踐總結和案例會變成校本科研期刊雜志,不僅僅是老師們進行研究的動力,更是對一線老師研究工作的肯定。進一步推進教師的博客撰寫。注重落實,提高質量,完善評價。為了推進教師研究的步伐,使教師的研究逐步明朗化,本學期的教師會議交流的內容定為每周一位教師的觀點報告,交流教師將結合自己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平日教學的實踐思考,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自己的研究進行闡述。
五、小結
當下校本培訓已經是落實教師培訓的重要途徑之一,本論文旨在結合本校的校園文化、解決本校遇到的實際困難進行探索和嘗試,同時顛覆傳統的知識講座型的教師培訓模式,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研訓一體式、滲入教師日常教學工作活動中等多重渠道去落實和培訓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何珊?①浙江大學教育學院?②浙江省杭州錢塘新區景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