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語文是小學的基礎科目,而作文則是語文學習的重點難點。在教學活動中發(fā)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具體實施中也存在著問題。
關鍵詞:小學 作文 讀寫結合
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時,很多老師找不到讀寫結合的結合點,甚至認為低年級不能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理由是低年級學生識字少很難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其實不然,低年級我們可以運用讀說結合、先說后寫,減小坡度的方法,同樣也可以在低年級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哪些課文,哪些內容是適合進行讀完結合教學?我們如何找到這些結合點呢?
一、從作文時所需要的技能中去尋找結合點
在語文教學中,"讀中學寫",是一種學習過程,就"寫"而言,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仿寫"。就是要在讀的過程中教會學生作文。所以,在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前我們先要了解寫好作文需要哪些技能及方法,分析哪些方法可以通過讀寫結合進行學習。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作文過程中的構思與表達要求學生掌握許多方法,這些方法的技巧就是我們模仿的對象,也就是我們讀寫結合的結合點。
二、結合課標去尋找結合點。
作文過程中要掌握很多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多的方法和技巧,我們要在什么時候去學習掌握它呢?新課標里有明確的要求
新課標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訓練體系,即:低年級(1-2)年級學生要求達到“樂于表達”;中年級(3-4)年級學生要求達到“學會表達”;高年級(5-6)年級學生要求達到“自由表達”。
新課標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的那種只注重語言訓練的做法,轉而重視情意訓練,即:針對低(1-2)年級學生應強化“詞句訓練”;針對中(3-4)年級學生應強化“段的訓練”?;針對高(5-6)年級學生應強化“篇章訓練”。
低年級段: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低年級的作文主要是寫連貫、通順句子,讀寫結合訓練的目標定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等描寫方法及用學會用問號、嘆號表達感情上。
三、從課文內容和課后練習中去尋找結合點。
有了寫作方法和課標要求的大方向,再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后練習,我們就能找到“讀寫結合”的結合點。
“讀”讓學生了解作者表達了什么,怎樣進行表達,為什么要這樣表達,而“寫”讓學生從課文內容中收獲到知識及時地運用出來。學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使讀和寫作成為互相補充的整體。
參考文獻:
[1]孔丹榮.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20,(52)
[2]李影 .小學中段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
廣西鹿寨縣中渡鎮(zhèn)中心校?羅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