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英語學習包括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應用性語言技能,能夠反映學習者應用語言的能力,即語言的“輸出”能力. 英語寫作是針對學生基礎語言知識及應用能力的一種綜合檢驗。但是縱觀高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還存在著寫作水平低、寫作能力嚴重滯后的事實。而句法錯誤是英語寫作中失分最多的。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加強他們運用高級句式和高級詞匯的運用能力是一直困擾著我的難題。
迷茫·嘗試
最初的作文課只是一些寫作范例的的展示。首先我會展示書寫和卷面的反面教材如:
以及正面教材:
同時我還對正面教材中書寫和內容俱佳的習作進行詳解,將習作中高級詞匯和靈活的句式勾畫給學生,最后展示范文,再一次將優秀范文中的亮點讓學生熟悉,如:
讓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改正自己的不良寫作習慣,從而走上認證寫作的“康莊大道”。與此同時讓他們去學習、朗讀和背誦,并學會使用。
反思:經過幾次這樣的講和練后,我發現部分學生會在自己的寫作訓練中,尤其是考試中注意書寫和卷面的整潔。但是優秀習作和范文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大部分學生要么照葫蘆畫瓢,要么就還是老樣子,提筆就是簡單句。如何能在寫作課上讓大部分學生受益,將所學為己所用并有所提高呢?
遇見·改變
2016年4月19日,京筑“6+4”教育合作朝陽特級教師易仁榮貴陽工作室正式成立。貴陽實驗三中成為基地校,迎來了工作室的主持人易仁榮老師,更迎來了易老師的模塊教學法。我用一個月的時間認真研讀完了易老師編著的《英語模塊教學法教程》后,驚喜的發現書中除了將語法、詞匯、完型、閱讀、聽說都分成了模塊,更有我期待已久的寫作模塊教學。這樣的模塊教學使得我們教師在教、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均能在整理中發現規律,在規律中發現學習,在學習中取得進步。這不正是我一直以來期待找到的解決困惑的方法嗎?我決定試一試。
2016年5月利用工作室的上課機會,我準備上一次寫作課,題目是《What forms a good composition?》,我讓學生先將本單元(必修四第一單元)的高級句式進行系統復習,并整理成高級句式模塊,有倒裝,有狀語從句,有it hit sb that...的句型,還有名詞性從句,并讓學生針對這些高級句式進行模仿造句,并運用這些高級句式,進行本單元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訓練如下所示:
Task 1. Review the important sentence structures from the texts of Unit 1.
1. Only after her mother came to help her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 was she allowed to begin her project.
2. Once I stop, it all comes crowding in and I remember the chimps in laboratories.
3. Suddenly it hit me how difficult it was for a woman to get medical training at that time.
4. What made her succeed was her kindness and consideration she showed to all her patients.
Task 2.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using as many sentence structures as students can.
1. 只有用這種方法,你才能趕上別人。
2. 一旦被敵人抓住,她就會被處死。
3. 她突然意識到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參軍是多么艱難的事啊!
4. 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勇氣和決心。
原本以為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整理好的的句式模塊,逐一造出理想的句子,并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可是一堂課下來從教師講解,到學生整理,到訓練再到糾錯,整堂課已經用去了一大半,這節課草草收場,實在是遺憾多多啊。我發現這節課任務多+訓練多+學生用來思考的時間多=無法完成教學任務!!!
這樣可不行,內心的遺憾和想再一試的沖動,讓我在2016年10月又上了一次這樣的寫作課。題目還是那個題目,但是內容進行了大幅度的“整容”。由上次課的重容量,輕實效到這次課的重實效,建模塊。這一次,我不在讓學生在課堂上整理,由我給學生構建高級句式的模塊,而且還建立了高級詞匯和短語模塊,更給他們建立了行文連貫的連接詞模塊。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可用之詞,可用之句。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去寫,然后在讓學生之間互評,討論,對老師所歸納的模塊進行進一步的擴充,最重要的是對知識的系統性記憶增強。最后,學生的家庭作業就是對自己的作文再進行深加工,進而將課堂知識應用到精致。到這里,我的這節寫作課似乎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于是我興高采烈的批改著學生的作業,看到大部分學生的寫作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可是還是有些讓我高興不到最后的問題,如:1. 有高級句式和詞匯,但是錯誤頻出;2.生搬硬套高級句式,不看邏輯,不重語境和上下文的需要。看來我的寫作課還沒有結束,于是針對他們的作業,我又追蹤了一節《How to beautify your sentences?》再將學生習作中優秀的句式和教師整理出來的高級句式再歸納,再整理,再使用,就是這樣反反復復的加深印象,使得學生對于寫作的基本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當然也不忘記讓學生訓練一下自己出的改錯題,在歡笑中他們改正了別人的錯誤也提醒了自己。我想此時這一堂課寫作課才是真正的可以畫個句號了,作為老師,我的內心也是快樂而滿足的。但是,前路漫漫仍需繼續。
探索·發現
正是這樣的熱情激勵著我,從那以后直到現在我不僅在寫前要認真對學生會需要的知識進行整理,更會對學生習作中的錯誤和亮點進行認真整理歸納,并在寫作講評課中都進行了各種歸類,如:
盡管這樣的工作繁瑣而勞累,可是每次看到學生因為我的精心準備而新高彩烈,全神貫注的樣子時,看到他們在一節課后意猶未盡,期待下次課的興趣時,一切繁累都被跑到了九霄云外。我想,我在探索寫作教學的模塊話研究上還有很長的路,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寫作中的詞匯建立模塊,為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盡我的綿薄之力。
愛因斯坦說:學習,一是為了生存;二是為了興趣;三是為了探尋真理。我想我的學習已不僅僅是為了生存和興趣,我的未來應該是為了探求我教學研究的方向,這雖然離愛因斯坦所說的真理還很遠,但是,只要我不斷改進,不斷堅持,我一定會找到我的教育真理!
貴陽實驗三中 候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