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英語閱讀教學、學生、教師教學三個方面入手,分析了學生的閱讀視野局限性以及教師教學活動對學生閱讀的影響,并聯系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師的應對策略:尊重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尊重文本的客觀性相統一;重視學生閱讀視野的差異、功能和拓展;增強教師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大力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 影響因素 教師策略
學習英語的人都想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因為閱讀是獲取知識及信息最重要的手段。特別是在信息高度發達時代,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也明確規定: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說、讀、寫、悟的能力。由此可見,分析、研究、探究閱讀教學策略很有意義。
影響學生英語閱讀的因素
一、沒有形成閱讀的習慣和興趣?,F在的中學生大部分一看到現代文就犯愁,特別是中學生,他們沒有耐性,坐不下來靜心看書閱讀,大部分都只是依賴網絡獲得“流水”信息,即時是看也只是走馬觀花,沒有讀書習慣和興趣。二、閱讀考試功利性強。由于受知識本位教育觀的導向和現實中考壓力的影響,閱讀只是為了考試得高分,根本沒有進入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激情,沒有把閱讀看成像每天喝水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三、學生的生活閱歷和閱讀視野的局限性也是潛在的影響因素。四、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側重“技能訓練”,想方設法地訓練學生盡可能多的得到些分數,因此持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有效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在培養和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方面的做了下面一些探究。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在做閱讀安排時要做到設計精巧,由易到難,注意設“關”置疑,造成學生覺悟的機會,給學生以閱讀成功體驗的快樂。同時,也要相應誘導,強化和固化培養他們能夠主動地進行研究、探索和創造的良好閱讀習慣。其次,應引導學生用心閱讀、感悟經典。即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注意和運用經典“文章情鑄成”這個特點,通過讀講的訓練,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叩擊學生心靈,通過閱讀在學生心中引起共鳴。再次,要鼓勵為主教給學生一些具體的培養興趣的方法。例如:比賽法:在課堂閱讀教學中,采取各種讀書競賽,可以分組讀書,也可以分男女進行讀書比賽,諸如此類的方法能刺激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健康閱讀的主動性。二是參加英語欣賞課、英語郎誦會、英語社團活動等等形式,活動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健康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重視閱讀方法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要樹立一個長遠的觀點。英語閱讀的積累有多種方法,如:記、摘、剪等。記,也就是背誦。許多作家都很重視背誦。背誦時要多比較,多歸納。摘,就是摘抄,擇要記錄。剪,是剪輯,一些廢舊的報刊和書籍,上面有某些好的內容,便可剪下來。
(二)加強閱讀訓練。練習可算是能力之母。首先,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以便使學生有基本的語文能力。此外在講讀課文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文章中一些重點段落分離出來,設計題目供學生練習,教材中的范文均是一些典范的文章,可供學生分析的內容很多。第三,引導學生在自讀課文中多下功夫,自己練習。第四,教師要編寫練習教案,使訓練系統化。第五,要鼓勵課外閱讀,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自己搜集與課文相似語段編寫練習。第六,要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三、要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
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的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習慣?!倍晳T的養成要靠教師朝夕指點,初中生要養成以下閱讀習慣。
(一)經常誦讀、默讀的習慣。熟讀成誦是培養語感、積累知識的有效方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與理解的關系。此外,囿于課內,就英語這門工具性基礎學科來說是極其狹窄的,更為廣闊的語文天地在課外,經常閱讀書報雜志,可以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吸取豐富詞匯,學習寫作的技巧,可以說英語水平的高低與課外閱讀關系很大。
(二)積累整理的習慣。高中課本的文章是供學生學習的例文,文中有許多生字、生詞、修辭用法等語文基礎知識,教師要督促學生經常分門別類,隨時整理積累,以使知識系統化、規律化,英語能力的提高也在于這日積月累。
(三)運用工具書的習慣。學生在閱讀中總會遇到一些不懂不識的字、詞,要求學生要自覺翻檢工具書,并結合該字詞的語境定其音義。這實際是一個分析、判斷、篩選的過程,這有利于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形成。在判斷篩選的同時,學生還可以了解該字詞所有的音項、義項,有利于知識的全面化、系統化。
(四)提問答疑的習慣。閱讀中善于提問并回答就會促進學生自己去推測分析領悟,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能力自然而然會在回答中培養起來。
(五)思考想象的習慣。英語能力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思考想象的再現,培養思考想象的習慣。就是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力圖自己讀懂、讀通所讀材料,多思考包括與前文的比較思考,與該文有聯系知識的聯想思考及展開想象翅膀的創造性思維等,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使知識得以運用。
“打鐵要靠本身硬”,教師要上好閱讀課,導是真本領,設計激發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基石,以讀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以讀帶動英語綜合能力的訓練,也才能在閱讀體驗感悟中提升語文素養,形成健康挺拔的人格。
參考文獻:
[1]李海珠.有關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幾點思考[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19(02):72.
[2]湯雅崎.影響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的內在因素[J].中華少年,2018(26):18.
陜西省略陽縣天津高級中學 李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