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26?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2-081-02
摘? 要? 隨著運動群眾對喀斯特地形認知的不斷提升和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賽事的不斷組織,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熱正在興起。但作為一個新事物的研究和相關論文寥寥無幾,僅有的幾篇尚停留對體育旅游的宏觀設想,尚無人對喀斯特區開展定向專項訓練進行系統研究。本文擬從體能,技能,心理三方面入手,構建適合喀斯特地區開展定向運動專項訓練的方法,為喀斯特定向運動訓練提升專業參考,并促進該專題研究的發展。
關鍵詞? 喀斯特地區? 定向運動? 專項訓練? 探析
一、前言
定向運動(orienteering)是指借助定向地圖和指北針,按組織者規定的順序及方式,參與者自我選擇行進路線并到訪地圖所標示的地面檢查點,以通過全程檢查點用時較短或在規定時間內找到檢查點得分較多者為勝的一種體育運動。定向運動考察參與者的識圖定圖、野外定向和奔跑能力,是一項體育運動與自然環境、智力、耐力、勇氣高度結合的體育運動項目。我國引入定向運動僅有20多年,在定向訓練手段和方法上仍處于探索階段。隨著定向越野運動的不斷發展和定向賽事的不斷升級,定向越野運動技能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在比賽中增加探險元素是當今定向運動發展的新潮流,喀斯特地貌地區集山、水、巖、崖、坑、澗、溪、潭、瀑等眾多自然探險元素于一體,在“健康中國”和全民健身時代背景下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喀斯特地貌奇特,富有人文地理特征和新奇性,若與定向運動相結合可大幅提升定向運動的趣味性、娛樂性,增加了定向運動的識圖定圖難度和野外定向的挑戰性,為該運動的發展增強了吸引力和刺激性。2000和2011年我國分別在貴州、重慶舉行了定向運動挑戰賽,喀斯特地形使定向運動向著更高的層次和方向發展,為定向運動帶來了時代活力。但筆者從文獻檢索、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結果來看,廣大西部地區的喀斯特定向運動專項訓練尚處于起步階段,嚴重落后于時代發展要求和不斷增長的大眾健身需要。廣西地區擁有豐富而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別具一格的少數民族文化、民俗,研究獨具本地特色的喀斯特定向運動專項訓練不僅對于我國喀斯特定向專項運動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更對廣西體育旅游開發及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從專業體育訓練的視角,結合喀斯特地區特殊的地理人文風貌及定向運動的特殊性,就體能、技能、心理三方面入手,構建適合喀斯特地區開展定向運動專項訓練的方法,推進喀斯特定向運動訓練與研究的進程。
二、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專項訓練體系建設構建探究
(一)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體能專項訓練構建設想
喀斯特地區地貌異于常規定向運動的組織場地,而且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和石灰巖成分構成,在雨水沖刷等自然環境下,廣西地區的喀斯特風貌呈現山、水、巖、崖、坑、澗、溪、潭、瀑等種類眾多的自然環境,在廣西地區進行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專項訓練則這些復雜的地貌環境將摻雜于整個運動過程中,將是定向運動中難度最高,地形復雜程度最高,智力與體力考驗強度最強的現代運動之一。喀斯特地區進行定向運動不僅比平地消耗更多的體能,還因為上坡、下坡、涉水、攀巖、越坑、鉆洞等特殊地形和面對濕滑地段較多等特殊自然環境,需要更強的體力分配能力和身體協調力,才能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保持較好的體能狀態,有足夠的精力保持野外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體力和智力均受到高強度壓力下,注重體能訓練是保證參與者在全程中能夠做出迅速反應,提升決定果斷力的基礎和必要訓練。定向運動實際上是一種長距離的間歇式變速跑,一般男子為12-20km,女子為10-15km,鑒于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場地地形特點和參賽需要,筆者認為應在體能訓練中以機體協調力、耐力、肌肉力量訓練為主。
第一,肌體協調能力訓練方法和手段。肌體協調力是貫穿于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整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在多個不同地形中不僅需要急停急啟,還需要核心肌群的良好的協調力。筆者認為可通過障礙賽和行進間的不規則變速跑的手段來進行肌體協調力訓練。可根據被訓人群的不同,參照軍事400米障礙訓練人為設置不同難度的不規則障礙來提升訓練的針對性。在對傳統軍事400米障礙7個項目進行有選擇的取舍,保留跨樁、壕溝、矮墻、獨木橋4個基本項目,在訓練過程中多次運用“障礙訓練+行進間變速跑”來捕捉點標,以此來提升心肺功能和肌體協調力。
第二,耐力和肌肉力量訓練方法和手段。長距離連續跑是訓練定向運動耐力和肌肉力量的良好手段,可通過定距和定時兩種手段相結合。以3000-5000米作為訓練單元,在“定距+定時”訓練時,通過多次反復訓練提升學員的速度感和時間感,根據相關研究者的干預實驗結果驗證,“定距+定時”訓練能夠提升學員的耐力和肌肉力量,在比賽中往往能夠保持較好的體能,可顯著提升根據地圖和距離感來確定方位的能力。
(二)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專業技能專項訓練構建設想
第一,識圖能力構建研究。喀斯特定向運動不是兩個目的地間直線到達 ,在復雜多變的地形地況中參賽者的路線選擇能力和判斷能力至關重要。因此,行進前的識圖能力構建至關重要。可通過繪制等高線、等距線和常規地理標識的方法訓練學員的讀圖能力。
第二,找準方位和參照物能力構建。行進前的識圖能力能夠較好地幫助學員掌握地形和提高路線選擇與判斷能力,在行進中的地形對照能力及轉彎時的找準方位和參照物的能力則對定向運動過程至關重要。在行進中和轉彎時應加強步數計數及地物點的特征和周圍地形特征記憶與分析能力,掌握“在繞行障礙物時學會做標記,在繞道行時應加距離”等基本專業技能,降低判斷失誤造成的路線選擇錯誤率和徒增比賽距離的失誤。
(三)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心理專項訓練構建設想
定向運動是一項高度獨立的定向越野比賽,參賽者在整個比賽過程是看不到全程地貌特征和距離的,更缺乏同伴協作及教練員現場監督與指導,因此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素質和獨立判斷能力顯得意義重大。喀斯特地區的賽程環境差異較大 ,路況不明,在有限的比賽時間內難免會遇到傷病等意外緊急情況,需要學員具有訓練有素的心理素養進行應對。筆者認為構建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心理專項訓練可從以下兩點著手:
一是,通過聯合手段提升運動情商。運動情商對于選手的運動感知、決策、應激和反饋調控系統的協調運行過程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是最終導致運動決策和應激反饋的決定因素。因此,探索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心理專項訓練,需要通過聯合手段提升參與者的運動情商。 可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通過啟發式和自主式兩種運動情商培養模式,就喀斯特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成因、地形通過技術要素、專業技能以及肌體素養要求等要素可通過理論知識+技能訓練兩種方式讓學員對喀斯特地形和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專項的特點和要求了熟于心,與此同時針對該特殊地形還可以鼓勵學員通過自主式體驗與探究的方式反復強化同態系統訓 練要素使身體機能快速調整到比賽要求,提升運動自信力。
二是,提升運動中現場處理問題能力和心理素養。雖然針對廣西地區的喀斯特地區大型定向運動專業賽事尚未舉行,但從2000年和2011年貴州與重慶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賽事的組織現況來看,組織者的地形、地貌選擇豐富又能做到風險可控,但相對于平地定向運動來看,喀斯特地形全程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仍然較大,因此進行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心理專項訓練時要注重選手在比賽中的觀察能力、應變力和創造力的訓練,這對于運動員在行進中對地貌、地物的確定及行進路線和行進過程中障礙物、風險認知力的提升則大有幫助。
三、結論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增長和運動健身人群健身需求的不斷提升,探索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專項訓練,不僅對于體育旅游業的開發和傳統觀光旅游鏈條的延伸乃至少數民族文化的開發與現代傳承都具有重要時代意義,因此筆者就廣西地區的喀斯特定向運動開展的可行性、定向運動現狀訓練分別從體能、技能和心理三個層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業探索。分別就這三個方面給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訓練方案和建議,該項研究不僅可以彌補我國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專項訓練與研究的空白,還可以對今后逐漸興盛的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的開展與訓練提供具有一定專業度的指導與研究方向,為我國喀斯特地區定向運動的蓬勃開展和廣泛研究提供思路借鑒。
參考文獻:
[1]陳會鵬.“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貴州定向運動發展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
[2]王蘭.西南喀斯特地區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36):34-37.
[3]李曉,張姍姍.貴州喀斯特體育旅游市場開發策略研究——以國家4A級景區萬峰林為例[J].搏擊·體育論壇,2013(8):18-20.
[4]王蘭.旅游視角下西南喀斯特地區山地戶外運動的內容分析[J].運動,2015(23):140-141.
作者單位: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