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
【摘 ? ?要】構建職業需求為導向的中職專業教學新模式,提升學生的綜合就業競爭力與適應力,加快專業型人才與社會發展潮流之間的融合是當前中職教育的一大趨勢。因此本文也將深入探討專業與就業之間的聯系,并進一步構建具有高效性、特征化的中職旅游專業教學課堂。
【關鍵詞】中職旅游 ?職業導向 ?教學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25
中職學生的專業學習與社會就業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中職學生通過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從而為更好地融入職業崗位,參與經濟積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職業化培養又反過來作用于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實用性與先進性。因此,作為中職教師的我們不僅不能將中職學生的就業與學習這兩個環節割裂,還要促進兩者的融合與交流,以構建具有職業化特征的教學課堂為主要思路,形成職業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做好學生學習與就業之間的銜接工作。
一、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構建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新模式的重要性
1.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度與就業競爭力。我們常常會看到許多有著出色學習經歷的應聘者,卻在問及崗位特征、行業信息等職業化問題的時候敗下陣來。因此,要想讓應屆生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就業競爭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通過建立起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新模式,借助模擬真實工作場景、學習真實旅游案例、了解行業發展信息等來早早地培養學生的職業化發展精神與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參與意識與競爭實力,幫助學生搶占就業過程中的先機與優勢。
2.及時為旅游行業發展輸送大量的優秀人才。近年來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旅游以及跨境旅游行業的發展。旅游業急需一大批具有職業素養、業務能力、行業精神的從業者,為旅游業的發展與創新創造更多的機會。因此,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就必須以教學課堂為舞臺,一方面提高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的行業意識與就業能力,建立起旅游專業學生與旅游發展行業之間的溝通橋梁,提升兩者的匹配契合程度。另一方面,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可以在最短時間使學生具有滿足行業發展需求的能力與素養,加速學生直接就業的步伐,從而縮短就業單位對畢業生的培訓時間。這樣一來,旅游行業才能夠在短期內獲得盡可能多且優秀的旅游人才,從而促進行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二、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構建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新模式的策略
1.以現實的旅游資訊為教學素材,增強課堂教學的可靠性與實際可參考價值。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旅游專業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先在講解的內容上做出改變,突破一般傳統教學中唯書、唯大綱的教學風格,積極引入具有實際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旅游案例,現實生活所需的專業精神以及具有變化性與創新性的行業服務要求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多變的旅游行業發展中不斷培養起正確的就業態度與職業素養。
在學生的學習教材中一般描述國內旅游的服務質量往往不及跨境旅游,特別是交通、景點特色等方面,國內的旅游行業是有所欠缺和落后的。但實際上,國內旅游線路以及方案卻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而產生了積極的改革與創新效應,再加上國內產業比重的改變,更使得國內旅游在很多時候也成為了國民出行旅游的首選。因此,教師就要及時通過列舉實際且最新的旅游數據、旅游信息變化等來優化講解的內容,為學生找準就業方向,抓住行業發展重點提供實用可靠的信息。
2.積極組織合作學習小組,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與合作能力。旅游產業是多個產業鏈相聯系而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的產業結構,其廣泛的群眾性與人文性使得從業者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溝通能力與創新素養。這也就使得旅游專業的學生必須要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才能不斷吸收有用的經驗,培養人際交往相關的能力與品質。因此,針對旅游專業的學生,教師需要積極構建學生合作學習機制,通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堂外的合作學習、交流溝通來促進多人之間的協作進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現階段的理論學習中不斷掌握具有就業競爭優勢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為未來的就業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職業場景與教學課堂的聯系,為學生模擬真實、具體的工作情境。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教學的內容、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旅游行業相關的要求來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起相關職業的體驗,掌握具有實際價值的信息。如,教師可以安排一個特定的導游場景,讓部分學生扮演導游,部分學生扮演游客,部分學生扮演景區管理人員,以構建游客之間的矛盾沖突為起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應對突發意外、加強三方交流和聯系的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較好地投入到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另一方面,在課堂外,教師可以按照旅游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積極開展導游大賽、旅游策劃展示大賽等,引導旅游專業的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到實際的旅游組織環節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就業能力。
4.在培養學生職業化能力的同時,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品質。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專業素養是保證學生能夠順利進入行業的重要前提,但是要想實現學生在旅游相關領域的長期穩步發展,還必須要求教師及早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與品質,提升學生的行業精神與服務精神,幫助學生在精神、意識層面給自己的就業和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一方面,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工作場景模擬的時候就要培養學生解決顧客問題的能力、與第三方溝通交流的能力、服務顧客的意識、積極從顧客的角度進行思考的能力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旅游行業的行業精神與從業者品質。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見習、實習活動,鼓勵學生走進旅游行業從業者的生活,了解他們對待旅游行業,對待自己工作的態度,以此來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業精神與職業道德。
綜上所述,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學校教育職業化為特征,以加速中職專業教學與就業之間的融合為主要方法是中職旅游專業以及其他許多專業在未來將會經歷的一種變化趨勢。再加上中職學生學習過程中與社會、與直接就業的聯系十分緊密,就更進一步推動了職業導向式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分認識中職學生的學習與就業特征,不斷提升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的職業道德、就業能力、專業素養等。
參考文獻
[1]何勇.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構建中職旅游專業課程新體系[J].職業技術教育,2008(23):10-11.
[2]中職旅游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的實踐培養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