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永
【摘 ?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在不斷變革,語文也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但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出現了很多困境,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給學生進行指導。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根據多年實踐觀察,學生在寫作中經常不知道怎樣寫作,也無法在寫作中調動合適的寫作素材。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沒有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積累素材。
【關鍵詞】初中語文 ?積累素材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37
在語文教學中,教給學生如何寫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需要不斷提升寫作水平,這樣就可以在平常的考試中寫出優美的語句,另外,在寫作中運用豐富的寫作素材還可以提高作文的層次,并且讓自己的作文顯出真情實感。但是在平常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并沒有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教師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積累素材。學生如果在平常的學習中積累足夠的素材不僅能夠讓作文更有說服力,還能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并且在語文學習中具有飽滿的學習熱情。
一、在生活中積累
很多生活中的事例都可以應用在作文中,脫離了生活的作文是沒有根基的,也是沒有靈魂的,寫作的素材需要長時間積累。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而且每天會在平常的生活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班級、家庭和社會中發生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加工應用在作文中。學校和家庭是初中階段的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如何感知生活需要學生在生活中認真感受。雖然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接觸到的事情比以往豐富了,但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合理有效提取這些素材,每天在他們的身邊會發生各種事情,他們卻不知道怎樣將這些事情應用在作文中。教師針對上述困境,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積累素材的渠道,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積累素材的習慣。學生可以在放學前在筆記本中寫下今天對自己感悟最深、有趣的、富有人生哲理的事件。相信學生在堅持一段時間的記錄后,就可以在寫作中無形運用這些內容,讓自己的文章提升高度。
二、在閱讀中積累
(一)摘抄法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將閱讀到的優美句子、富有哲理的故事記錄在筆記本中。這個筆記本可以借給其他同學借鑒,還可以借鑒其他同學的記錄內容和形式。這樣很多同學的寫作水平都會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二)批注法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將寫作的方法記錄在筆記本中,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多批注。等到學生自己閱讀的時候可以對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進行批注,批注可以是對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對寫作方法上的一些見解。學生長時間堅持批注不僅可以提升寫作能力,還能提升對經典讀物的理解能力、并且與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形成共鳴,這對做閱讀理解題目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賞析法
當讀到經典讀物時,古人可以達到廢寢忘食的閱讀狀態,可見經典讀物對閱讀者的吸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對中心思想比較新穎、寫作方法比較獨特的文章進行賞析,需要學生對文章寫出自己的看法,看法中應該包括作者表達的思想,運用的寫作方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清晰的寫作思路,良好的寫作思維,還能明確寫作方法,無形中提升寫作能力。比如,在賈平凹的《我的小桃樹》的知識學習中,學生應該對文章中的那些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進行賞析。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可憐的小桃樹”。學生就可以對這句話進行賞析:作者用小桃樹長得委屈、猥瑣,花兒單薄來證明小桃樹的可憐;用人的鄙視,小桃樹孤獨寂寞來反映小桃樹的可憐;用小桃樹遭受風雨摧殘來表現桃樹的可憐。但是桃樹經過挫折,一定能夠長出美麗的果實,創造美好的未來。
(四)改寫法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對文章中的某一句或者一個段落進行改寫,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讓文章有更新的寫作角度,這樣也開發了學生的思維。
(五)背誦法
優美的語句,富有人生哲理的故事,讀起來就會讓學生非常享受。教師應該通過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有飽滿的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并領略文章的美。如果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背誦,就會增加寫作素材。
三、在寫作中積累
當學生用在生活和寫作中積累的素材進行寫作時,才會發現這些素材是遠遠不夠的。面對相同的寫作題目,同學在寫作完成后可以欣賞其他同學寫出來的作品,看其他同學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這時候就可以給自己的文章形成一定的借鑒,在以后的寫作中改正自己的不足,提升學以致用的能力。
教師可以在語文課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優秀文章進行討論,這樣每個同學或多或少都會對這些文章有自己的見解。學生在對文章進行討論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積極的寫作興趣,讓素材深刻停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不論是在日常的閱讀、寫作還是生活積累中,那些能夠對學生有一定啟發的寫作素材才是學生寫作的動力,只有具有充足的寫作動力,才會讓自己的文章更具真情實感。積累素材在學習中非常重要,但是將積累的素材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更加重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沒有足夠的自控和自律能力,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檢查學生積累的素材是比較重要的一步,讓學生每天摘抄一段優美的語句或者將寫日記當成自己的習慣。日記是不受題材和問題約束的一種寫作文體,如果學生需要天天寫日記,并且隔一段時間對學生寫作的日記進行批注,這樣學生在無形地過程中就可以養成寫作的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寫作水平,還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對生活中的事情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促進自己的可持續性發展。寫日記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方式,能讓學生養成記錄的習慣,對周圍的事物有細致的觀察力,具有開闊的視野,并寫出具有靈魂有深度的文章。
參考文獻
[1]許雙柱.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素材[J].學周刊,2020(06):121.
[2]王曉燕.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亞太教育,2016(11):184-185.
[3]馬秀蘭.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學周刊,2014(2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