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來,各高校圖書館紛紛拓展思路,轉變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隨著文化服務在高校圖書館越來越受到追捧,高職圖書館也開始嘗試開展各種文化服務,發揮圖書館文化育人的功能,參與到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中。在對高職圖書館開展文化服務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高職圖書館文化服務創新遇到了一些問題,并由此探討解決對策,為之后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圖書館;文化服務創新;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25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0-0061-02
本論文為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9年度課題“‘大思政’視域下圖書館校園文化服務創新研究”(課題批準號:2020-3041)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2015年修訂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指出:“高校圖書館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應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相適應,其水平是學校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圖書館應全面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為各高校圖書館打開了文化服務工作的思路,這些年來,各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屬于高職院校,該館在文化服務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在文化活動的組織、館舍環境的布置、圖書館管理制度、圖書館文化資源建設等方面圍繞文化服務為主題,全面貫徹圖書館文化育人功能。
一、圖書館文化服務創新面臨的問題
在摸索和嘗試中,發現問題,汲取經驗。近期,對在校各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圖書館文化服務問卷調查,共有590人參與此項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文化服務的各環節都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也是造成工作瓶頸的重要因素。
(一)文化活動組織
傳統圖書館是以“藏”為工作重點,忽略了圖書館服務的本質,隨著信息資訊獲得方式的越來越多樣化,圖書館信息中心的地位被撼動,訪問量在下降,存在感在降低,圖書館人感受到了危機。各圖書館紛紛尋找新的發展方向,作為高校圖書館,自然是將服務教育教學作為突破口,在大力建設校園文化的當下,圖書館看到了一線發展之機。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圖書館作為一所高職圖書館,也將服務育人的職責納入圖書館的重點工作之中。近年來,結合校園文化建設,開展了“書香校園”征文比賽、入館教育、共讀一本書、信息素養大賽、國學知識競賽、數字資源培訓等活動,從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同學們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其中,但細究各活動的參與度,不難發現,有的活動參與人數屈指可數,例如信息素養大賽僅有5.25%的同學參與過,而信息素養對于大學生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學習內容,對于這一部分教育的缺失,圖書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問及“您沒有參加活動的原因”時,有31.53%的同學選擇沒有看到活動通知,這樣的結果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圖書館本身就是提供信息服務的陣地,但是圖書館組織的活動竟有這么些同學不知曉,從根源上來看,信息渠道是不暢通的,其次才能說宣傳力度不強。另外,圖書館在舉辦活動的實力和經驗上都不及學院的其他部門,例如團委,圖書館工作人員總是抱怨活動推進非常困難,經費、人員、設施都不具備,感覺總是自己唱“獨角戲”,這樣讓人不得不思考,我們在活動的構思上是不是太狹隘,總是從圖書館的角度出發,繞不出固有的圈子。在問及“一成不變的圖書館文化活動形式會讓我覺得無聊”時70%以上的同學選擇同意。這是學生的心聲,所以承辦活動,不能是為了活動而辦活動。
(二)館舍環境布置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圖書館是2002年建成,無論是建筑設計本身,還是館內空間布局,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建館之初,還未實行開架式管理,按照圖書大類,分出6個書庫,隨著近些年館藏資源的急劇增長,書庫早已飽和,原本鏤空的景觀也被填成書庫和閱覽室,更有臨時用房改造的工具書閱覽室,防雨防潮性差,通風效果更無從談起。圖書館在維持正常開館的情況下,無暇兼顧整體美學。在問及“在溫馨舒適、設備齊全的場所開展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會讓我感覺愉悅”時,有86%的同學表示同意,這說明我們的用戶非常在意館舍的舒適度,這直接影響我們文化活動開展的效果。
(三)圖書館管理制度
圖書館管理制度也是圖書館文化的重要部分,圖書館要做好文化育人工作,制度是基礎,只有健全、可行的制度作保障,才能使各項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該館從建館以來已經系統梳理過兩次圖書館規章制度,各項細則均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修改調整,可以說在制度的建立健全上做得比較到位。只是在制度的落實上存在一些疏漏。對于入館細則中要求的“三靜”很多用戶是沒有完全做好的,管理人員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加以約束和制止,使得其他讀者體驗感受到影響。在問及“您對學校圖書館內環境是否滿意”時,有7.8%的同學認為不夠安靜,說明我們的制度在落實上還有盲點。
(四)圖書館文化資源建設
在圖書館文化資源建設方面,各館遇到的問題都是大相徑庭的,受高校圖書館評估標準約束,圖書館必須保證一定的年圖書增長量。在資源建設方面,數量與內容之間的權衡、紙質資源量與電子資源量的權衡、傳統主題與新主題之間的權衡,都給我們的文化資源建設提出了巨大的考驗。在問及“快速獲取與圖書館文化活動相關的文獻資源,會使我更積極投入到活動中”時,有83%的同學表示同意,這是圖書館文化資源建設的新方向,以文化活動為抓手,做好文化資源建設工作,從調方向和重開發著手。
二、創新圖書館文化服務對策
(一)以“文化服務”為主題,加強制度建設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有學校的一套制度,圖書館作為學校的重要部門,也需要將制度進行細化,隨著實際的變化進行修訂,使制度合情理、可落實。在全面推進圖書館文化服務工作的當下,制度建設更應該圍繞“文化服務”這個主題進行細化,將文化服務中存在的盲點納入建設的重點。其次,在制度全面出臺以后更應該將它從紙上請到各項工作中,全員要認真學習制度,將制度入腦入心,在工作中認真落實,相互監督,設專人對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考察。圖書館制度不能僅停留在館里,更要宣傳出去,印制成冊,發放給每一位新生,將學習圖書館制度視為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圖書館制度應該是學生進館看到的第一縷文化。
(二)突破資源建設的桎梏,尋找新的出路
在資源建設方面確實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如何在現有的經費情況下,獲得新的文化服務資源,只能從調方向和重開發這兩方面著手。首先是調方向,每年出版的各類圖書都是有限的,要在圖書采選時改變原有的以新書為主的選購方向,將我們的文化服務、文化活動開展作為選書的重點方向,這樣既保證了數量,也能豐富文化資源的內容。再則是重開發,圖書館的工作職責中本身就有信息資源的二次開發,其實現有的館藏已經很豐富,文化內容也比較齊全,只是不系統,不便于利用,可以利用自身資源整合優勢,進行二次整合開發,形成新的以“文化服務”為主題的自建館藏數據庫。
(三)以百花齊放之思開展文化服務
在開展文化服務和組織文化活動時,必須集思廣益,推陳出新,有些活動需要傳承,更多的活動是需要新意的。在校內與其他部門聯合承辦,這樣活動可以舉辦得更有影響力,參與度更廣。在校園文化建設齊發聲的當下,全校各部門應該擰成一股繩,發揮各自的優勢,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圖書館也不能總是做配角,例如在開展閱讀分享會、文化主題展覽等活動時,也要積極充當主辦部門,這樣才能讓學校重視圖書館文化育人的陣地作用。另外,可巧借時下流行的文化元素,開展相應的文化服務活動。在問及“圖書館文化活動的內容是當下熱點(類似于詩詞大會、神奇的漢字、地名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熱門主題),我喜歡這樣的文化活動”時,有79%的同學選擇同意,說明00后的同學追熱本領更勝從前,他們喜歡新事物,接受新挑戰,圖書館活動就應該抓住熱點,引入流行,貼合學生的喜好,這樣才能提升參與度,讓學生的體驗感更好。最后要豐富活動形式,不能只是單一的征文比賽或是朗誦比賽,在問及“我喜歡以音樂、影視、游戲等新穎活潑的形式開展圖書館文化活動”時,有85%的同學表示同意,枯燥的活動形式會降低大家參與的熱情,年輕的學生需要青春的方式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創新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改舊會不會簡單一些,與其思考新活動,不如將原有的活動進行創新和改造,在過去的一年,該館將新生入館教育進行了創新,從原本的講座式改為“進館體驗+導游服務”式,讓新生真切了解到該館的館舍、資源、服務,此項創新得到了師生的好評,并且從訪問量統計可以看出,這一屆學生的訪問量高于同期的上一屆,可以說明活動效果。
(四)老宅住出新感覺
現有的館舍確實限制了重新布局的腳步,但不能停止對圖書館美學的追求,不能棄之重來,那就老宅美化,住出新感覺。邀請全校師生共同參與,舉辦一個“我心目中的圖書館”美化方案征集活動,可以冠名加以獎勵,這樣也就解決了經費問題。有些東西該館改變不了,不必執著于怎樣改變,可以換個思路,抓住重點,文化升級可以從點滴做起。去年該館將圖書館三樓走廊改造成藝術系學生作品展示區,既增加了館舍的美感,也拉近了學生與圖書館的距離。
文化服務作為高職圖書館工作的重點,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正確選擇,我們不畏險阻,開拓創新,既然認準方向,便只顧風雨兼程。
參考文獻:
[1]曾溪.新時代高校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7):180-181.
[2]吳云珊.高校圖書館文化活動現狀與對策——以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20,42(05):95-100.
作者簡介:
邵遠琴,女,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