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017-02
摘要 陽光體育運動如火如荼得開展,高職院校在這一背景下組織“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以此激發高職生運動熱情,并全面提升學生運動能力。本文首先介紹“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實踐意義,然后客觀分析活動現狀,最后重點探究高職院校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制度措施,希望全面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 高職院校;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組織實施
近年來,體育鍛煉備受體育教師及學生家長關注,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來說,應將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這項體育活動提上日程,真正滿足高職生體育鍛煉需要。為充分發揮“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等方面的作用,體育教師應合理組織、有效實施,推動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規范化發展。
一、高職院校組織“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意義
上午十時到下午三時是每天鍛煉一小時主要時間段,因為這一階段是高職師生教與學的關鍵階段,適當鍛煉能夠減輕壓力、緩解疲勞[1]。一小時內鍛煉形式多為集體鍛煉或小組鍛煉,這既能增進師生間、生生間距離,又能提高體育教學效率。此外,這項體育活動實施意義還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培養體育運動興趣
高職院校在校內成立體育社團,社團類別多樣,如體育舞蹈、籃排球、長短繩、跳高跳遠等社團。體育社團無年級、專業、年齡限制,并且全體教職工均可參加。體育社團選擇時,高職生能夠根據興趣愛好參與向往的社團活動,使體育特長全面施展,進而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積極性,實現個性化、職業化發展。
(二)培養體育鍛煉習慣
如果高職生能夠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久而久之,學生會適應體育鍛煉,并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對于體育教師和學生家長來說,應充分發揮引導和督促作用,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放松身心、釋放壓力,最為重要的是,學生體質會逐漸增強。足以見之,每天鍛煉一小時這項體育活動具有開展必要性和重要性,這項活動需要高職師生、學生家長同步推進。
二、高職院校實施“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現狀
(一)高職生鍛煉意識薄弱
當前多數高職生將精力集中于電子產品,僅少數學生關注自身體能和身體素質,所以高職生身體素質普遍較差,并且校內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形式化推進[2]。意識對實踐起到指導作用,如果高職生不能正確認識體育鍛煉與身體素質間的關系,并被動參與體育活動,那么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實踐意義無從體現。
(二)鍛煉場地及設施不足
如果體育鍛煉項目增加,并且全體高職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那么現有鍛煉場地空間急需拓展,這是優化體育鍛煉效果的基本要求,同時,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如今,部分高職院校在擴招、技能鍛煉等方面持較高關注度,相對來講,體育鍛煉場地擴建、鍛煉設施更新等工作低效進行,所以體育鍛煉效果與預期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三)師資力量有待強化
高職院校每天組織體育鍛煉時,應充分借助體育教師力量,讓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發揮引導者作用,使體育活動有序開展,進而調動校園體育氛圍,最終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能夠具體落實。實際上,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數量短缺,且現有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偏低,導致體育鍛煉水平短時間內停滯不前,使得高職生體育運動需求被片面滿足。
(四)鍛煉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現今,體育鍛煉管理制度不夠細化,并且與體育鍛煉相關的法律機制缺失,這解釋了高職院校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非規范進行的原因[3]。長此以往,高職生會對體育鍛煉產生抵觸情緒,導致體育教學效率及質量同步降低。
三、高職院校落實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制度措施
(一)強化學生鍛煉意識
要想讓每天鍛煉一小時這項體育活動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校領導應大范圍宣傳體育鍛煉積極作用,讓學生對體育鍛煉持正確認知,進而學生會結合自身實際,能動性參與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宣傳期間,運用新媒體擴大宣傳范圍、提高宣傳效率,學生通過圖片信息獲取、視頻觀看等方式深刻理解體育鍛煉益處,全面樹立體育鍛煉觀念,并積極配合每天鍛煉一小時這項體育活動。只有高中生從內心深處接受體育運動,才能主動加入到體育鍛煉中,真正規范自身體育鍛煉行為,這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促進作用。
(二)擴充鍛煉場地及設施
為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在體育鍛煉中的陣地優勢,校領導制定鍛煉場地擴建計劃,具體落實鍛煉設施更新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并與政府部門、體育部門保持聯系,以便得到資金支持,并獲取寶貴意見。由于體育項目類型多樣,為優化日鍛煉質量,體育教師將體育專區建設思路向校領導匯報,為高職生特長彰顯提供有力條件。此外,體育設施更新工作針對性推進,以此提高資金利用率,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獲得良好體驗。
(三)增強師資力量
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開展時,體育教師在其中扮演組織者和實施者角色,教師學歷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直接影響體育鍛煉效果。基于此,高職院校為體育教師提供專項培訓和進修學習機會,并在校內外組織體育競賽活動,以便全面提升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的組織能力和實施能力,使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貫徹落實。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組建專業化師資隊伍,通過整合專業師資力量為每天一小時鍛煉活動開展提供人才支持,進而更好的滿足高職生體育鍛煉需要。為激發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體育活動實施等方面的積極性,學校為綜合成績良好的體育教師給與課時津貼獎勵,讓教師在每天一小時鍛煉中集中精力,使體育鍛煉效果達到最佳。
(四)完善鍛煉管理機制
1.構建基本制度
高職院校根據素質教育改革要求調整體育考評要求,將體質健康項目納入考評范圍,一旦高職生體質健康不達標,則畢業時間適當推遲。與此同時,完善健康體檢制度、健康調研檢測制度,根據體檢結果、檢測結果掌握每天鍛煉一小時這項活動實施效果。此外,制定意外傷害險保險制度,將體育鍛煉風險降到最低。基本制度在高職院校每天體育鍛煉中落實,能夠強化體育教學水平,并且長效教育機制逐漸形成。
2.實施家、校、社會聯動機制
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實踐主體不僅僅是高職院校,這項體育活動在高職院校中組織,應得到家庭、社會支持,讓體育活動有序進行,真正顯現體育鍛煉益處,進而為陽光體育運動規模化開展提供助推力。具體來說,學校、家庭、社會協商制定活動計劃,共同發揮監督管理作用,使高職生養成體育鍛煉、體育活動參與的良好習慣,促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水平全面提高。
3.建立保障制度
為全面保障高職生在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中安全性,體育教師滲透全過程管理思想,并合理調整體育項目、科學改進膳食體系,讓學生在安全狀態下接受體育訓練,使體育運動效果達到最佳[4]。
4.完善體育鍛煉法律體系
高職院校組織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應遵守依法辦學理念,保證體育教學合法性。為有序推進體育活動,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細化管理規定,結合體育鍛煉需要細化條款內容,確保體育教學、體育鍛煉有據可依,真正提高體育運動管理的有效性。在這一過程中細化體育責任,通過實施責任制度規范體育鍛煉行為,盡可能減少校領導、體育教師不安感,打造輕松、愉悅課堂氛圍,推動體育活動高效開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工作逐步推進,為深化教學改革,取得體育教學的良好效果,在校內組織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活動。從學生體育素養強化、身體素質提升等角度來看,應高度重視并有效貫徹每天鍛煉一小時這項體育活動,通過強化學生鍛煉意識、擴充鍛煉場地及設施、完善鍛煉管理機制等措施優化體育鍛煉效果,促進陽光體育運動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趙超君.每天兩個大課間 確保鍛煉一小時——河南省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發展實踐[J].體育教學,2018,38(01):22-24.
[2]盧瑛,王云升,段偉.大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課外體育活動模式的路徑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6):193+195.
[3]林遐邇.廣州大學城大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實施現狀調查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6):247.
[4]杜輝,王家力.從“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實施反思高校體育工作存在的困境和改進措施[J].湖北體育科技,2018,37(05):453-456.
作者單位: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體育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