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霞 吳紅梅


【摘要】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的最重要的見證者,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之下,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受到廣泛關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還為推動當地文化軟實力提供了重要渠道。本文以“一帶一路”背景為立足點,簡要分析國內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現狀及問題,從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的文化特性出發,對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思路和方法進行思考與研究,希望為后續的文創產品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 合浦漢文化博物館;一帶一路;文創產品
【中圖分類號】TB47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0-0047-02
基金項目:1.廣西藝術學院2019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9XJ05)。
2.廣西藝術學院2018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協同育人模式下藝術設計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項目編號:2018XJJG15)。
合浦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歷史上這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是絲綢之路文化的核心地區。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收藏超過5000余件文物,它不僅凝聚了合浦縣的歷史變遷,而且還是“一帶一路”建設的見證者。2017年4月,習近平考察北海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時,對陳列的文物以及相關考古成果做出高度肯定,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我們應開發科學地文物研究和傳承方法,并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在“一帶一路”歷史性機遇面前,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必須把握機遇,全面開發博物館地文創產品,不僅可以促進旅游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而且還能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提供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橋梁。
一、國內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問題分析
隨著國內各地的博物館逐步免費開放,為民眾提供了一個認識歷史和了解歷史的絕佳機會。許多博物館將具有館藏特色的文創產品視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國內產生了最大的文創品牌效應,最典型的網紅文創產品無疑是以“故宮博物院”為首開發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如“郎世寧花鳥圖之罌粟花團扇”、“壽桃·隨手禮茶具”等文創產品,這些產品都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而“故宮APP”和“故宮動漫”等更是互聯網時代之下的文創產物,創造了極高的文化歷史價值。國家博物館、陜西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館也緊跟其后,找到了其特有的風格和特色。
當前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雖進步飛快,與此同時,在文化創意產品的市場上泛起了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形式與內容不統一
任何類別的設計都應基于服務的內容及性質。因此,當文化創意產品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時,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功能上的便利,而且給消費者提供藝術和形式上的審美體驗。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尤其是中小型的地級市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的跟風現象嚴重,形式單一,缺乏館藏特色的產品依然充斥市場。過于追求形式化,則會脫離實際的內容,從而無法引起消費者的共鳴,這將形成博物館兩極分化的情形。
(二)人性化設計的缺失
“人性化設計”在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演變過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一些高端的文創產品失去了應有的穩重性,工藝雖然精湛考究,但是價格卻非常昂貴,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不利于購買和推廣。一些低端的文創產品僅注重形式表達只為吸引消費者購買,它們存在缺乏博物館特色和人性化設計的狀態,形成了所謂的視覺堆積,使消費者承受不應有的視覺障礙,更不能很好地代表博物館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
二、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
設計思路和方法
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屬于文化類商業產品,而產品消費者的認同感直接影響著產品的銷售。在館藏文物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優秀的文創產品的重要構成因素之一,開發出適合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特色的文創產品。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搭建起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橋梁和紐帶,針對現有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現狀及問題,應從以下的方面著手加以改進:
(一)開發具有館藏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
合浦漢文化博物館館藏豐富,品種繁多,具有很多高藝術、高科研價值的珍品,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更是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港的歷史。我們要立足于館藏文物的優勢,有必要開發具有館藏特色鮮明的文創產品,并增強產品的功能性與實用性。這不僅會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而且可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購買力。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西漢時期的“羽紋銅鳳燈”(圖1)精美的外觀和先進的環保理念,衍生出環保節能的創意臺燈,符合現代生活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要求。“陶羊、陶雞、陶狗、陶豬”(圖2)是西漢末期的出土文物,其工藝簡練,神態逼真,可以衍生出創意鎮紙或樹脂等系列文創產品。輸出市面的文化創意產品最終目的是為觀眾服務,具有館藏特色的文創產品可以消除展覽與觀眾之間的障礙,使觀眾在實際體驗中感受展覽的文化魅力。
(二)注重人性化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的體現
無論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是否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并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都應該注重人性化設計在文創產品的體現。因此,設計者應該對博物館的藏品進行全面理解,包含藏品所傳達的思想及消費者的觀點,并盡可能考慮消費者的年齡、職業、文化水平以及民族地區的需求和使用習慣,因為不同層面的消費者需求也會不同。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人性化的博物館文創產品必須把博物館的藏品與消費者的日常需求結合起來。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等因素,平衡好產品的文化性、創意性和功能性等屬性,避免出現產品大小不一、體積厚重、缺乏動態感等問題。設計師在設計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文創產品時,應立足于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之上,并注重能否為消費者帶來功能性、舒適性和藝術性的體驗。
(三)打造“互聯網+”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對國民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博物館行業帶來了重大的挑戰。原本新年假期是博物館行業的旺季,但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博物館為配合防疫工作,紛紛選擇閉館,以保障民眾安全。傳統的博物館文創產品大多數以線下消費體驗為主,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在疫情的影響下似乎進入了寒冬。
如今,當全媒體時代的生活方式儼然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新方向時,怎樣能準確地傳達博物館的文化資源,為解決突發情況下出現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寒冬,不禁成為我們要去思考的問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建立具有“互聯網+”特色的博物館是能為博物館文創產業打開傳播和銷售的新方式。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館在這一領域是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開發專屬的文創產品網站、電商平臺和微信公眾號等博物館服務新模式,創建全景虛擬游覽和V故宮等互聯網形式進行深度解析博物館中的建筑與藏品,開展網上虛擬展覽和教育活動等通過互聯網展出的版塊,透過全新的視角,為公眾提供一種鑒賞博物館文化之美的獨特方式,為博物館文創產品尋求新出路,盡可能地擴大實體展覽的升值空間。因此,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可以抓住這一機遇,采取相關舉措,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多種交流傳播渠道,促進博物館的文化發展,為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創造條件。
三、結語
綜上所述,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應充分利用“一帶一路”背景帶來的發展契機,順勢而為,結合有館藏特色、人性化設計和“互聯網+”等多種設計思路和方法進行全方位文創產品的開發。優秀的文創產品不僅能挖掘館藏文物資源,還能使文創產品成為傳播絲綢之路的載體。目前,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尚處于探索和發展階段,需要進一步地實踐創作,發展相互協商,共同建設,合作共贏的模式,為探索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拓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馬煜娟.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分析[J].文物世界,2019(06):73-74.
[2]蔡安珍.北海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必要性和設計理念[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04):88-91.
[3]馬晶晶.當代博物館文創產品與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探討[J].呂梁學院學報,2015,5(04):59-63.
作者簡介:
江麗霞,女,漢族,廣東五華人,廣西藝術學院,18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吳紅梅,女,仫佬族,廣西羅城人,廣西藝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