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曉紅
摘要:本文以創新教育為前提,提倡學生主動參與科學課堂教學,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創設問題情境,積極評價學生,加強學法指導等不同手段方式,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更好地主動參與科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主動參與;主體作用;課堂教學
如果對一群素質、基礎、能力、愛好都不同的學生,采用單一,死板的課堂教學,難免會抑制學生個性,束縛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想盡辦法讓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以便更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創造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前提和條件。事實表明:當前的中學生民主意識、平等意識十分強烈。所以,師生之間要營造融洽、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以消除學生在學習中和課堂上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要從享有權威的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平等的合奏者的角色,他不再以先知的角色來傳播知識,而成了學生學習的領路人。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愉快的心情下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來,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例如在上重力和摩擦力時,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自由發表各自的見解。不管是什么答案,都要充分肯定學生,對不合理成分用積極的態度挖掘出閃光點。
二、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問題情境,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引入《鳥類》時,講述:人比鳥聰明、高級,但人類自古就渴望翱翔藍天,并不懈進行扎上翅膀飛行嘗試,但終以失敗告終,這到底是為什么?從而激起學生解開謎團的強烈愿望,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茖W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因此利用實驗來設計問題情境也是常用的手段。如:用有驚天險的實驗,一位學生頭頂上方倒放著一杯水(杯口有一張塑料片),和瓶吞雞蛋實驗引入大氣壓,利用馬德堡半球實驗和吸盤掛雞蛋的實驗,驗證了大氣壓不僅存在,而且很大,利用讓學生自己設計如何把水吸到易拉罐里去的問題情境,運用大氣壓的知識。本節通過大量的演示實驗,所產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始終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一環緊扣一環,想分心都很難。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有效的參與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行為,它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首先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相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時間里,能根據自身的學習實際,使學生學會選擇,學會歸納,學會發現;其次,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如第三冊科學的第四章的串并聯電路、滑動變阻器、歐姆定律、電磁鐵磁性強弱跟什么因素有關等內容,讓學生在實驗室中自己動手實驗,教師只是作為一般性的指導和引導,放手讓學生做實驗,通過自己做實驗,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對本節知識內容更加深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能力。
四、積極評價學生,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積極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到“我行”、“我能”、“我是成功者”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應該處在學生的位置考慮問題,充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要想盡辦法對他們進行積極性引導,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學生真正感到教師的一片溫情,積極評價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有時,教師一句鼓勵的話就像一付興奮劑,一下子就給學生提了神,使課堂氣氛更熱烈。如在課堂中對回答響亮、完整、姿勢優美的學生給予“你有明星風采”的表揚,對試卷及練習中能發現錯誤的,或者指出老師寫錯的,給他以“愛因斯坦的敏銳”來贊揚,對解題完整、規范、邏輯性強的學生以“李昌鎬的大腦”來稱贊,這些簡單的贊語確實有它特殊的功能。
五、加強學法指導,多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教學既要研究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要改變課堂上“一講到底”的現象,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機會,從而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要在課堂上創設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實踐、發現行體驗,培養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教會學生從現實情景中提出問題、提出假設、收集材料、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例如:在學習密度之后學習速度和壓強,可以通過類比法,讓學生自己得出公式和單位及意義。控制變量是自然科學一種常用的方法。當學習了密度、速度、壓強之后,滲透著控制變量法的方法,在學習影響電阻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和歐姆定律時,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研究方案,解決這兩個知識點。
六、課堂、課后訓練多樣化,維系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課堂、課后可用觀察性作業、討論性作業、研究性作業、閱讀性作業、搜集性作業、調查性作業等多種方式進行訓練。一個調查報告、一件小制作等,都是鍛煉學生設計、分析、思考、行動等方面能力的好機會。例如:學習了聲音的發生和傳播后,請學生利用廢棄的東西制作樂器。學習電流的磁場后,布置學生制作小電磁鐵的作業。學習了水質和飲用水的衛生還有環境保護后,讓學生調查本地的飲用水衛生及環保情況的一份報告。學習土壤與健康后,讓學生做個不同材料在土壤中的自凈能力也不同的實驗。學習摩擦時,讓學生設計摩擦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方案。這樣既能達到讓學生知識參與到教學過程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而這些貼近生活、重在實踐行動的作業,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維系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
總而言之,激發參與科學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重要舉措之一,它要求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探索教學方法,對學生嚴愛適度。探究訓練方法,使學生轉變思想,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為全面提高科學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