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富益
【摘? ?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過渡到大學的一個重要階段,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班級的優秀與否的衡量標準不僅包括學習成績,文化建設的優秀程度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在班集體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促進班級物質文化建設、班級制度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對班級的和發展都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結合工作實踐,旨在優化當代高中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進一步提高班集體文化建設水平,以更好地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高中班級? 班集體文化? 個性化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42
班集體文化是班級的靈魂,對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心理的健康成長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除了文化建設,還應該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在多種活動中的班費支出是否合理,這也關系到班級的發展。因此,加強班級的集體文化建設工作是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
一、制定系統的班級規章制度
班級管理中不能缺少規章制度的約束。而班級制度又是建設班集體文化的主要內容,班級制度更是全體學生一起遵守的規范。規章制度是否合理是衡量班集體文化建設能力及層次的主要標志。對于高中學生所做的教育是為幫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不斷強化對事物的適應能力。學生在校園經常會受學校規章制度和班級管理制度的約束,會形成一定的組織紀律和好的習慣,對于學生以后的個性發展有所助益。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的過程中,需要有效結合班級現狀,弘揚民主的精神,與班級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制定出和班級情況相符合的規章制度。比如作息制度,崗位責任、監督制度、學習公約等,有利于不斷健全班級的管理制度,深入學生紀律,組織與習慣,促使班級集體能夠在有序的過程中進行。
二、打造獨具特色的班集體文化
不一樣的班集體有著不同的特征,進行班級管理實踐的時候,班主任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打造特色的班集體文化,以此全面提高班級的核心凝聚力量。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帶學生設計屬于自己班級的班旗,班級口號等,對于班級特色和學生個性發展的凸顯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此過程中應該開展豐富多元的班級活動。多元的班級活動是班級管理建設中不錯的方法,而活動的實踐也可以幫學生將思想化為行動的力量。參與班級集體實踐活動,學生不光可以促進自己的個性發展,還能強化學生之間的深入交流。比如,可以經常開展才藝方面的比賽,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參加,學生在參與中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特長,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體驗自己的成長。除此之外,還可進一步開展春秋游和綠色出行方面的活動內容,幫學生形成好的行為習慣,推動學生的進步。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輿論氛圍
積極的集體輿論有正向積極的教育力量,影響著班級學生,對他們有很好的引導效果。而集體成員面對外界的時候都會很重視自己的行為舉止,并把這些和班集體的榮譽感建立聯系,學生會自己意識到言行不是個人的事,這關系著整個班集體的榮辱感。學生在正面的氛圍帶動下,會明顯提高自覺的意識,并且會嚴格要求自己,從而進一步維護好班級榮譽。
同時,應該美化教室,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良好的氛圍營造能起到有效引導學生思想的效果。所以班集體文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做好教室內部的美化工作。像教室里的墻壁可掛上鐘表,意思是幫學生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還可以在教室內貼上班訓,座右銘、書法作品等,營造溫馨向上氛圍的同時,提醒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懷,并激勵學生在學習路上能夠勇于挑戰,克服困難,在慢慢影響中感覺真善美的內涵,真正促使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的帶動下,增強個人審美情趣,從而真正達到個性發展的目的。
四、培養班集體文化精神
班集體文化精神,包括了整個班級的文化觀、價值觀、教育觀以及思想觀念。班集體文化精神是需要整個班級師生通過共同的努力不斷地積累、沉淀、提煉出來的,它反應了整個班級師生的精神風貌和教育理念,所以教師不僅需要注重班集體文化環境和班集體文化制度這兩方面,還要注重班級的文化精神的培養。
為了培養班級的文化精神,教師可以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班級氛圍,為班集體文化精神的養成做鋪墊。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內創建圖書角,即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圖書或是名著帶來在全班傳閱,并每星期開展“圖書沙龍”。如本星期《紅樓夢》成為學生最歡迎的圖書,教師可以和學生圍坐在一起討論書中的情節或是讓自己感受很深的片段;曹雪芹把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片段描寫得傳神又精彩,師生可以一起討論到底如何精彩,以此來培育師生的人文情感。除此之外,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教師都要學會和學生做朋友,不管對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都要一視同仁,要學會傾聽學生、包容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必須要重視高中班級的文化建設,加強班級管理。平時在班級建設中,提升班級物質文化,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創建制度文化,提高班級紀律性,重視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加強班級凝聚力。在班費管理方面,制定開支計劃,開源節流,重視民主,及時公開收支情況,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杜絕不良問題的出現。通過上述措施,相信高中班級一定能夠蓬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毅.淺談高中班級管理中如何營造人文環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21.
[2]蘇宜闊.柔性管理方式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09):90-91.
[3]高美顏,高衛國.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班級管理策略研究[J].決策探索(下),2019(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