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
【摘? ?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發展的持續深入,“素質教育”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也就逐漸凸顯了出來。本文就結合農村小學教學實際情況,試著分析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學的運用,力求使農村小學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和持續改善。
【關鍵詞】農村小學? 道德與法治? 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92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主要作用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會將核心價值觀的種子予以深埋,讓其慢慢生根、發芽、成長,最終將會成為筑牢思想根基的參天大樹。目前,就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而言,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其進行得不算是特別有效,諸多好的教學方法并未得到合理應用。接下來,筆者就對農村小學道德與發展教學略作深入,試著去分析情感教學法的具體運用,以期引導農村學生獲得更為長足的發展。
一、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學法帶來的影響
在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具體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情感教學法會將情感因素完完全全地凸顯出來,通過一系列的轉化來對教學各個環節的進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教師和學生帶來足夠積極的影響。
1.教師所受到的影響。情感教學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其極富特色的教學模式能夠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有效地促進,幫助教師更好地將教學的核心要素提取出來,用情感作為引導來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內容進行足夠深刻的理解,并逐漸深入到道德與法治的內涵之中去進行發展。如此一來,傳統平淡無味的教學將會得以徹底改變,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趣味逐漸得以展現出來,只需適時輔以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方法、資源更新,教師必將呈現出更為精彩的教學引導。
隨著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運用,教師將更為充分、全面、深入地去對學生進行理解,用真誠、尊重、和藹的態度去對待學生,以足夠的信任來溫暖學生的內容,給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此時,農村小學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就能夠真真正正地設身處地的去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需要,通過與學生的有效溝通交流而建立起深厚的情誼,無論是調皮而不服管教的學生,還是性格內向而不善言辭的學生,都能夠更好地向袒露心聲,整個教學過程將會變得更為自然,知識輸送的效率也將得以有效保證。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情感教學法對教師的意義是,幫助其迅速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將相應的先進教學理念引入到教學之中,開始更為直接地獲得道德與法治教學綜合素養及能力的提高,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得以更好保障。
2.學生所受到的影響。情感教學法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極為積極的影響,幫助學生更為清楚地認識到道德與法治學習的樂趣所在,使得興趣成為學習的有效指引。當情感教學法得以成功運用之后,會將大量的情感直接注入進行課堂教學,使原本略顯枯燥、乏味、無趣的課堂內容變得更為生動、活潑、有趣,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選用更為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去進行學習,在自主學習習慣得以逐漸形成的同時,獲得學習自信的成功樹立。
隨著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運用,學生將會更好地去配合教師所實施的教學,既能更好地獲得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又能更為直接地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關懷,給整個教學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此時,學生在接受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其所表現出來的學習需求和需要能夠得以在第一時間滿足,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困惑、煩惱均可以向教師進行傾訴,整個教學過程將會更富人情味,知識的內化將會變得更為自然。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法對學生而言意義重大。
二、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隨著情感教學法運用的不斷深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師生關系將會得以成功建立,開始與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互動交流,將教學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1.針對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情感教學法運用。農村小學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方法的時候,需要有針對性地去了解不同年級不同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同需求,積極引入情感因素來進行相應學習情境的創設,以此來使整個教學引導的針對性和指向性得以有效增強。具體而言,對于思維活躍的學生而言,教師應把握好情感的融入,盡量對教學引導進行仔細拿捏,僅對學生探究起來有難度的內容用簡單揭示來進行輔助;對于思維不太順暢卻足夠刻苦努力的學生而言,應更為投入地將情感融入進去,盡量做到以耐心、細心、關心為教學引導的關鍵,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仔細解答;對于覺得學習沒有多大作用的學生群體,教師應將更為真切的情感投入進去,盡量選擇最為基礎的知識點來作為教學切入,逐漸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教師要想能夠更好地針對不同能力層次學生將情感教學法予以有效運用,就必須要用飽滿的情緒來面對學生,或用抑揚頓挫的語言來給予學生力量,或用夸張的肢體動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或用多種方式的演繹來將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呈現給學生。
2.針對學生個體心理表現的情感教學法運用。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法運用,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學生個性心理的具體表現,務必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個人情感會對情感教學產生直接影響的事實。一方面,教師必須要對情感教學的大前提進行合理把握,試著去對情感教學的基本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并以理解為基礎來將情感教學的基本知識告知給學生,讓情感教學的過程得以循序漸進的進行,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去適應情感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對情感教學的主要流程進行科學把握,試著去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更為深入了解和全面的把握,確定以激發學生知識獲取主觀能動性為教學目標,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同時,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此時,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才會迎來更多的可能,情感教學法的運用才會體現出更大的作用。
總之,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言必不可少,教師務必要對授課過程進行審視,將略顯古板的傳統教學方式果斷摒棄,以現代化教學需求為導向來將情感教學予以融入,用情感教學來更好地保證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得以更為順利地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始向著現代化社會發展所需的方向發展,逐漸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彭濤.名師引領,課堂示范——鄉村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探究[J].輕松學電腦,2018,000(007):1-1.
[2]余顯松.提升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C].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0.